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胜利(1 / 1)

建立公益基金的难度远超郝建他们的想象。资金筹集、政策支持、团队组建,每一项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郝建跑断了腿联系曾经的同学、朋友,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然而回应者寥寥。杜晓兰四处奔走,向教育局申请政策,却总是在最后一刻被拒绝。

就在他们快要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郝建偶然间治好了一个企业家的疑难杂症,企业家被他的医术和医德深深打动,主动提出要为公益基金捐款。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基金的资金缺口终于被填补。

与此同时,郝建废寝忘食地研究那台从国外带回来的先进医疗设备,终于找到了修复的关键。当他按下启动按钮,设备指示灯亮起的那一刻,整个诊室都沸腾了。这台设备的修复,意味着当地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先进的医疗服务,也标志着郝建的医术更上一层楼。

杜晓兰在郝建的鼓励下,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她的公开课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局的领导也注意到杜晓兰的改革,在观摩了她的课堂后,决定在全市推广她的教学方法。杜晓兰的名字,一时间成为了教育界的典范。

李卫国最近走路都带风。自从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班,他感觉自己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前村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鸡毛蒜皮,现在在他眼里都成了简单的案例分析。这不,村东头的王老太和李家媳妇又因为一块菜地吵起来了,双方都觉得自己占理,谁也不肯让步。李卫国闻讯赶到,不慌不忙地搬出《民法典》的相关条例,有理有据地进行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困扰了他们多年的土地纠纷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村民们对李卫国的能力心服口服。大家都说,老李头现在可不是以前那个只会和稀泥的村长了,人家现在可是懂法的明白人!李卫国心里也乐开了花,他深刻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法律就是武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学习,用法律武器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建设更加和谐的新农村。

王大山最近也成了村里的红人,他带领的环保队伍成了工厂排污的“克星”。王大山本身就是个急性子,眼里容不得沙子。自从掌握了环保法规,他更是像一只护犊的公牛,谁要是敢往河里排污,他第一个不答应。他带着队员们挨家挨户宣传环保知识,监督工厂排污情况,发现问题立刻举报。起初,一些工厂老板还对他们不屑一顾,甚至试图用金钱收买他们。王大山软硬不吃,他义正言辞地说:“我们不怕威胁,也不要你们的钱,我们只想守护我们的家园,让子孙后代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

在王大山和环保队伍的努力下,工厂的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曾经浑浊不堪的河流,如今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水鸟也回来了,在水面上自由地飞翔。看着这一切,王大山和队员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张翠花的小超市最近也热闹非凡。自从参加了县里的电商培训班,她仿佛打开了致富的新大门。过去,小店生意平平,主要靠村里人光顾。学习了网络营销后,她把村里的土特产——手工粉条、野生蜂蜜都搬到了网上。没想到,这些城里人眼中的“稀罕物”一下子成了爆款,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张翠花忙得不可开交,她雇了村里的几个妇女帮着打包发货,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生意越做越红火。

郝建和杜晓兰看着这些变化,心里充满了喜悦。他们发起的公益基金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从企业家到普通市民,纷纷慷慨解囊,希望能为农村的教育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捐赠仪式选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举行。这天天朗气清,彩旗飘扬,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郝建和杜晓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知道,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郝医生,杜老师,谢谢你们!”李卫国激动地握着他们的手,老泪纵横。“你们不仅改变了我们村,更点亮了孩子们未来的希望啊!”

郝建和杜晓兰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原本欢乐祥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