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以后,紫鹃进来对黛玉道:“姑娘,春伯问您休息得怎么样了?要是感觉可以的话,他有一些老爷留给您的东西想请您看一下。”
黛玉点点头,道:“拿进来吧。”
东西拿进来了。
春伯很细心,将东西分开装在两个匣里。
黛玉打开第一个盒子,翻开一看,对着满满一匣子的地契房契惊呆了。
这么多?
苏州的,扬州的,京城的,金陵的,还有其他什么地方的,黛玉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这还不算,关键是那地契房契都不普通,不是上等水田就是城中旺铺。
这么多的东西,随便拿一张出来就能过一辈子了吧。
黛玉又打开了第二个匣子。
刚一打开,她的眼睛就瞪大了,满满的银票,还都是大额的,随便抓起一把,一万两竟然是当中最小的面额。
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又抓了一把。
果真,一万两真的是里面最小的面额。
黛玉说不出话来了。
紫鹃悄声道:“春伯说还有呢,这只是一部分,让姑娘看看心里有个数,该想想如何处置这些东西了。”
难怪林氏族人宁愿冒着得罪荣国府的风险也要将林家财产拿过去。
这么多财富,谁会不动心?
黛玉看着这些东西犯起了愁,她哪知道该怎么处置?
“以前怎么样,以后也还怎么样吧。其他的也不用拿来给我看了,有春伯打理着就行。”黛玉道。
紫鹃俯身道了声“是”,转身出去给春伯回话了。
春伯道了声明白,然后便将一叠写满了字的文书递给紫鹃,请黛玉翻来看看。
紫鹃不识字,见上面的字密密麻麻而且很小,便将黛玉头顶的灯挑亮,端来绣篓子,坐在一旁陪着黛玉。
黛玉一看,先是一份户籍,户籍上户主的名字叫林如海,林如海的下面有一个叫林言煦的名字,旁边标注户主儿子,今年八岁。
儿子?
八岁?
这就是北静王说的那个男孩吗?
再一看手里还有一份入籍证明,这个孩子入到林如海的户籍上,从此以后认林如海为父,改林姓,为林家传宗接代,绵延子嗣。
上面的日期是三年前的。
也就是说,三年前父亲就将这个孩子认到自家名下了?
怎么从来没有听父亲说过这件事情?
字太小,黛玉闭了闭眼睛,就觉得有人拿走她手上的东西,睁眼一看,是北静王。
紫鹃赶紧退下去了。
北静王看了下手里的文书,对黛玉道:“不用看了,我告诉你怎么回事就行。”
原来,这孩子是山上的一个孤儿,曾经受过林如海的恩惠。
从那以后,他每隔几天就捡一堆柴火送到林府门前,放下就走,也不多说话。
如此知恩图报,春伯早就关注他了。
这次林如海过世,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得到的消息,就到林府门口跪着磕头。
北静王听说后便让春伯将他带进来,到林如海灵前磕了三个头。
磕完了再带到黛玉面前磕了一个,让他叫黛玉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