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漫画帝国 !
久保芳志默然无语,宫原静的说法还值得怀疑,这得量产多少故事和创意才能用得上一个组的剧本作家?莫非他的大脑结构跟一般人不同吗?
久保芳志虽然不会画漫画,但任何人都知道,对于创作者而言,灵感一闪的好故事可遇不可求,身为一个主编,久保也自认是漫画出版这一行的行家里手,可宫原静这种搞法,他是闻所未闻的。?
“静君,如果真的在木槿社成立那样所谓的剧作组之类的机构,那么它肯定会取代漫画编辑的某些职责吧?我的意思是说,剧作组和编辑部的职责定位有些重叠吧?”久保芳志委婉的劝解道。
按照宫原静的说法,那个剧作组主要是做漫画分镜的,而本身在杂志上连载中的漫画与其说是漫画家个人的故事,不如说是漫画家和他的编辑的共同作品……
本来漫画家做出分镜之后,并不是马上就能画原稿的,他们要先把分镜递给自己的编辑,经过编辑的修改、认同再把分镜返还给漫画家之后,漫画家才能开始原稿的绘制工作。
像宫原静这样的直接上手就是原稿的漫画家,找遍11区所有的漫画家,也应该是独一份的。
而宫原静计划把分镜交给剧作组制作,那么这部分功能很显然就跟编辑的工作有所重叠了。
但对于久保芳志这种说法,宫原静摇着头回应道:“虽然说起来两者有些类似,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工作过程是不一样的,由剧作组做出来的分镜,漫画家拿到之后直接画就行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做故事构成,可以说是作品的第一作者,剧作组把故事制作成分镜,这属于二次创作,而到了漫画家那边的时候,把分镜绘制成原稿的过程可以说是第三次创作……但是实际上到了那个时候,漫画家能做到仅仅是执行而已了,可以说虽然面对读者的漫画最终是出自漫画家之手,但是在故事性创作上,漫画家没有主动权。”
听了宫原静的解释,久保芳志再次沉默了下来。
确实,这种做法其实是将漫画家和故事性创作进行了剥离,他们要做的工作也仅仅剩下了专心绘制原稿了,说的难听一点,这个过程中漫画家与其说是创作者,不如说是流水线机器更为贴切,对漫画原创的控制权完全集中在了上游的宫原静和剧作组的手中。
这种方式具有可行性吗?客观上说当然是具备的,漫画家只要专注于“画”这个过程,工作变得简单了许多,但是这种方式要想取得成功,除去负责作画的漫画家的画功问题,还得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不管宫原静提供的故事、还是剧作组做出的分镜,都得足够优秀才行。
所以宫原静提出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做尝试而已,毕竟不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听说过有哪一家漫画出版社采取过这样的手段。要是剧作制度能够取得成功,那么木槿社就能够量产优秀作品,先期的时候宫原静可以提供故事,等制度走上正轨之后,肯定能够找到更多优秀的故事作者,以后这个制度也不会仅仅依靠宫原静一个人;而万一这种尝试失败了,那宫原静就只能退回漫画团体这种形式了,而与前者相比,漫画团体无疑限制了宫原静的创作效率。
还是那句话,单靠宫原静一个人,他可以同时画一部畅销漫画,也可以同时画两部作品,甚至三部四部拼上老命也不是不可能,这些都足够让他功成名就。
但是想靠着一个作者的几部作品就撑起一家出版社?那是及其勉强的。可起码在木槿社形成足够的规模,走向良性循环之前,宫原静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创作效率。
“如果你们这么做,漫画家就不是漫画家了,你们把他们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处理了!”
这句话当然不是久保芳志说的,此时他还在思考宫原静的计划的可行性,当然也不是筱原夏希说的,此时她正在默默用餐,乖乖扮作透明人。
说话的是坐在宫原静对面的年轻长男,他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而且表达了对于这个剧作组制度的反对态度。
宫原静把目光从久保芳志转向了长男这边,他对后者的反对不以为许,而且作为一个年轻人,人家说的也有点道理的。
不过宫原静此时却很想吐槽一下:小哥,你能把墨镜摘下来吗?先它跟你的脸不怎么搭配,其次现在正在吃饭的时候好吗?
没错,哪怕是在用餐的过程中,长男依旧把墨镜坚定的扣在自己的脸上。
所以在他说话之后,久保芳志终于看不下去了,他以堪比佛山无影腿的手伸手帮长男摘下了墨镜,后者甚至连适当的反应都没有做出来!
“抱歉,静君,我这个侄子带这个墨镜不是喜欢扮酷,而是他的性格比较腼腆,也不怎么爱说话,带着墨镜可能让他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能自在一点,虽然这显得不怎么礼貌。”久保芳志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