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高适(1 / 1)

(一)家道中落志未消

高适,出身于一个曾显赫一时的豪门望族,其家族历史可追溯至数代之前的辉煌与荣耀。然而,时运不济,家族的荣光如同夕阳般逐渐黯淡,家道中落,昔日繁华不再,留下的只是一片荒芜与萧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变,高适并未被生活的重压击垮,反而将这份逆境视为锤炼心志的熔炉。他深知,唯有自强不息,方能在这乱世之中寻得一丝生机。

自幼年起,高适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毅力。在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他非但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反而更加勤奋刻苦。白日里,他或于山林间习武强身,剑影刀光中磨砺着不屈的意志;夜晚,则挑灯夜读,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力求在文化的海洋中汲取养分,滋养心灵。他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自己定能学有所成,以笔为剑,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成长的道路上,高适始终将文学创作视为灵魂的寄托与自我表达的窗口。他的笔触细腻而深邃,既有对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也有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描绘。他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用文字记录下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心路历程。同时,他也积极寻求各种机会,无论是参加文人雅集,还是向名士求教,都力求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与传扬。

重振家族荣耀,成为了高适心中不可磨灭的信念与使命。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对先人的告慰,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因此,在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时,他从未有过丝毫的退缩与畏惧。相反,他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困境中不断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逆境出人才”的真谛。最终,凭借着过人的才华与不懈的努力,高适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的飞跃,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家族的声望与荣光,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二)求仕长安屡碰壁

公元724年,二十岁的高适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兴致勃勃地朝着京城长安进发,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对自己的才学那是相当自信,觉得得到官方认可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可谁知道呢,现实这盆冷水啊,哗啦一下就浇到他头上了。他使尽了浑身解数,结果还是啥官儿都没捞着。这下可好,高适那叫一个心灰意冷啊,没办法,只能往东去梁宋,在宋州当个客人,靠种地打鱼维持生计。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段时间他甚至都要靠要饭过日子了。不过呢,他可没那么容易放弃,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学习,就等着下一个机会降临呢。

(三)首次赴塞意难平

开元十九年,高适第一次赴塞,北上幽州,投奔朔方节度大使信安王李祎。在随军出征期间,他创作了《营州歌》《塞上》《蓟门五首》等诗篇,开启了他的边塞诗创作之路。然而,战争结束后,他自觉未被重用,满心失落。回到宋州后,他又参加了科考,却再次落第。这一连串的打击让高适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但他并未气馁,而是继续在文学创作中寻找着自己的价值。

二、曲折入仕路

(一)入仕不顺心迷茫

天宝八年,时任睢阳太守张九皋了解了高适的事迹后,举高适有道科,赴长安应试中第。当时适逢李林甫掌权,高适只被任命为封丘县尉。在封丘县尉任上,高适深感官职卑微,手脚局促,难以有所作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济世之志。他看到官场的黑暗与无奈,写下了“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诗句,表达了对官场现状的不满。不久后,高适毅然辞官,客游长安,再次陷入迷茫之中。

(二)终遇伯乐展才华

高适在迷茫中继续寻找机会。天宝十二年,经节度判官田良丘推荐,高适入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哥舒翰一见到高适,大为赏识,推荐他担任左骁卫兵曹,充幕府掌书记。哥舒翰对高适的诗文、人品和才能十分欣赏,将他视为心腹,常随左右。每当高适跟随哥舒翰入朝觐见的时候,哥舒翰一定会向朝廷及大臣盛赞高适。有了哥舒翰这样强大的助力,高适很快就被拜为左拾遗,后来又被提升为监察御史,跟随哥舒翰在潼关镇守。高适在哥舒翰幕府期间,边塞诗创作迎来丰收时期。雄奇瑰丽的西北边塞风光,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两军开战、战马嘶鸣剑戈碰撞的壮烈场面都进入他大气磅礴的诗中。至此,高适终于在仕途上崭露头角,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三、辉煌后半生

(一)安史之乱显身手

安史之乱爆发,高适跟随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兵败被俘,潼关失守,高适飞马逃回长安,并向唐玄宗建议“请率百官子弟及募毫杰十万拒守”,展现出其果敢的决断力和忠诚的报国之心。然而,当时长安一片惶恐,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唐玄宗西逃入蜀,高适一路追赶,在河池郡谒见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同时上《陈潼关败亡形势疏》,极言朝廷军政腐败。唐玄宗对他的直言颇为赞赏,升他为侍御史。

不久后,唐肃宗在灵武称帝,想起高适曾反对唐玄宗“诸王分镇”之策,便召见他谋划平叛事宜。高适趁机仔细分析局势,判断永王李璘必败。唐肃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率兵平定“永王之乱”。高适在平乱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稳定唐朝局势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