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再送往眷录官处进行眷录,由书吏用红笔滴字不漏地抄写一遍试卷。
欧藏华忙完一切事物回到家里时,华安便迎了上来,拱手道:“老爷,今日收到了百余份拜帖,都是希望能够上门来拜访您的举子们送来的。”
try{ggauto();} catch(ex){}
“都是哪里的举子?”欧藏华神情平静的问道。
华安立即回答道:“湖广举子五十三人、江西举子四十二人、浙江举子十一人、河南举子九人。”
欧藏华微微一愣,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江西举子拜访他。
思索一阵后,便开口道:“让丹青生回帖,邀请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的学子明日来府上做客,年前莫师伯派人送来的腊肉,正好可以用来招待家乡人。”
“是。”华安笑着应了下来,挑出两院学子的拜帖,前去寻找丹青生。
第二日傍晚,受到邀请的十五名举子前来赴宴。
欧藏华看着众人,其中的蒋福陵、欧阳选、邓尚义、刘黼、吴英、颜守忠六人来自石鼓书院,剩下九人都是岳麓书院的弟子。
正德二年,王守仁来岳麓讲学。
这次讲学是继南宋湖湘学派之后,岳麓书院的又一次重要学派活动,直接引导了岳麓书院的学术繁荣期。
小王在文化领域的高度,是欧藏华远远不及的,这也直接反应在两个书院的差距上。
欧藏华与举子们边吃边聊,知道老师吴逊、山长蔡汝浦一切安好,也就安心了不少。
一场宴会,欧藏华也在暗自观察着这些年轻举子们,有人声若洪钟,响彻云霄。有人辩才无碍,语惊四座。有人慎言谨行,不坠儒雅之风。
其中,零陵杨材、醴陵徐一鸣、华容傅尚文三人,尤为突出,才情横溢,举止有度,进退之间,尽显风流。
宴席结束后,众人都有了几分醉意,在华安的安排下次第辞别,各归其所。
就在这时,那位名叫欧阳选的举子上前,拱手道:“侄儿欧阳选,拜见姑丈。”
欧藏华呆了一下,他一个穿越者,哪来的侄儿?
这门亲戚他不认可!
欧阳选也怕误会,赶紧澄清道:“家祖欧阳礼,与欧阳尚公是堂兄弟,渊源颇深。此番造访欧府,除却拜访姑丈之外,家祖与家父皆再三嘱托,务必代向祖母及堂姑问好。”
欧藏华闻言,面色柔和,微笑道:“原来如此,我家之事,蒙诸位长辈挂念,感激不尽。但今日暮色已浓,不妨待明日,再行安排。”
“太好了,家祖还让学生给祖母带了些家乡特产,明日学生再一同带来吧!”欧阳选眼睛一亮,开心的说道。
“如此甚好,明日我让华安通知你。”欧藏华笑了笑,随后就让华安送人离开。
他来到后院,便与刘箐说起了此事。
刘箐仔细想了一阵,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我以前倒是听舅舅提起过,不过从未见过。”
扭头正好看到欧阳夫人抱着青雉遛弯过来,便朗声询问道:“娘,您知道欧阳礼这位长辈么?”
“你这孩子,咋咋呼呼的做什么!”
欧阳夫人瞪了一眼刘箐,才说道:“欧阳礼是我的堂兄,不过他们一家很早以前就搬到安仁去了,你怎么知道的?”
刘箐听后,眼眸明亮的看向欧藏华说道:“夫君,他还真是你侄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