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打击土着(1 / 1)

西历1624年,10月。

截止1624年10月不包括新澳岛殖民地在内,澳宋国内有新老移民接近6万人,其中自由民只有接近1万人,而契约奴隶有4万余人,还各种劳改人员6000余人,男性人口4万余人,女性人口1万余人,未成年人口(低于16岁)人口6000余人。

澳宋每年花费如此多的财政移民终于见效了,短短几年时间,澳宋就拥有了如此多的人口,等再过接近三年时间天启就会病死,崇祯上位时的大明天灾和人祸会大规模流行,澳宋的人口还会更大幅度的增长。

就是这个男女比看着非常让人糟心,就这还幸亏尼德兰打了一场大仗创造出许多战争遗孀才能保持现在这个男女比,要不然澳宋妥妥的光棍之国,而小孩多是移民自带或者执委会从欧陆和亚陆各种途径搜罗的孤儿,现在澳宋国内新生人口出生很少,婴儿潮还得等一两年。

东亚人(大明,立本,朝现等)共2万余人占总人口38%,尼德兰人2万余人占总人口34%,其他欧陆移民不到一万占总人口14%,澳宋当地土着不到一万占总人口14%,这种人口比例更加坚定了执委会从东亚移民的决心,看来林登万的担子又要加重了,搞不好又得去客串海盗。

有了人自然需要土地,虽然澳宋国内的现状仍然是人多地少,现有土地就算人均超人也没法利用完,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澳宋人口必然暴涨,执委会要给这些人准备足够的土地。

而且随着澳宋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矿产,而矿井里的劳改犯们有点不够用了,由于技术落后想要继续增产只有继续增加矿井里的劳动力。

即使执委会多次发文优化矿井工作生活环境,可是下矿它永远是脏活累活,普通移民能种地没人想去下矿,除非涨工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执委会舍不得涨工资。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澳宋虽然靠着先进的生产力在全世界大割韭菜,大把的赚银子,但是进项多花的也多。

从万里之外移民要花钱吧,把他们运来澳宋也不能直接丢这里不管了还要给他们提供前期开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得花钱吧,海军造新战舰要钱吧,陆军扩军要钱吧,澳宋国内的基建,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基础的医疗系统得要钱吧,行政开支也要钱。

为了不陷入财政危机执委会只有“降本增效”,执委会决定在本月麦子收割完农忙结束后直接出兵,先北上再南下把两个大型土着部落全打下来,把他们打下来土地有了,矿井里的劳动力也有了,还练了兵,直接两难自解,一石三鸟。

现在澳宋陆军有训练完成的野战正规兵3000余人,在今年上半年陆军部又完成了第二轮扩军,现在澳宋陆军有三个整编团下属九个营二十七个连。

在澳宋当兵待遇可是非常优渥,各种优待工资也高,当然高待遇就有高标准,现在澳宋陆军招兵,要求会讲流利的普通话,无澳宋犯罪记录,身体素质好是最基础的,还得会认一些字,日常表现一定要好对澳宋有归属感,而且东亚移民优先。

除了招兵要求高,训练强度也高,军纪也必须要严,令行禁止听从指挥是最基本的,在军营不准吃喝xx,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作战不得抢掠骚扰当地民众,也不得强买强卖等等规定把澳宋的正规军和这个时代的旧式军队彻底的区别开来了,这些建军经验全是后世实践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军队的战斗力,防止部队军阀化。

要是有人违反怎么办,当然有相应的惩罚,拿着这么高的工资连这点规矩都守不住就离开军队吧,你不想干,有的是人干。

执委会计划除了2000正规军(剩下的人守家)出动以外,还从乡下抽调大量民兵民夫帮忙保障后勤打扫战场等工作,这些民兵民夫随军出征是一种义务,澳宋官方只给管饭和发放少量津贴。

距离农闲时节还有个一两个周,但不意味着执委会和军部就啥都不做等时间一到立马让部队出击,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澳式军事模式更依赖后勤,执委会和军部要在这一两个周内把大军出征的军需给准备好。

这对于执委会和军部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澳宋头一次进行这种大规模作战,后勤经验很少,由于条件不同后世经验也很难直接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