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呢?"李明轻声问道。
"后来……"周长河苦笑一声,"后来政治风向变了。柳达诺夫和其他专家被紧急召回莫斯科。临走前,我们甚至没来得及道别。
他摇了摇头,
"我原以为会有机会实现那个约定,再一起痛快地喝一场酒。现在看来……
窗外的风声突然变大,将窗户吹得作响。
远处,毛熊军营的探照灯扫过边境线,刺眼的光束仿佛一道无形的隔阂,将曾经的友谊斩断。
"你知道吗?"周长河掐灭烟头,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上个月我收到了一封信,是柳达诺夫通过第三国辗转寄来的。”
“信上没写太多,只说他很遗憾,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是普通人能左右的。“
“他还说,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共同奋斗的那段岁月永远值得珍惜。
李明眨了眨眼睛,强忍着眼中的湿润。
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军校时,那位教授防空雷达技术的毛熊教官格列佐夫,他严厉却耐心,总是用蹩脚的中文鼓励学生们:"不必怕错误,从错误中学习,才能成为真正的军人。
"我和格列佐夫教官约好,等我们都退役后,要一起去贝加尔湖钓鱼,
李明轻声说,
"他说贝加尔湖的水清澈得能看见几十米下的湖底,鱼儿肥美得能用来做一桌俄式大餐…
周长河伸手拍了拍李明的肩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所以你问这仗非打不可吗?
李明点点头,眼中带着挣扎和困惑。
"小李,作为军人,我们有时候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
周长河的声音恢复了军人特有的坚定,
"政治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感情。”
“毛熊国的领导层已经决定将我们视为威胁,他们在远东地区集结了二十个师的兵力,各种坦克和火炮数不胜数。
他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指着中苏边境线。
"如果他们真的发动进攻,我们必须战斗,保卫的不只是领土,还有我们这些年来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一切。
李明沉默片刻,终于站起身,肩膀变得挺直。
"我明白了,周队。”
“个人的友谊永远值得珍视,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更重要。
"记住,"周长河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我们不是在与普通毛熊人民为敌,更不是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专家为敌。我们只是在面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
窗外,边境线上的巡逻灯光交错而过,像是两个大国复杂关系的缩影。
李明少校整理了一下军装,向周长河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他找到了内心的平衡点——尊重过去的友谊与感恩,同时坚定地履行保家卫国的职责。
那些与毛熊专家共同工作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心底,但如今,他们各自站在边境线的两端,肩负着截然不同的使命。
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每个军人必须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