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偷渡(1 / 2)

黄鹤春没停留多长时间,他的航程安排非常紧张。李林杨这边只有三十多人的红旗军,肯定是不够用的,而红旗军第二批五十二人的部队,此时已经完成了所有科目的军事训练,必须及时的转运至北部湾。上次战斗中受伤的石强,被布莱克号带到李家坡养病。根据李家坡教育的情况,李林杨决定让石强在伤养好之后在学校担任体育老师:内容主要是队列训练和跑操。

几个法国人以及七八户的教民,被全部塞到了船舱中。教民们会被扔到南非班达城。法国人会被扔到某处荒岛。

看似不够文明,但文明需要成本的!比如盖个监狱?

故此这已经是最佳方案。

涠洲岛这个基地,必须保密!

随后,李林杨再次明确了“海军”指挥序列,炮兵班长王选为舰长,战斗有关的事宜归他负责。船长为黄汉升,航海事宜归他负责。此外辎重班一名战士和一名旗语兵也被分配到了牛崽号上。注意,这个旗语兵主业是养信鸽。

人力还是不够!不得已又在涠洲岛的渔民里又招募了十几名水手。尽管已经说明,牛崽号是军舰,但岛上的年轻人并不畏惧!为了每个月四块银元的军饷,他们甚至是踊跃参加红旗军。这样牛崽号凑足了四十人(不全是上舰的,部分承担港口任务巡逻任务),具备了基础战斗力。

在准备出征的十几天以来,战士们除了学法语,还帮助牛崽号装上了两门克虏伯三寸炮。

话说,这两门三寸炮,准确的来说只是炮管总成是克虏伯生产制造的。实际上就是清末相当出名的陆军用的行营炮。李林杨设计的炮架,可三百六十度旋转,在这个时代俗称磨盘炮座。而且还加装了气体缓冲装置和弹簧复位装置,勉强称得上是速射炮了。

这个气体缓冲装置,乃是李林杨绞尽脑汁的设计,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尾部开口的普通气缸,特别之处在于尾部的小孔处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单向阀,而且单向阀的中心还有一个极细小的孔。

当炮弹出膛,炮管后坐,活塞向气缸底部推动,此时气缸里的气体只能被压缩,产生缓冲力。而单向阀中心的那个细小的孔其实是用来调节缓冲力的,否则当活塞把气体压缩到极限时,冲击力仍然太大。当完成缓冲之后,弹簧再把炮管复位,此时单向阀是打开的,汽缸可以自然吸气。

简单是简单了,但这套装置,尤其是活塞密封环和弹簧,寿命都不超过一百发炮弹,打个七八十发炮弹就得换零件。

话说,十多年后法国的1897型75毫米炮,之所以成为划时代的火炮,在火炮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先进之处就是解决了气压液压方面的密封问题!其原理,真不能算难!

李林杨搞的这套东西,更加简单。但是,不能用在重炮上,而且由于重量,也不可能用到陆军火炮上。

尽管如此,也比当前各国的架退炮要先进许多,至少一百吨的小船身能扛得住后坐力,射速也有了不小的提高。要知道这两门炮的原型,乃是三英寸(75毫米)的长炮(27倍径),射程5800米的架退炮,后坐力相当大。当然,不能和一战二战那些三寸炮的后坐力相比,否则一艘100吨的小船,装两门三寸炮,会被震零散的!

理论射程没有错,但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海战距离两千米以内比较可行,最好是拉近到一千米以内。

专业人士的建议不要钱啊?故此,仅仅这两门炮,耗资也不小的。

不过,炮虽然装上了,但却在外面罩了个木箱子,仿佛是船上的货柜。等到遇险,木箱子只需要抽掉几个销子,马上散架,就能开火。

给牛崽号配齐了人手,李林杨手头的兵力再次减少!作战主力只剩下了二十六人,加上医护以及旗语等辅助人员,也才三十六人。

行动,开始!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次算是一场两栖登陆。但,以规模来说,仅仅是一群人偷渡而已。

事实上,偷渡这个词更加适合。

那么登陆地点该如何选择呢?

已知的,只有几张并不准确的地图和海图。此外报纸上可以确定的是:北圻最适合的港口--海防已经被法军占领。

从岛上的法国商人嘴里还得知了:海防以北的重镇鸿基(越南广宁省会)也在两个月前被占领。

鸿基被法军占领,这一消息对李林杨可是非常坏,话说鸿基的东面就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龙湾。这里,李林杨可不是简单的旅游,而是当年公司卖驳船,自己做售后,在此处待了几个月呢。最初他的计划就是从下龙湾偷渡,在鸿基附近登陆。

法国人在战略上还是做的相当不错,卡住此处就等于卡死了清兵沿海南下的路线。其实清军几乎没有这种从海上进攻的战略意识,法军算是白抛了一个媚眼。

下龙湾这里海况极其复杂。简单的打个比方,就知道是多么危险了。此处说白了就是:无数的竹笋一般的小山密密麻麻的栽种在这片浅浅的海里。

如果这些竹笋都露头的话,倒也是好事,至少能提醒航船。但如果不露头,对行船那就是灾难中的灾难。偏偏,露头的竹笋是少数,大部分都是不露头的竹笋!

李林杨喜欢开军事会议,这种会议对所有战士都是一种战略战术的提高,所有人都贡献了意见,但最终还是决定,闯下龙湾!

牛崽号在这片海域很危险,那么吃水更深的法国军舰更加危险。因此,推断:法军在这片海域的巡逻,就不会太频繁。即便是频繁巡逻,也只可能是在比较固定的安全航道。瞅准空挡,牛崽号溜过去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做了计划之后,全体红旗军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其中最关键的乃是几十年后那支铁军的法宝:依靠群众!

教育宣传虽然不到家,但是岛上老百姓还是能分清楚你我的!法国白皮猪毫无疑问的不是我们!淳朴的思维让涠洲岛的老百姓选择了帮助红旗军!

前任里长之一林财老汉,给红旗军提供了一个重要消息:生活在东南沿海,包括越南和广东沿海的“疍家人”有很多都熟悉那片海域。话说,疍家人传说是元末义军首领张士诚的部下后人,因为和朱元璋争夺天下,被朱元璋贬到了海外--只准在海上谋生不准上岸。实际上传说只是传说,疍家人的历史至少宋朝时期就有了。疍家人以船为生,不算是一个民族,甚至语言也不统一,但是他们生在船上长在船上,对大海无比的熟悉。

try{ggauto();} catch(ex){}

林财里长认识生活在下龙湾的几个疍家人!愿意帮红旗军找疍家人做向导!嗯,红旗军也给了二十块银元为报酬。

全部准备就绪,已经是十二月十日。牛崽号扬帆启航,向西航行,中午在林财里长的指点下牛崽号在下龙湾外圈的一个小岛天然形成的港湾抛锚。此处距离鸿基大约二十海里。

由于并非主航道,危险性不大,但也不可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