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人身上没点匪气真的很难承受。李成仁出生于山东某市,该市素有“江北义乌”之称,以其繁荣的小商品集散和发达的物流业而闻名。他的父母都是市场上的生意人,因此他从小就在市场环境中长大。
这个市场是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标准和规则也不够明确。那时正值市场开放的初期,竞争激烈,商机无限,只要胆子大、敢于尝试,就有可能发财致富。对于那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朋友们来说,他们深知其中的艰辛与机遇并存。
在那个年代,人们充满了创业的激情和勇气,不怕困难,敢于冒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商业行为和竞争手段。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充满挑战的时期。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人,评论区里可以留下你的那个年代的故事。李成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他从小就知道生意不是文质彬彬的人搞出来,而是边缘地带的草莽英雄们拼出来的。
当然后来他长大了,市场也变了,变得规矩规范,变得没有那么多打打杀杀。
但恰恰就是因为我从小耳濡目染了那么多的弱肉强食的血淋淋的现实画面,我更容易看明白,这一切都只是表象的变化而已。
商业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要么是利益交换,要么是掠夺,但是究其根本,都是掠夺而已。
只不过时代在变,掠夺的方式方法在变,这就是经济规律。
任何时代,通用身上有匪气的人才,更容易从底层杀出来。
当然,我所说的匪气,既不是凶神恶煞的长相,也不是野蛮粗鲁的意气用事,更不是毫无底线的那种江湖义气。
而且这种气场,一种强者的气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这种气场尼采称之为权力意志,说白了就是一种当老大的气质。
敢打敢拼敢担当,这是一种草莽英雄独有的特质,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一直被压抑的特质。
没办法,儒学也好,道家也罢,都是本土文明生长出来的特有的智慧。
制式理念可能不同,但是士农工商的排序从来就没有变过。
在农耕文明的大环境里,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大家都得从土里讨生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历朝历代重农抑商,就是因为统治者们都很清楚,商人代表着流通,代表着不安分。
江湖场和生意场其实是一回事,都是利益与权力的斗争。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科技发展,江湖场逐渐演变成了生意场。如今,人们不再用刀枪棍棒来争夺地盘,而是通过商业竞争来获取利益。所以说,生意场可以看作是江湖场的一种进化形式。而江湖规矩则成为了生意场上的潜规则,那些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们,往往能够将这些规矩运用得游刃有余,从而在生意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可以说生意场的本质就是江湖场,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庙堂是庙堂,江湖是江湖。庙堂呢,有它高远的规则,江湖有它狭义的规矩。生意人呢,难登台面,是江湖气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