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文彦博主政东北路?!
绝对不行!
新政初始,韩琦在满朝才俊里寻找年轻的血液,那时候,范仲淹还被贬官在外。
文彦博就这样进入了老韩的视线里,当时的河东路转运副使。
不过让韩琦感到意外的是,在三川口之战后,拨乱反正、颇有担当的文彦博,却对庆历新政抱有极大的不满,面对政事堂的调令,拒不赴京。
韩琦一气之下,将文彦博从河东路转运副使的位子上薅了下来,降到成都府任知府去了。
随后文彦博就与晏殊等保守派官员勾搭在了一起,今年春节后朝廷意欲废除蜀地交子,在整个大宋境内推动国债流通,成都府甚至曝出过民变事件。
这样的人主政一路,这一路岂不是成了新政举步维艰的禁地?!
未来的东北将会成为大宋安顿退役士兵,进行矿藏和农业大开发的基地,被一个保守派把持大权,最关键的过渡时期绝对会出乱子!
李现接着往下看去,直接略过上百页名单,最后的署名却让他惊出一声冷汗。
范仲淹?!
这是要亲手将改革的成果送给反对派啊…
对于主政东北路的首任主官,其实李现心中有一个最佳的人选,此地刚刚归附大宋,经过长年征战,各处百废待兴,民族矛盾又很激烈,非有才有担当的强人不能为之。
李现继续向后翻越,最后附着一份范仲淹辞官回乡的手抄政令,其余再无只言片语。
李现又拿起文封,却是征北大军监军袁德海递上来的公文。
袁德海递上来的?那这封公文就不是政事堂下发,而是来自宫里。
宫里能传公文到前线来的,就只有官家了。
如今可不是历史上的北宋末年,私自从宫里传消息到领兵在外的大将,绝对是大逆不道可诛九族的大罪!
圣上就这么把名单发给我看,什么话也没说,这不明摆着让我看着办吗?
必须推出自己的人选,否则官家只能按照政事堂的决议去安排。
李现想罢,抄起笔,刷刷几下,东北路的首任主官就成了别人,看着被自己用红叉叉掉的文彦博,再看看旁边写着的包拯二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多有原则的五好青年,历练几年,就可以直接调回政事堂了。
至于文彦博,按照历史,明年他就得入京担任担任参知政事了,这人能力强有原则,抛开政治信仰,是个人才。
就像后世的官场,有能力没信仰的,担任副手是最好的选择,功劳归自己,惹祸有人背啊。
李现又拿起公文仔细看了看名单,王安石的名字倒是引起了自己的兴趣,这位将来带领大宋走上世界巅峰的名臣,此时还是在扬州通判任上干满了四年,刚刚升任扬州知府的一颗政坛新星。
不仅仅是历史轨迹如此,更是因为王安石在任上曾经给韩琦写过一篇万言书,韩琦倒是没当回事儿,不过被李现听说了专门讨要过来仔细研读了一番。
与历史上的万言书不同,上书内容肯定了变法以来的大宋发生的变化,并且对新政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在李现的推荐下,韩琦也打起精神看了看,顿时对王安石惊为天人。
有时候,人的际遇就是如此神奇,本来还要蛰伏近二十年的王安石,就这么被北宋的宰辅们惦记上了,韩琦力排众议,硬是将王安石破格提拔,远东路安抚使,这是要把王安石往死里用啊。
这份名单绝大部分都是政事堂商议好了的,按李现出征前的想法,等战事结束后,再从朝臣中选派能力卓绝者统筹东北政事,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范仲淹会在最后关头将文彦博拉了进来。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吧,李现伸了伸懒腰,看看日头,唉,今晚还得进宫。
得,整吧,三天后就完事儿了。
李现站起身伸展了几下,唤道:
“任怀亮!”
帅帐的门帘一把被掀开,任怀亮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李现头一抬,微微一笑道:“带上那玩意儿,进宫!”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