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74节(2 / 2)

科举为官指南 枝问雁 5154 字 2023-08-22

gu903();当年实际上是四人一起参加科举的,只是到了今日前程不一,只是那份情谊却还是依旧,不然杨云清也不会亲自去给他们接风洗尘,相聚一番。

他们当年四人分别是杨云清自己、李高朗、王向松、楚嘉泽,几人是一同参加县试的,只是之后到了乡试,便因为成绩不一,从此分开了。

李高朗现在已经不科举了,他在祁县老家那边开了个私塾,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李父是个开酒楼的,儿子这会能考上秀才已经是改善门楣了,就该谢天谢地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儿子天资有限,在考上秀才之后又两次乡试没过的时候,李高朗本人露出不想继续科举的意思后,李父便同意了,没有逼着他继续科举,给他建了一间私塾,让他教书了。

而王向松虽然天资比不上杨云清,但是很有一番勤奋刻苦的劲头,当年杨云清第一面见到王向松的时候,也是因为王向松在路边一边看书一边赶路才被吸引,然后上前主动打交道的。而经过这么些年的苦读,之后第二次乡试也成功考上了举人,然后会试也是前一次名落孙山,第二次在杨云清的帮助下,榜上有名成了贡士。

当然这个帮助并不是指的作弊,而是杨云清给王向松送去了不少资料。毕竟杨云清在京城做官,又有任次辅作为老师,然后又与不少出考卷的考官在一起做官,对他们情况比如出题偏好风格也很容易打听到。

那些高官贵族之地要想打听出这些无疑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王向松这样的农家子,没点门路是很难打听到了,这样就容易比起那些拿到消息,考试的时候有意投考官所好的考生吃亏了一些。

而杨云清把他搜集到的资料送过去,便很能弥补这一不足,让王向松也可以有所针对地练习。而除此之外,杨云清还送去了一些相当于后世王后雄的历年考生试卷总编的这类“辅导资料”,这些对于京城士子是很容易几乎是走点门路就能找到的,但是对于身处祁县的王向松却是不容易了,杨云清此举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了。

之后王向松会试上也考中了贡士,而考中了会试在殿试上基本都是不会黜落的,王向松殿试虽然名次靠后,三甲末尾,但是也大小是个进士,能有授官的资格了。

而王向松授官的那段时间,正巧杨云清在边关,王向松也没想那这事去打扰杨云清,让他帮忙运作,所以之后王向松便被外放到了一个小地方做了知县,杨云清还是从边关回京之后才知道。不过王向松还是有些能力的,外放几年后也做出了一番政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也很是被上峰嘉奖了一番,因为之后在官职交接上耽误了大半年,这才到现在才回京述职。

杨云清想的是,王向松此番做出了些功绩,等调任的时候他倒是可以为他谋划一番,调到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王向松的能力之上的,所以杨云清才肯为他谋划。而朝中这样的事情也不罕见,不少高官贵族的子弟初次外派,都是靠着家族帮忙谋划一番,然后外派到一个好一点的地方,然后“镀金”回来再在京城谋个官,那些没有任何关系的,自然就只能被派到一些经济弱一点偏僻一点的小地方了。

而楚嘉泽他是比王向松早三年考上进士。楚嘉泽与王向松不同,他不是农家子而是书香世家,家族在朝为官的叔伯也不在少数,这底蕴便就比王向松这样的农家子足一些。而且楚嘉泽也是有些天赋的,只不过当年有杨云清这个珠玉在前,所以他才显得不那么出色,而后大概是因为年纪小了,积累不够,然后而已有些发挥不好,才名落孙山的。

而在之后三年,他很是闭门苦读了一番,再加上家中又有曾经考中过进士的长辈教授指导,杨云清送给王向松的资料也有他一份,之后楚嘉泽考上了进士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也算是厚积薄发了。而且楚嘉泽的名次也还不错,在二甲中间的位置,之后靠着家族谋划,初次外放便去了一个不错的地方做了知县。

那边府城的知府与楚家也有些交情,对楚嘉泽很是照拂了一番,之后又是调任到了另一个地方,虽然官职品阶与原本相同,但是实际上算是升官了,这次也是任期期满回京述职,然后正好就在半道上遇上了同样回京述职的王向松,于是便一起结伴回来了。

然后正好在给杨云清去信的时候,便说了这事,杨云清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楚嘉泽和王向松两个人即将回京的,所以才有了去酒楼给他们两个人接风洗尘的事情。

