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黎汉明记得如今的清廷通过"金瓶掣签"、派遣驻藏大臣、设立噶伦政府,开始对吐蕃的直接管理和统治,驻军设防也是清王朝直接管理统治吐蕃的重要环节。
而驻军几经裁撤复设后,到乾隆时满蒙汉驻军应该在五千左右,加上后勤和吐蕃兵的话,两万兵力差不多算是把吐蕃驻军的底子掏空了。
如果打掉松筠的人马,那么吐蕃便是防守空虚了。
不但有外敌入侵的危险,还会有内部噶伦的叛立。
不过,如今中原内乱,就算吐蕃驻军不动,那里恐怕也不会持平太久。
想到这儿,黎汉明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于是抬头对刘阿蛮交待道:"给宁培忠传令,让他见机行事,必要时可在甘孜、松潘各驻防一万兵马即可。另外,传令闫祖庚,命他速调两万人马北上前去支援宁培忠部。最后,把赵秉渊叫来一下。"
"是!"刘阿蛮连忙应了一声后便匆匆下去了。
听到黎汉明的安排,顾德全顿时了然:"大帅是准备对吐蕃用兵了?"
"我这个人喜欢把麻烦掐断在根源,如今既然有机会破除西线的被动,那就一举光复吐蕃青海两地好了,如此,只待甘肃、安西两地光复,那么我军在西南、西北便在内部的后顾之忧。"至于原本的计划,黎汉明只能说,计划就是用来打破的。
计划这东西,很多时候往往最不靠谱,毕竟局势在变,黎汉明的计划也得跟着变动,很多时候,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计划会变成什么样,这样一来,敌人也就不知道讨虏军的动向了。
顾德全闻言则是粗略的算了算,道:"如此,八万人马进军吐蕃、青海倒也是够了,而南线的闫祖庚部八万人马也足够应对,酉阳一线的陶也部加上独立师等各部也有十万余兵马,用以从上路进攻清军湖南大营也足够了,中路下路大帅如何安排?"
黎汉明闻言想了想,道:"中路我准备以佯攻迷惑牵制清军为主,所以中路便以李阿六为帅吧,另外,焦木、余茂林二人为副,至于大军配置,我则准备以焦木、余茂林两部五万人马为主,再从南笼义军中混编三万人马进入,最后从左春来部调集两万人马编入整合而成。"
"至于下路,则以左春来为帅,再从南笼义军中混编三万人马进入,这路兵马则是趁东南各地清军兵力空虚之际,从广西向广东等地进攻。"
"这样一来,南笼义军就还剩下三万余,出那五千女营单独编制外,再调集两万人马北上交给安仁武,汉中、兴安以及巫山一线的防守,剩余的则就近编入闫祖庚部。"
自从南笼义军分裂,王阿从决定加入讨虏军后,她便遣散了那些不愿意继续当兵打仗的将士,把最后剩余的十二万人马都交给了黎汉明。
王阿从的管理层中虽然以其他各族为主,但军队中的大多数还是以汉人为主,没办法,各地的汉人百姓太多,可以说除了一些深山老林外,西南各地到处都有汉人的身影。
正因为我如此,才使得黎汉明整编起来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
一来是因为有异心的将领士兵都跟随韦朝元南下了,再有便是遣散得不愿当兵打仗的士兵中,大多数都是少民将士。
听到黎汉明的安排后,顾德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只是这么一来,会不会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了?"
"操之过急肯定是有一些的。"黎汉明点了点头道:"不过现在局势如此,我们没那么多时间来慢慢整编磨合了,而战争,便是两军磨合的最佳最快方式。"
"大帅心中有数就好。"顾德全闻言仔细一想,确实也是那么一回事,随即便不再多说,转而说道:"只是这样一来,西北的兵马估计会略显不足。"
"吐蕃,青海环境如此,所以宁培忠部想要扩军会有些困难,但西北路兵马不足时则可以在甘肃、安西甚至还可以收复草原上一部分部落来招募兵员,暂时来说,也足以应对西北的局势了。"
黎汉明话音刚落,赵秉渊便闻讯匆匆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