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九月十五日。
荥阳东十里,河外大平原,岳岗大营。
自春秋始,大河以南的广阔平原便称呼为河外,大河以北的山塬叫河内,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关系政权兴衰存亡的决战都发生于此,而这一日,历史的钟摆再一次荡到了这里。
此刻,在荥阳东,大河南的平原上,泰山军,汉军两只超大规模的军队就对峙在这里,战事一触即发。
天空中一只巨大的乌鸦俯视着人类的荒唐,遍揽一番后便落在了泰山军岳岗大营的一面遮天杏黄大纛上。
这面大纛坐落在茫茫数里的大营正中,这片大营一切都是杏黄色的,黄衣黄额巾,黄甲黄肤的人。在巨大乌鸦坐落的大纛边,又有一座更恢弘的大帐。
这大帐是由数百辆兵车围绕的巨大辕门包围的,辕门口又有两面大纛,一面书“冲天大将军”,一面书“替天行道”,这就是泰山军最核心的地方,冲天大将军张冲的幕府。
在这幕府外,五百名长戟大斧的甲士组成一条长长的甬道,从辕门一直蔓延到大帐,而他们就是泰山军的横撞队战士,最悍勇最忠诚的吏士。
此时,他们就如凋塑般肃穆守护着身后的大帐,在那里,泰山军渠帅张冲正对全军将吏做最后的誓师激励。
只见其人顶盔带甲一身戎装,手举军配,意气风发,念着一篇檄文:
“汉室将衰,英雄四起。主荒政缪,天命不再。彼时,汉祖挺杖,聚烈士之豪,诛暴秦,伐无道,遂有四海,天下皆安。后有武帝,奋三代之治,攘四夷、广土境,征讨不服,扬威四海。所以王莽篡国,仍有光武之运。
然是以后,后嗣沉荒,阉寺贪纵,公卿构权,处士诈劣,乡豪毒虐,而民破家鬻子不能填肉食之欲,卖田坏织不能免鞭挞之毒。于是,千万黔首,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保,此皆汉室之罪也。
自光和以来,已有六载,天下未见济民之举而逾见不堪。王道不再,霸道萌起。强者以力凌弱,诡者以诈屈愚。豪强阡陌纵横,贫者无尺寸之托。执珪广厦相连,贫者只陋户褐衣。所以,民流离寒暑,与禽兽为伍。有八尺之夫饥死道路,见三尺之稚冻毙沟渠。一抔之土未干,三尺之稚何辜。历观前代,黎庶之苦,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刘汉视民如牛马,民自视之如寇仇。人事如此,天厌其德,遂有我泰山军应命而起。
我本河朔一布衣,智短才疏,为众所推,皆因替天行道,顺应人心。昔我横扫河朔,转战中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我有道,则悍夫争命,智士倾心。汉无道,则众叛亲离,举世皆敌。
今我提大兵与汉决战于荥阳之野。汉帅黄琬,志大才疏,多谋少决,有兵无权,虽提卒十万,破之易矣。此战自我而下,当以死决之,勿使天下失望。”
张冲念完讨汉檄文,两边将吏幕僚皆下拜:
“愿随渠帅,扫汉妖,建此不世之功。”
随后众人开始唱着:
“起刀兵,换太平,直叫天下复清明。”
“耕有田,居有屋,只把安康遗万民。”
唱完,张冲振臂高举:
“诸君!为此事业,你我何惜一死?”
众军吏躬身大拜:
“愿随渠帅再开太平!”
于是,大帐内所有人的士气与信念都凝成一股冲天之志,这志向直冲霄汉,仿佛一个雄鹰对着北方的赤龙发动啄击。
在场跪伏的人中,董昭赫然在列。
此时他的心情摇曳,为渠帅的讨檄书而激动。他知道此檄书一出,将会随着这荥阳一战彻底传遍天下。到时候,天下有识之士都会知道泰山军的主张,都会有所选择。
而且董昭还发现,这一次讨汉檄书上出现的是泰山军,而非黄巾军。这虽然是细节,但意义非同一般,所谓师出必须有名。这一次泰山军的名号单独出现在檄书中,预示泰山军无论是系统还是主张都将走出自己的路子。
只是董昭不确定这是完全的割裂,还是要在太平道外再开一支。不过无所谓,董昭已经对泰山军夺得天下有了一定的把握,虽然后面均田的时候会起波澜,但追随张冲能有大富贵是肯定的了。
于是董昭的天平再一次加剧向着张冲这里倾倒,他在想有什么办法,再立一功,提高自己在泰山军的地位。
同样心思复杂也注意到檄书细节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神上使马元义。
这会马元义脸上澹漠的神色再不能持,怒火和恐惧同时出现在他的脸上,他不敢相信这张冲竟然会在这时候抛弃太平道。
他怎么敢?此时在决战关头,他就不担心自己背戈一击?要知道,现在岳岗大营,实兵是两万三千兵,步军两万,骑军三千。但这里面,汝南和颍川的黄巾军就有步一万,骑一千。换句话说,是整个大营实力的一半。张冲何来的胆子敢抛弃太平道?
