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第175章 论出口(1 / 2)

 第175章论出口

“我做电影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对电影理论和技术着实比不上老前辈,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

陈奇开口给自己定调子,道:“但既然说的是出口创汇,就相当于一个卖东西,一个买东西,这个大家都熟,我从这个角度讲一讲。”

“我们想让他们买片子,就要研究买东西人的心理。

就拿美国举例,我这次去香港、去柏林,了解了很多美国电影的事情,他们的产业非常发达,类型片丰富,几乎把所有类型都拍过了,去年的《星球大战》在北美轰下2亿多美元的票房。

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会300万买《太极》?

原因很简单,因为《太极》是中国功夫片,这个东西美国没有。从李小龙到成龙,再到李连结,这样的武打明星,美国说死也出不了一个。

中国功夫的标签独一无二,全世界仅此一家,所以我觉得要多拍武打片。”

当着几位大领导,他不好长篇大论,要简洁快速,而大领导听了,不置可否,只道:“继续说!”

“拍我们有他们没有的,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自然是大家都有的。

比如凶杀、爱情、喜剧、悲剧,这人家都有啊,还比我们发达,那要怎么拍呢?如果单纯从作品水准上超越,那太难了,我觉得有一条捷径。

从相同中找不同!

中国电影再度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对于西方社会是陌生的,我觉得他们有一种窥视心理,希望看到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真实面貌……

比如小市民电影,我们的小市民和他们的小市民肯定不一样,居住环境、衣着打扮、饮食习惯、家庭观念、社会伦理观等等,我们要拍这些东西,运气好还能拿个奖。

在海外拿奖也很重要的,拿了奖就能卖上价,还能鼓舞人心。

但可惜的是,唉,我们拍的不好……”

陈奇上面讲了拍什么,下面讲怎么拍,继续道:“首先要让人家看懂,人家看都看不懂,何谈购买啊?

我在柏林最深切的一个体会,就是外国人觉得中国片太做戏,真实感差,政治词句太多,他们觉得自己在受教育。

我们导演表达的方式太直白了,就像给小朋友讲课,直接说你们要热爱祖国,热爱这片土地……这样当然是对的,但小朋友能理解么?

而还有一种方式,带他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他在美丽风光中自己体会,让他读历史,知道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

含蓄一些,委婉一些,把政治词句藏在剧情里,用故事讲道理,而不是直接亮台词,这样可能更好。

其次呢,我们电影太慢了!”

“太慢了?”

“情节发展的缓慢,铺陈太多,看着沉闷无趣,自己观众都不爱看,何谈让外国观众喜欢?

比如《太极》,开头就是比武较量,然后杨昱乾被高人教训,去河南学艺,吃了闭门羹,却偶遇陈少梅,被教授太极,又被陈正英发现……

他每往前走一点,势必遭受挫折,然后解决,再往前走一点,又有新的麻烦……这样节奏明快,娱乐性强,有波澜起伏,观众就喜欢看。”

与平日相比,陈奇已经很保守了,没有唾沫横飞,全是干货,最后道:“总之,我个人觉得想出口创汇可以走两条路线,一个是拍以武打片为主的娱乐片,一个是拿奖。

哦对了,跟外国人谈判的时候千万不要怂,我们有些片子真的很好,贱卖太可惜了!”

其实在80年代,就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电影创汇的观点,奈何从上到下,整条产业链都不给力,后来也不提了。

如今有《太极》石破天惊,让可行性变成了现实,大领导听得很仔细,这会问:“你说我们国内导演的片子慢,那有没有法子变快?”

“别人我没办法,我自己的片子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