杨云清现在虽然已经是当朝次辅了,但是还是珍稀这段情谊的,毕竟大家从前也都是同过几年窗的人,曾经也有过一起挑灯夜战的经历,这情谊是与现在朝堂上结交的官员之间的情谊是没法比的,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厢赤忱,没有如今朝堂上的诸多算计,不需要考虑完派系立场之后才相交。

所以如果可以,不管地位怎样,杨云清都是想保留这一段如今在官场上已经找不到的情谊的。当然了,杨云清也没有把握说现在的楚嘉泽和王向松的性子还是像当年一样,或许经历了官场明争暗斗的他们性子早已改变,但是对于杨云清而言,每次写信的时候,信里表现出的那个友人,还是从前的模样,这样就够了。

这次酒楼相聚,是多年不见的第一面,杨云清是抱着怀念轻松的心情过去赴宴的,至于这其它的,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杨云清坚信,大家就算是变了许多,但是还是保留着最初一起为了考科举挑灯夜战,努力求学的少年时的性子。

第179章叙旧去了酒楼,楚嘉泽和王向松已……

去了酒楼,楚嘉泽和王向松已经在那里了。王向松和以前相比,变得不多,只一眼就能看出他严谨沉稳的性格是一如既往。而楚嘉泽,大概是比起以前多了一种潇洒的感觉,手里这个时候要是再配一把折扇,那就真是一个翩翩的风流才子了,不过这也是符合他的性格,以前他年纪还小就是一个有些傲娇的公子哥。

楚嘉泽见到杨云清出现之后,慢步上前,和以前一样的神态,笑着道:“好久不见了,文平。”杨云清听着楚嘉泽的话,也笑了,楚嘉泽还是和以前一样,这短短一句话,杨云清一下子就找到了以前相处时候的感觉。

王向松也走过来道:“好久不见!”虽然语气听着没有什么波动,但是杨云清也了解王向松以前的性子,知道他一贯是这样的。

这是他们自十多年前分别后的第一次重逢,几人都有些感慨,十多年前分别的时候他们都未加冠,还是个少年呢,现在重逢却都已是而立之年,有妻有子,不管官职高低都在这官场为着前程奋斗。

杨云清现在已经官至次辅,而他们两人还只是五品小官,双方相差甚远,但是杨云清却为他们来亲自接风洗尘,这就表明他是把他们二人当作朋友看的,所以楚嘉泽和王向松也不会不识好歹,因为身份而敬着杨云清这个曾经的好友,把距离推远了。

几人聊着聊着,气氛很快就热了起来,他们好像是回到了多年前一起求学的时候一样,亲密无间。楚嘉泽和王向松虽然官小,但是这么些年的经历也是有些拿得出手,值得一说的,这个时候凑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简单提了一二。当然他们的这点经历和杨云清是没法比的,杨云清这就跟坐火箭一样,官蹭蹭地升上去,不过不管怎样,过往的经历也都是一番经验,对于楚嘉泽和王向松两人来说都是一番值得记忆的事。

杨云清倒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的,他们两人的经历和他当初在沔阳那边做官的时候差不多,他也是跟他们一样,从下面做起来的,当时担任沔阳知州,那边可谓是一穷二白,好不容易才把沔阳拉上了正轨,其中着实是费了不少心血,所以对于楚嘉泽和王向松两个人的经历也是能感同身受的,自然不会觉得他们的经历无趣无用。

而杨云清的经历就算他不说,楚嘉泽和王向松两个人也知道,毕竟这几年杨云清这个次辅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民间,声望都十分之高,他们这些当官的,哪一个不对杨云清这个次辅如雷贯耳?他的为官经历大多数的官员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个一二。而楚嘉泽和王向松在任期的时候,也是负责过土豆红薯这两样的推广的,经常是跟百姓打交道,所以也是清晰地看到了这两样高产作物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知道这份功绩之大。

楚嘉泽以前跟杨云清一起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杨云清比自己强许多,之后杨云清拿下乡试解元,而他自己名落孙山的时候也更能说明这一点,只是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想到杨云清居然能够成为当朝次辅,还是在这么年轻的情况下,他那个时候也只是觉得杨云清以后可能因为科举名次高而官场走得顺一点罢了。而在那之后,杨云清又是六元及第,这个自然让他震惊,但是却没有后来杨云清的升官速度来得让他震惊。

反正就是每当他以为自己看清了杨云清的时候,他就又忽然一下地又给你一个惊喜,让你完全想象不到他到底能做到什么份上。

而家族里的人也都是知道当朝次辅杨大人曾经是他的同窗兼好友的,很是为他高兴了一番,毕竟这以后就算是不去求人家帮忙办事,也能因为这个朋友的名头得以被庇护一二,不会随便便被人打压了去,别人要是想栽赃陷害打压他的时候,多少也是要想一想的。

