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夜宴之美(2 / 2)

宋胆 憨皮拉朋丫 2113 字 2023-08-23

gu903();自临安城破已然过到了十年,这样的景象却是十年不曾见到了。

由记得当年,他们也是少年人之时,天文祥和谢叠山的文章也曾这样被张贴在雨遮之下,而为二人赏评的正是王应麟。

另一边,陆秀夫等人与张简之同行,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境?

当年少年意气,飞扬不羁,陆君实、陈宜中也曾是这为搏满堂彩而倒尽腹中诗的少年人。

而站在诗前评说的,是张简之。

二人想到这儿,不由瞄了眼张简之。

陆秀夫由衷一叹,“这文人佳话,传了三百年,不知道张相再见此景是何感触啊?”

陆秀夫在做最后的努力,言下之意,大宋文支盛世,如此曼妙,张相怎忍心将之毁去?

却不想,张简之就好像没听懂一样,还真的发出一声感叹,“是啊,这盛世华章,真想万世万代的留传下去,永远也不要消散。”

“”

“”

装!继续装!

陆秀夫和陈宜中翻着白眼,心说,要毁了这美景的人就是你!

没法再说什么,各自选了一篇上等文章抓在手中。

陈宜中无意向张简之手里的文章瞥了一眼,不由一怔。

因为,张相公手里抓着的文章,不是别人的,正是吕洪生的。

陈宜中有点闹不懂了,他挑吕洪生做什么?

要知道,谁的文章入选,谁就可以入宴旁观,吕洪生不应该是张简之愿意在宴席上见到的人。

是的,张简之找上吕洪生,是想通过他的嘴把消息传达到相公这里,不是真的对吕洪生有什么好感和提携。

更不是真的想借吕洪生把教改的事儿搅黄。

可以说,吕洪生只要嘴不够严,把事儿传出去了,那他的用处就结束了,也没有了利用的价值。

怎么现在还拿他的文章?

捅了捅陆秀夫,意思是,你看张相手里。

陆秀夫看过去,也是疑惑,心里又是发苦,真的是一点都搞不懂这个张简之。

终于到了玉林斋前,两方人马也是终于合于一处。

见礼,寒暄,表达尊敬思念之情,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

然后,就是各自展示各自选定的文章。

而就在这时,苏刘义姗姗来迟。

苏相公没和王应麟这边一起,也没和陆秀夫这边一处,自己来的。

手里也抓着文章,显然是临时抓了一个凑数。

可是等寒暄客套之后,纷纷展示文章,大伙儿才知道,这货绝对不是虽便抓的,因为那是苏刘义亲孙子的文章。

大伙儿都有点无语了,“苏相还真是”

“怎么?”苏刘义还挺有理,“举贤不避亲!我家小四郎的文章就是好,还不许好夫高看一眼?”

大伙儿齐翻白眼,“小四郎好?”

“一个六岁的奶娃娃能好到哪去?闹呢啊?”

但是,毕竟是当朝宰相,这个面子又不能不给,也只能当是没看见。

再看其他人的,却是学问不少。

不是文章里的学问不少,而是各自选的人颇有玄机。

张简之拿着吕洪生的文章,暂时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陆秀夫、陈宜中还算中规中矩,选的两个人实至名归,文章确实好,身份也还说得过去。

陆相公选的那个是陈宜中的外孙,陈宜中选的则是陆秀夫的小儿子陆元朗,就是前两年被赵维发配去管养济院的那位。

好吧,这两也没比苏刘义好到哪去,串通好了,你选我外孙,我选你儿子。

为什么这么选呢?其实这才叫老奸巨猾。

苏刘义、陆秀夫、陈宜中选的都算是自家子弟,一来好控制,就算宴席上发生了什么异变,都是自家人,让你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点苏刘义最绝,挑了个六岁的奶娃娃出来,话都不一定听得懂,还掺和什么?

老三位立场还不明确,所以事事都要小心,思前想后,还是让自家人去最合适。

但是,杨亮节就没那么多心眼儿了,他选了一个官宦氏家的子弟。也不是刻意,可能是文章写的真好,便选了。

反观王应麟这边,正好相反,清一色的寒门士子,没什么背景,没什么底蕴。

甚至深究下去,可能对百姓的感情比对科举还要深一点。

做的最绝的是赵维,他选了个色目人,老神棍约翰的那个白人学徒,从威尼斯带过来的,文章写的还说得过去吧!

不过,和六岁的比,还是优势不小的。

就这样儿,七八个少年人被簇拥到了台前,成了今天的最大赢家。

其中苏刘义那个小孙子,扎着两个羊角小辫儿,简直不要太萌。

步入酒楼之中,于二楼雅间落坐,一众才子,还有酒家的博士堂倌侍立门外。

没办法,能让你进来已经是殊荣,更好的待遇是没有的,也没到他们出场露脸的时候。

屋里的人虽然也是各怀鬼胎,但也没到一见面就刺刀见红的地步,过场还是要走的。

说白了,时机还不成熟,大伙儿该怎么喝酒就怎么喝酒,席间还有歌伎舞姬唱奏合鸣,有茶女酒侍穿行其间。

这可都不是普通的使唤下人,都得是诗艺双绝的绝顶小娘才有这等殊荣在此侍奉,你以为会端个茶倒个水就行了?

不行!大大的不行!

要是文人骚客们喝高兴了,吟词颂对,击节而歌的时候,有了上句你起码得接出下句。

打出一个调子,你得张嘴就来,知道是什么词牌。

不但知道,还得会唱。不但会唱,还得唱的好。

甚至一颦一笑皆要得体大方,又要摄魂引魄。

总之一句话,在场的文人老爷不但要吃好、喝好、听好、看好,还要身心愉悦。

要不怎么说,在大宋都削尖了脑袋想当文人,当了文人又不准任何人碰他们的利益。

这就是原因之一!

任谁被当祖宗一样供了三百年,也得被惯出毛病来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