实际上张冲确实有信心,信心就在他桉桌上一个木匣子内厚厚的效忠信。就在前一日,汝南、颍川的诸多小帅,都在下值之后,私下来张冲的幕府求见。
他们来了后,或赌咒发誓,或泪眼婆娑,或豪气干云,但都说的是一个事,他们要跟着泰山军一起干,更准确的是,要追随张冲一起干。
张冲到底许诺了这些军头什么,使得他们如此效忠?甚至那些颍川的太平道更是抛弃了他们的神上使。
其实张冲什么都没许诺,但又全部都许诺了。
这半年的厮杀中,这些军头太清楚在这个末世中到底该怎么活了。如果他们只是寻常盗匪之流,那再找个水洼过活就行了。但他们不是,他们是与汉不两立的黄巾军,他们没有退路。
既然没有退路,那谁能带着他们活下去?
汝南的黄巾心中原来是有渠帅彭脱的,他们为其操守和信仰所折服,愿意追随左右,但彭脱大渠死了,即任的黄邵黄渠帅偏又容不下他们。所以,张冲就是最好的人选。
同样的情况在颍川黄巾众也是如此,他们原先的老渠帅波才善战无前,他们本认为在波才的带领下会打进洛阳,但波才死了,而招揽他们的神上使偏又是个不知兵的。虽然他待人和蔼,说话好听,教义娴熟。但这些于他们又有何益?他们是要动刀兵的,是要上战场死人的,不会真有人认为喊几句口号,就刀枪不入吧。而善战的张冲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张冲没有给这些两方小帅军头们承偌,但所有人又都得了承偌。那就是活着,以及在未来那一丢丢的富贵。
而马元义当然不知这些,在他还费力在泰山军基层传教时,所有小帅就已经抛弃了他,所以结果早就注定。
这边马元义愤怒不解,那边董昭千转百绕的时候,大帐外传来一声:
“渠帅,外面有只巨乌停在咱们的大纛上,不知道要不要驱赶走。”
然后,董昭曾的一声就站起来了,他起来后,对张冲大喜道:
“渠帅,万不能驱逐,此乌为泰山府君乘舆上的圣鸟。昔年明帝东巡泰山,返回京都,路过荥阳时,就有这一巨乌飞鸣帝舆之上,就是泰山府君对明帝祭祀泰山的回馈。而现在同样的神鸟不落汉军而落在咱们的大纛上,正说明天下德运的转移,而泰山府君正在赐福我们。有此神乌,此战必胜。”
董昭的话让张冲心里一凝,因为泰山府君这个名字太多次出现在他的人生里。
泰山府君是泰山的山神,也是冥府的掌控者,本来张冲只是将之当成原始的万物崇拜,但随着他越融合这个时代,越能感受有些神异的地方。
当年于禁就是在泰山府君的祭庙做的祈祷,用铜钱激励众士连夜长驱回牟县作战。后面张冲还调笑过于禁,说他还用诡道,是不是将两面铜钱都粘合在一起了?
但谁知道于禁一脸严肃回他,当时所有的铜钱都是真的,而那一次真的就是全部铜钱都是正面。战后他还专门带着张冲返回了那座祠庙。那里被于禁用木板封禁着,还保留着原貌。
之后于禁亲自起开木板,张冲才看到这些铜钱的的确确是正常的,有正有反。那时候张冲才悚然,原来于禁为这些铜钱盖上木板,不是担心自己的诈术被拆穿,而是要保留这片神迹给他张冲看。
再之后的征战中,张冲又时不时会遇到些被所谓泰山府君启迪的人,如胡母班,如许汜,这些人的经历和遭遇都让张冲怀疑自己过往的唯物世界观,但一想到自己能穿越,还有一个金手指,也许这个世界真有一些他不知道的秘密。
当然这一切,并不会使张冲成为一个好鬼神的人,而是在他坚定的辨证唯物外,多了丝敬畏。
现在泰山府君再次在荥阳展现了神异,为泰山军众将吏的士气再添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