第35节(1 / 2)

而另外两具,腐烂得有点儿恶心,伊年扫一眼后就立马别开,不再细看。

但她面上不显,沉静地捡起,放在一边,看第四页的内容。

谢滨看她一眼,并没有拿出绅士风度去掩起照片,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静静地等她看完。

第四页有对三具尸体的分析。

结论刚才谢滨也提到了,嫌疑人A享受追逐猎物的快感。

但对黄悦尸体处理发生变化。

“黄悦尸体处理方式与另两具不同,侧写不符合,为嫌疑人B所为。”

“原因分析:1、尸体处理为嫌疑人B主导,嫌疑人B对伊年同样有敌意;2、嫌疑人A对伊年敌意增大,欲对其加重恐吓,命令嫌疑人B对尸体作此处理;3、嫌疑人B建议尸体作此处理。”

再后面几页是对嫌疑人B的侧写,但信息较少,侧写不够完整,除了怀疑嫌疑人B是一个女人之外没有其他有用信息。

对嫌疑人A和嫌疑人B之间的关系也列出了多种可能性,没有定论。

伊年看完整份报告,在她合上后,谢滨就立即道:“能从你认识的人里面搜索出一个吧?”

伊年抬头看向谢滨。

不得不说,谢滨做的这份对嫌疑人A的侧写很实诚,伊年看下来就没有特别不认可的地方。这份侧写也能和叶宗易完全吻合。

所以,谢滨到底是不是同伙?

如果是同伙,那他是不是在出卖叶宗易?

如果不是,难道嫌疑人B真的是一个女人?

伊年没有立即回答谢滨的话,而是道:“你似乎很有自信,确信我能从我认识的人里面找出这样一个人,而且,还仅仅是一个,连容错率也没有?”

对于被质疑,谢滨把不悦写到了脸上,“如果你找不出来,只能说明,他在暗中观察你,你并不认识她,或者你记忆力不够,想不出来。至于容错率,可以有,你告诉我疑似的人,我替你筛选。”

伊年不客气地道:“你也很自大狂妄,跟侧写符合呢。”

谢滨:“我从不隐藏自己的狂妄,我有资本狂妄。”他皱皱眉,“你认真看了吗?说出这样的话,我建议你再把报告仔仔细细看一遍。”

伊年:“……”算了,她不跟他打嘴仗了。

伊年说到正题上,“我确实想到了一个人,但是,这儿的其中一点并不符合。”

谢滨:“哪里?”

伊年打开报告,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中间几行字,“这里。”

她只的就是她接到的电话信息那儿。

“我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符合侧写的那个人,就在我旁边,他有不在场证明。”

“你认识的人中,只有这一个符合侧写?”

“是的。”

这个问题似乎的确让谢滨有些不解,“但这通电话,符合的就是嫌疑人A的行为特征,且与之前的行为特征一致,不太可能是由嫌疑人B主导。”

但他只沉思了片刻,就得出结论,话语里还有那么一点儿的激动,“他想亲眼看你接到电话时的反应!他支使嫌疑人B这么做,他就是想亲眼看你的反应!”

第43章43

伊年听到这个答案,面上并无太大波动,像是早已有了准备。

确实,她已经从各种现状中领略到凶手的变态程度,仅仅一个想亲眼看她反应,并不足以让她恐慌悚然。

谢滨在说完后,从伊年脸上得到的唯一反馈,就仅仅是伊年细微得几乎瞧不见的、挑眉的动作。

这显得他反而像大惊小怪。

他将因为说话激动而略有前倾的身子坐正,恢复一贯的面无表情,“你的反应倒是在我意料之外。”

“是么。”伊年很敷衍地应了句,拿起茶盏小口喝。

茶已放凉,没了刚开始的茶香味,只不过伊年没有再动手沏一杯的意愿,就只放下杯盏,不再动它。

她在观察谢滨,想确认他是真心想破案,还是作为一个同伙的试探。

同时,谢滨也在观察她。

这个受害者,跟他以往见过的人都不相同,是他从未遇到过的类型,以至于他对她瞬间升起诸多防备。

“我遇到过的受害人,”谢滨道,“在听了我的侧写分析,脑中有怀疑对象之后,或不可置信,或惊惧恐慌,或无助地问我要怎么办,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你这样,在心中有了怀疑对象、且只有一个怀疑对象时,还气定神闲的状态。”

伊年不想被一个心理学家分析,很没有诚意地敷衍,“我是演员,我能演,你怎么知道我心里不慌。”

谢滨“嗤”得一笑,显然不信,但他没跟伊年理论,同她对视着,像观察,像较量,片刻后,他道:“在看这份侧写报告之前,你就已经在怀疑他,是吗?”

虽是问句,却是并不觉得自己会出错的神态。

伊年刚要开口,他又抢先一步,“如果你说不是,那你的反应,足以让我怀疑你并非受害者。”

他确实够敏锐。

“你说得对,在看你的侧写之前,我就有怀疑的人,且有八成的把握没有怀疑错人,而你的侧写跟他几乎都能对上,于是现在,是九成。”伊年道。

“是谁?我需要他的信息,做进一步分析,来找到他的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