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第911章 一时之过,功在千秋(1 / 2)

 第911章一时之过,功在千秋

……

长安的风,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的开始出现了不同的方向。

就连对于李傕郭汜等人的行为,也逐渐开始由褒贬不一,开始转向批判。

而聆听城内的风言风语,也让李傕郭汜等人感到疑惑。

明明他们都已经重新开垦郑国渠,准备重启关中十万倾良田,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骂他们呢?

这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不应该是百姓们感恩戴德,然后开始精耕细作,一举解决他们的粮食危机问题。

李傕,郭汜和樊稠等人直到现在,依旧没弄明白其中的原因。

完全没有想过,在他们的暴力镇压和指挥下,开垦郑国渠的羌人,贼匪,罪犯,俘虏,赘婿等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到底死了多少?

已经见惯死人的李傕郭汜等人,也没觉得自己的行为和处理方式有什么问题。

不过在聆听长安成立的风言风语,李傕在简单的询问和探查之后,也就不再过多的关注了。

毕竟语言终究是语言,又不可能干掉他,那些老百姓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真把那些老百姓全部干掉了,谁来给他干活?

反正他只需要将郑国渠给重新开启起来,就可以靠着郑国渠,灌溉农田生产粮食。

让他们西凉的将士,可以畅快的吃,并且每一顿都能吃饱的那种。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按照伙食相对应的标准进行标配,唯恐浪费一粒粮食。

不过长时间的听着那些语言,李傕的心情也不是很好。

而主将的心情不好,自然会牵连到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士兵也能够感受到主将的心态。

在执行监督和巡查的过程当中,态度就会严厉很多。

对于以前一些视而不见的问题,也会进行严厉的看管。

在这种高压的压迫之下,无力反抗的众人,只能加快自己的干活速度,进一步加快郑国渠的恢复速度。

李傕郭汜等人见此,更是满意的笑容出来,随后进一步加大了压力的态度,争取让这些人有更快的干活速度。

至于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否会产生牺牲,就不在李傕郭汜等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如果他们生活还过得去,那既然该考虑的都会考虑。

可是涉及到郑国渠,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那是他们活下去的未来,重视程度自然不一样。

钟繇看着在自己的命令之下,进行管理的李傕等人,也只是皱了皱眉头,便不再过多的插手。

当初制定这个计策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相对应的思想准备。

所以即使亲自看见,钟繇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和抱怨。

一时的现状和长久的现状,终究还是有差距的。

虽然过程可能会比较艰辛和痛苦,但却是必须要忍受的。

如果不能开启郑国渠,在关中地区,恐怕以后每年死的人,远比现在的更高很多。

虽然是一时之苦,但却是长久之功,苦在当下,功在千秋…

但无论如何,相对应的民怨和民愤,终究还是要平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