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心电图,实时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六大常规生命参数都可以进行监测,可谓是质的飞跃。
最终效果图看起来依然跟智能手表一样,可以戴在手腕上,从而实现多种生命参数的随身监测功能。
令他惊奇的是,尽管升级了这么多功能,监测仪的核心模块依然非常小巧,跟旧款相比大小没什么变化,集成度却高了很多,精度也很高。
不但电极片增加到了三块,还集成了一个微型光电传感器,可以发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氧饱和度。
类似的无损血氧测量仪器在临床上也有应用,用的是指套式的专门仪器,测量精度不算太高,不知道系统给的这个监测仪精度是否会高一些。
至于呼吸频率跟脉搏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常成年人每呼吸1次,脉搏搏动4次,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因此能测量脉搏,自然也能测量呼吸频率,这点不足为奇。
血压的话,腕式电子血压测量仪也已经面世,同样也有精度问题。
总之,这六种常规生命参数的测量从技术上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便携性,集成度,以及精准度方面,常规产品都还远未能满足需求,跟医用级别差距比较大。。
也就是说,家用的产品功能不行,而功能强大的医用产品,又非常笨重。
能做到便携又好用的,也只有卫康面前这款了。
可谓是监护仪领域的全新突破。
要知道,这六大常规生命参数包括了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无论哪项出现异常都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而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因此,四大体征的判断成为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依据。
比如,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6-37度,如果有异常情况,体温升高往往意味着细菌感染,炎症,中暑,流感等症状,而体温低于正常又常见于休克,大出血,营养不良,冻伤等情况。
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呼吸异常往往意味着哮喘,肺炎,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心脏病,尿毒症等疾病。
至于脉搏和血压的异常就更不用说了。
而户外常用的判定生命体征的标准中,呼吸和脉搏也属于极度重要的指标。
卫康看着手中的图纸,越看越是兴奋,功能太全面了。
不但可以作为家用监护仪卖给病人,甚至还可以卖给医院。
病人在病房里,可以随时戴在手腕上,提供医用的精准生命参数,按一下就可以查看病人的具体身体数据,如果病人脱下来,或者有任何危险,还可以报警提醒。
如果做大一点,连接上不同的监测附件,功能还可以更全面,更专业。
除了当做一台小型监护仪来用,还可以投放到大的显示屏上,让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病人的实时身体参数。
它适用于整个监护流程,可以贯穿院前救护,急诊,手术期,重症监护到病危监护,随时随地伴随着病人,让生命信息不失联。
可以说,它绝对是一款开创性的产品,必将引领世界潮流。
卫康很快将图纸扫描成电子版,然后传给陆庭峰,让其找代工厂做几套样品出来。
不过这次的智能手表设计方案就不用代工厂出了,直接联系了菊为,把后者的设计方案拿来用。
毕竟菊为的产品设计确实厉害,外观都经过专家设计,很有辨识度,设计感十足,看起来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符合卫康这种商务直男的审美。
菊为现在已经是三清的战略合作伙伴,得知新项目的研发内容后,大喜过望,表达了全力支持和合作的愿望。
对卫康来说,跟菊为的合作相当愉快,如果便携万能监护仪要商用的话,他肯定第一个考虑菊为。
只不过,现在首要目标还是先完成跟航天中心的合作。
这次的模块由于增加了微型传感器,从小拇指指甲大小,变成了大拇指指甲大小。
电极片也增加到了三个,手表底部一个,表腕上两个。
虽然还是很迷你,还是需要硬件工程师努力优化设计,塞进智能手表里。
陆庭峰收到图纸后,定睛一看,顿时惊为天人。
卫总也太牛逼了。
这玩意是人能搞出来的吗?
虽然用到的技术都不算太前沿,但是能集成到这么小一个模块上,这工业设计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他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收到了极大的冲击,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优秀之人。
相比之下,自己实在是太平庸了,不由感觉人生索然无味。
不过自己能追随如此牛逼的老板,一起干事业,也是人生幸事啊。
这么一想,他立马又干劲十足。
而且,当他仔细看完图纸,搞清楚了功能和使用场景后,全身都颤抖了起来。
这样的产品,肯定能一炮而红,畅销全球。
价格么,这么高端又全面的产品,肯定低不到哪去。
做成智能手表卖,一个一万不贵吧?
要是做成专业的监护仪卖给医院,一台两三万也不算啥。
想到这里,陆庭峰颤抖得更厉害了。
作为内行人,他知道市面上监护仪的价格,三清的产品集成了这么多功能,质量这么好,完全可以卖个高价。
就算前期为了抢占市场,价格调低一点,也能将国外医疗器械厂家的产品屠戮一空,垄断整个市场。
他仿佛看到了一颗摇钱树,在自己的座位上冉冉升起,茁壮成长。
当然,他压根不知道,其实卫康短时间内不打算商用。
起码也得先满足航天用途,明后年才能推向市场。
目前,暂时先吃吃心电监测仪的技术红利吧。
很快,花了一周时间,陆庭峰就带着团队就完成了具体的产品设计。
而有了详细图纸,代工厂做样品的速度很快,毕竟心电监测仪模块每天都在开足马力生产着呢。
又用了一周时间,就把用来测试的硬件做出来了。
然后,陆庭峰又抓着龙图APP的程序员,加紧加急地改软件。
还好上次跟航天中心合作,空间站的各种参数都比较完善了,这方面可以直接拿来套用。
心电监测之外的其他功能,则需要程序员们进行深入优化了。
无论什么产品,硬件总是容易复制的,但是设备里面的软件,才是最核心,最有含金量的东西,除非源代码泄露,否则一般情况下别人是无法破解的。
当然,更好的办法是定制芯片,把特殊的功能直接做在芯片里,不过这样成本也太大了,很少用在医疗器械上面。
以三清软件方面的技术水平,还是能够做到自始至终的保密,这点陆庭峰并不担心。
软件这块,工作量很大,但全体项目人员都为这款产品的强悍功能而震惊,忘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早日把软件完善好,进行样品测试,看看功能到底有多强。
这成了他们废寝忘食工作的一个巨大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