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 147 章(2 / 2)

卫莱点头:“是的。母后不要求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你以后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大呼大叫。得亏这里是上林苑,若是皇宫,成何体统?”

“若在宫里姐姐也不可能跟表哥上山。”小太子一见他父皇瞪眼,连忙说:“好吧,好吧,我以后改还不行吗。”

刘彻:“你是不是该去上课了?”

小太子撇撇嘴:“他们不带人家,人家这么生气,也是以为今天上午是骑射课。”

刘彻气笑了:“连什么课都能忘,你还有理了?”

“没,没。”小太子一见他父皇生气,赶紧走人。

刘彻无奈地摇头。

卫青道:“陛下,臣觉得您刚刚的那个想法极好。”

一早起来,卫青就收到宫里送来的奏章,其中有一份是关于军需的,需要刘彻亲自批示。然而,他过来的时候,刘彻还没回来。

又等了一会儿,刘彻才回来。

卫青关心的问一句,做什么去了。

刘彻解释带儿子体察民情,顺嘴说了一句,待通往酒泉的路修好,他就和卫莱过去看看,然后把小太子留在京师代理朝政。

卫青非常不赞同,哪怕再修三年,三年后小太子也才十五岁啊。卫青觉得他年龄太小了。

刘彻闻言好奇:“这么一会儿怎么就改变主意了?”

“有您和阿姐在,臣觉得太子就算三十岁,也会跟个孩子似的。即便懂得比臣多,这心理始终无法成熟。”

刘彻笑了:“届时你随朕出行,还是让去病跟朕去?”

左右不可能把他二人全留在京师。

刘彻相信卫青不会背叛他,然他儿子那个小混蛋,却极有可能趁他不在由着性子来,瞎搞事。

卫青和霍去病了解他,肯定不会跟他一起闹,他二人手底下人可不见得也能那么懂事。

这些卫青此时还没想到,于是就说:“让去病去吧。留去病在京,他和太子得三天两头掐。”

刘彻却不这么认为:“你留下跟朕和皇后在有何区别?”

卫青不禁抬起头来。

卫莱接道:“陛下说的有道理。据儿一定事事询问你,可不会有所长进。”

“可是去病的脾气,微臣有些放心不下。”

卫莱提醒他:“还有母后呢。”

“太后?”卫青真不想说,太后别跟太子一起胡闹他就谢天谢地了。还有一点卫青不好说,太后天天盼着卫婉嫁给霍去病,他们一走,太后能把卫婉绑起来送到霍去病府上。

卫青看向他皇帝姐夫:“太后上了年纪,还让她老人家操心,不大好吧?”

刘彻也不放心,道:“此事尚早,以后再说。朕等会儿就问问酒泉那边的进度。”

去年上林苑的水泥厂刚烧出水泥,刘彻就把水泥厂的巧匠送往酒泉,随后又从辽东调来一批,每个郡建一个水泥厂。

朝廷出钱请百姓帮忙建造,今年四月左右,水泥厂就全部落成。然道路修整的情况各不相同。

京师这边人多,锣鼓一敲,一个时辰就能把工人凑齐。酒泉那边极有可能得当地驻军出面。驻军不可能都上去修路,抽出一小部分,他们又不擅长做这些活儿,一个月修一里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刘彻越想越担心,卫青走后,他就给酒泉去了一封信。

七月份,酒泉的奏章抵达京师。

果然不出刘彻所料,军人不擅长这活儿,极少有人会用牛拉石磙压路,起初修的很艰难。水泥路修出一段,管事又跟百姓说,修好了他们也可以走。有百姓出面了,但是匈奴人。还是听说修路有钱拿。

修路这种活儿,以前都是义务劳动,修不好还会被责罚。酒泉里离雁门关甚远,那边的百姓压根不知道修雁门关隘时,朝廷为了赶工期请百姓,当真给了钱。以至于朝廷不强制,百姓闲的无聊也不愿意给朝廷做工。

一个月后,酒泉的匈奴人当真拿到钱,汉人才相信,纷纷报名帮忙修路。然而,他们开始干几天,酒泉郡太守就收到刘彻的询问信,太守给他回信,情况自然不是很好。

刘彻很无语,忍不住骂:“一群愚民!”

卫莱想笑,瞧他真是挺郁闷的,忍着笑说:“我有一个办法。”

“说!”刘彻抬手把奏章扔到一旁。

卫莱:“如今的里长亭长多是有当地百姓担任?”

刘彻颔首。

卫莱:“学校那边学文的那些孩子,还有军校那边不想当兵的那些孩子,陛下可以让他们两人一组,一文一武,前往乡下担任里长或亭长,每人在乡里待两三年,一来可以教化乡民,二来也算是一种历练。”

“乡里民风彪悍,他们是外来人,那些人不一定听。”刘彻担心:“据朕所知,京师周边的百姓选里长,也是选族里德高望重的。他们本家人有才能,若过于年轻也无法服众。何况那些无父无母的孩子。”

这个情况卫莱当然有想到:“陛下可以对外诏曰,帮他们脱贫啊。”

刘彻笑了:“你们那儿全面脱贫还不够,还想让朕这里也全面脱贫?”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