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北上 上(1 / 2)

1892年,红旗军别的都还可以,甚至可以说是发展迅猛。

比如最新型号的小口径步枪,6.8毫米的栓动步枪,已经投产,只是产能还低,不足以列装部队,仅仅先供应司令部直属的警卫连使用,试用。1893年对应农历:癸巳年(蛇年),但是这款试用旋转后拉式枪机的步枪被李林杨定名为“甲午式栓动步枪”!除了精度,枪管寿命等指标尚不足以与一战二战的步枪相比,其他方面都差之不远。而且,这款步枪采用了十发弹匣供弹,弹匣可以更换,因此射速极高!而且,必要时可以使用二十发弹匣!

缺点,就是贵!

预计未来造价降低,也不会低于一百块银元。子弹由于是最先进的无底缘子弹壳,工艺难度高,造价也很高。三百发子弹,造价三十块银元!单枪套装价格高达一百四十块银元,而且这还是预计,并非当下试生产的价格!

若是说1892年,1893年的唯一的不足,仍然是资金。

去年,李林杨在南非的三个金矿收益有所提高,却也不过是三十万英镑,刚刚达到大前年的收入水平。金刚这个神棍,至少造成了李林杨六十万英镑的损失!若有这么六十万英镑,红旗军何至于在这时候就背上两百多万银元的外债!

但是,这点欠债,还不足以让李林杨寝食难安!

1893年春节之后,周纲吉等人考察胶东归来,参谋部开始忙碌!以红旗军的规模,筹备一场大战,是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的,参谋部几十个参谋估计需要忙碌几个月才能完成筹划。

李林杨的工作日程更满,他带着五个宣抚官宣抚员,以及警卫和几十名战士。海路加陆路,走了两个月到达呼伦贝尔!

结果,出发时间的几十人的队伍就变成了五百余人(不全是青壮,拖家带口。)。这个时代,东北除了少数的城镇,地广人稀,却处处是马匪。沿途红旗军只是收复了两支马匪,合并了他们的家属。队伍就迅速的壮大。实际上,收服的马匪,都称不上战斗征服,而是少少比划了一番。李林杨放出了少校宣抚官姬沛霖出马,很容易就把两群马匪纳入麾下。

到达呼伦贝尔之后,北上的队伍很快就找到了红旗军呼贝支队。呼贝支队已经在这片草原和小兴安岭闯下了不小的名头!

先遣队三巨头,队长赵奇,宣抚官何欢,后勤李店逐一汇报了近两年时间的发展情况。

问题很多,但没有出现部队失控的情形。不过隐患也是不少。但总体上发展势头非常好。

话说,前年先遣队北上,呼贝支队收服的马匪比李林杨一行可要多多了,到达呼伦贝尔,队伍已经过千。

他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安顿下来倒是也没有太困难,只是免不了“小小”的冲突,刚刚站稳了脚跟。然后就遇到了金丹道起义!

大冬天,呼贝支队为了避免和清军直接对抗,只能转移进山林,日子过的已经够苦了,竟然还有穷苦牧民冒雪投奔,其中大多是金丹道的残余义军及其家属,只求一口吃的。

渡过严冬,呼贝支队军民合计已经接近了三千人。经过一年的发展,军民合计已经三千五百多,现在李林杨又带来了五百余人,人口已经过了四千。

周围能抢的,都已经抢完了,能吃的已经吃光了。

后勤部长李店正头疼如何养活这么多人。

他们带来的种羊种马那是宝贝,绝不能杀了吃肉。而其他的牛羊粮食,过了一个冬季基本上已经吃光了。

钱,李林杨带来了不少,可以去东北买粮食,买种子。但牛羊和马匹,必须另想办法。

四千多人,牧马放羊,所需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李林杨携带的资金却是不够买牛马羊的。

但是,武器弹药在手,而且至少能拉出五百条骑的马舞的刀枪的汉子,让李林杨安安分分,那是不可能的。

北面就是老毛子啊,不抢他们抢谁?

“这里不是有官府吗?”

“有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副都统是去年新上任的旗人,京城正白旗的。”

“怎么个收税和管理?”

“本来呼伦贝尔这边有完整的八旗编制,但年头多了,牧区的划分也本来就不清楚。咱们占领的这一块,有正白旗的也有镶白旗的。也有车臣汗的。”

“死人了吗?”

“没死几个。”

“没追究?”

“一个人赔了四十两银子,了结了冲突。然后这块地盘给副都统衙门一百五十五两银子,做租金。其实是副都统双龄自己拿了。”

很便宜啊。李林杨估摸一下得有个好几百平方公里。

“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