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陶婉的新生
残冬的寒意还未完全褪去,春日暖阳已悄然洒满大地。肆虐良渚数月的瘟疫,终于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控制。陶婉亲手做的最后一方药汤被送出,她长舒一口气,望着清朗的天空,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工坊的院落里,李婶正帮着收拾晾晒的药材,看到陶婉,她笑着迎上前:“阿婉,这回可算能歇歇了,你的脸色都熬白了。”
陶婉笑笑:“是啊,总算是过去了。”
瘟疫虽退,生活还要继续。休整几日后,陶婉的工坊在赵夫子和王掌柜的帮助下重新开张。看着熟悉的工作台,陶婉心中百感交集。经历了生死离别,她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要把日子过得红火的决心。
“阿婉,我有个想法,你看看行不行?”王掌柜兴冲冲地跑来,递给陶婉几张图纸,“这是我请赵夫子画的,你看像不像你之前做的那些小玩意儿?”
陶婉接过图纸,只见上面画着口罩形状的项链、注射器形状的耳环等,线条简洁流畅,颇具几分艺术感。“王掌柜,你的意思是……”
“咱们就做这些!”王掌柜一拍大腿,“就叫‘抗疫纪念’,既能让人们记住这段日子,又能让你的手艺发扬光大!”
陶婉眼前一亮,王掌柜的想法正和她不谋而合。她立刻着手设计,将这些抗疫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用精湛的技艺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阿婉,你做的这东西可真别致,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呢!”李婶拿着新做好的项链,爱不释手。
“是啊,这哪里是首饰,分明是艺术品!”赵夫子也赞叹不已。
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人们纷纷涌入工坊,想要购买这些既有纪念意义又充满艺术感的饰品。陶婉的工坊再次热闹起来,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让她应不暇接。
“看来,得招些人手了……”陶婉望着堆积如山的订单,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陶婉的工坊因为这些纪念饰品而再次名声大噪,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远远超出了她和李婶两人的承受范围。工坊前,前来订购和询问的人流络绎不绝,几乎要踏破门槛。
“阿婉,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咱们两个人哪忙得过来!”李婶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对陶婉说道。
陶婉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也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她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李婶,你说得对,咱们得招人了!你看看村里有没有手脚麻利,又想学门手艺的姑娘,我去问问赵夫子,看学堂有没有合适的学生。”
说干就干,陶婉和李婶分头行动,开始为工坊招募人手。消息传开,村里的姑娘们都纷纷报名,都想跟着陶婉学习制作这些精美的饰品。陶婉精心挑选了几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开始手把手地教她们制作工艺。
随着工坊规模的扩大,陶婉也越来越忙碌。她不仅要设计新的款式,还要管理工坊的日常运作,还要培训新来的工人。但她并没有感到辛苦,反而充满了干劲和热情。
一天傍晚,陶婉正在工坊里核对账目,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她走出门,只见几个村民正围着一个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