楚嘉泽自然也是对自己有杨云清这么一个好友而引以为豪的,只是他也有着自己的尊严,并不会去求什么,也万幸家族里的人看得开,这些年也并未提过什么让他去求杨云清这个次辅帮忙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纵使他们之间身份差距大,他也能在这心平气和然后像以前相处的时候那样聊天叙旧,并不会觉得自己低了一头。

再者,楚嘉泽觉得自己和王向松两个人的升迁速度在当年同一批考中的人里头,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并未落后什么,搁在京城也能说一声青年才俊了,毕竟大家的升迁之路都是差不多,这个年纪做到这个官职实属正常。

而杨云清他根本就不在比较之列,别说他们这些差不多年纪的人了,就算是朝中的那些一品、二品的大臣,有哪一个以前的升迁速度是像杨云清这么快的?不过这也是实打实的功绩堆来的,也半点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所以杨云清这个例子,是没有人愿意去跟他比较的,要是真的非得把自己跟杨云清比,最后看着差距越拉越大,那最后心里不舒服伤的是自己。

而王向松呢,他因为是农家出身,本就务实淳朴,十分明白这些年昔年好久到底做了什么,对百姓而言意义多么重大,所以对杨云清除了一份好友情谊外,还存着一份感激,这感激也更是他替百姓感激的。而这个时候他对再见杨云清这个好友心里也是激动的,只是他的性子一向内敛,这个时候就算是激动也说不出什么掏心掏肺的话来,就只能偶尔地说两句,然后在一旁静静地倾听着,还好杨云清和楚嘉泽也是清楚他的性子,并不觉得他冷漠。

三人这一叙旧便是一下午,因为外面天色将暗,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话茬,约定等以后若是有了机会再聚,今日就只能先到这各自先回各自的住处了。

而杨云清他坐上马车准备回府,到了半道上的时候车厢被敲了几下,然后传来来福气喘吁吁的声音。

来福是从小一直跟着杨云清的,现在早就不是小厮了,海伯现在要老了,正在培养来福接他的班,以后做管家的,所以来福现在每天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一般这种跑腿传话的活都是让其他小厮来干的,但是现在来福亲自过来传话了,这肯定是府里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所以杨云清很快就掀开了马车上的帘子,问来福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180章有孕来福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喘气了……

来福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喘气了,提着一口气对杨云清焦急道:“夫人刚刚突然晕倒了,府里已经去请了太医了,不过海管家还是让小的出来寻老爷您回去,想的是这个时候等夫人醒来肯定需要您。”

杨云清听完,立马让小厮马车赶得快一点,尽早回去,要不是这个时候不能在闹市纵马,杨云清恨不得解开马车上的缰绳,骑马飞奔回府。

凤阳的身体这几年在有意的锻炼下,比起普通女子要好上许多的,这个时候突然晕倒不由得杨云清不多想。在古代,各种生产技术落后,要是得了个什么病,不比现代去了医院九成几率是可以治好的,古代一个风寒就要了人命也不是稀罕的事情。而现代各种古装剧中的神医也不是好寻的,许多神医都是隐居山野之间,行踪不定,想找都找不到。

杨云清不敢再继续多想,只盼着凤阳晕倒只是一个意外,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马车也不多时就驶到了杨府门口。

杨云清回到府上门口的时候,太医正从大门出来,准备回去。而杨云清见了,连忙从马车上下去,几乎是小跑到了太医的面前,拦住太医询问凤阳的身体状况。

太医他是一路从太医院被侍卫拉着飞奔到杨府给凤阳公主诊脉的,这个时候诊完脉出来才好不容易能够歇一口气,不过虽然这一趟累了点,但是这打赏可实在不少,这一趟也算是值了。这会儿杨次辅拦住了他一脸担心的模样,他也就没有敢卖关子,直接拱手笑着恭喜道:“恭喜杨大人了,公主这是有孕了,如今已经一个月有余了。”

杨云清这个心情就如做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这会儿听到凤阳是有孕而不是因为身体出了什么事才晕倒的,他终于能够松下一口气。

不过但就是凤阳有孕的这件事,也是令杨云清震惊了。他和凤阳已经成婚十年有余了,一直都只有安哥儿这么一个孩子,现在凤阳有孕,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再有第二个孩子了。在这之前,虽然成婚这么多年一直都只有安哥儿这一个孩子,杨云清因为在现代接受的教育,让他并不像时下的人们一样,有着多子多福的想法,觉得一定要生好几个孩子才能壮大家族,人生才够圆满,他有着一个安哥儿觉得也就够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