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定要给老孙家留个种(1 / 2)

斩碎诸天 白翼龙 1344 字 2023-08-21

“雪娟?我媳妇?妇救会会长?”

孙铮被连番的“好消息”冲击的有点头晕,差点消化不良:“那座新房子是我家?”

舅妈笑的见牙不见眼:“可不嘛,那些八路干活都是好手。我眼见得他们削山开窑,借窑势起新房,三五天就弄得停停当当。五间大的新房子呢,可敞亮。雪娟是妇救会的会长,大伙平日开会拉活的,都爱聚在新房子那边。平日可热闹哩,今天她们是去区里开会不在家,等回来你就知道了。”

经过舅妈的讲解,孙铮了解了情况。

李四海率队反正,因为有孙铮这层关系,引来八路高层的关注。

在总部首长的安排下,李四海这些人的家属被直接安置到最安稳的大后方。

这里环境险恶,远离战火,别说小鬼子,连土匪都不愿意来。在我党的群众路线下,经过几年辛苦经营,如今已经大变样,算得上一方吉壤。

这年头,不是说哪里土地好作务、出产多就好。能避开战火,保住小命才是首先要考虑的。

李雪娟把家安置在附近,孙铮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是带了任务的。

不过没关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能够安顿好家人,解除后顾之忧,孙铮都很感激,也愿意接受这份善意。

但是媳妇这档事,好像真要讲明白才好。自己毕竟只是个过客,谁知道哪天一拍屁股就去了另一个世界,亲戚还好说,可是媳妇怎么办?

护送的民兵们歇了脚,喝了点水就准备离去。孙铮发话留客,让舅妈操持着搞了一顿饭,算是感谢这一路的辛苦。

百多里山路走下来,大家处的也挺愉快,互相也能说些玩笑话。换了别人,吃饭可能会犯纪律,但是判官请客,不吃简直要后悔一辈子。

孙铮随舅妈来到厨房,从竹篓里掏出一袋白面,一袋大米,又摸出半扇猪肉,最后还捎着好几捆时鲜菜品。眼看着案头都摆不下了,那篓子就像个聚宝盆,老也掏不完。

民兵里也有个厨子出身的,主动跑进来帮忙。亲眼看到这神奇一幕,却问都没问一声。空棺材里都能掏出人来,篓子里掏点吃食有啥大不了?

不只是孔团长的交待,主要还是判官在民间的神奇传说。凡与他有关的古怪事,没人敢问,也不敢当面讨论。

来自聚仙楼的食材,极大的丰富了饭桌。

舅妈手艺虽然一般,但胜在材料好,油水足,量又大,在现在这环境下,已经算是难得一见的美味了。

舅妈和外婆吃的开心,连带着小胖侄子都嗷嗷乱叫。

这几天赶路,为了不惊动敌人,连火都没生过,更别提开枪打猎。连续几天啃干粮,喝凉水下来,看见什么热菜都觉得香。这年头又都是肚里缺油水的大肚汉,一放开了吃,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节制。

五个民兵还好点,已经习惯了纪律约束,虽然尽量约束着,但大开大阖的招式依旧很壮观。

眼见这帮人撑的打嗝翻白眼,孙铮又煮了锅山楂水给大伙消食。

又是一通吸溜吸溜灌水声。

吃相最差的吕继亭连溜缝的力气都没有,捧着撑圆的肚子直哼哼。偏偏还眼馋山楂水,硬是占了一碗放在面前干瞪眼。

一顿饭吃的皆大欢喜,饭后又扯了一通闲话,说了些抗战必胜的鼓劲话,民兵们便去了本地联络点,自有负责人安排接应。

孙铮则和吕继亭帮着外婆剥玉米棒,这是新搬进来时,分到的粮食。想要做成吃食,还得从玉米棒子剥粒,然后用石磨磨碎去皮。饶是辛苦,却已经比大多数人没得吃要强出许多。

黄昏时分,姐夫高大成下工回来,见到孙铮,很是欢喜。等岳母端上留的饭,更是开心。

一家人又说了会闲话,天擦黑时,终于等到了开会返回的李雪娟一行。

队伍里除了李雪娟和表姐李亚娥,还有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袁方等人。

此时的李雪娟,一身得体八路军装,腰挎盒子枪,那叫一个英姿飒爽。

gu903();进门见到孙铮,也丝毫不见羞涩,大大方方的打了个招呼,说是先招待客人,等回家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