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5 不是滋味(2 / 2)

天工 沙包 1564 字 2023-11-20

于是他们忘记了现在是什么场合,忘记了苏进对面站着的是什么人,一个接一个地大叫了起来。

渐渐的,这样的声音波及到了中段修复师中间,越来越洪亮,最终连成了一片。

几千上万的修复师一起叫喊起来,那声势是相当宏大的,在圜丘坛广场上铺天盖地,犹如从天边席卷而来的浪潮。

在这样的声势下,许八段也只能闭嘴,岳九段更是欣喜地笑了起来,代表其他九段做出了决定:“不,这并不违反规矩,你随意。”

苏进笑了,他的手向下压了压,又凑到耳麦旁边说:“请大家安静一下。”

几乎就在他说话的同时,所有的声音刷地一下停了下来。从极动到极静,也不过几秒钟时间而已。

苏进对着镜头,向下方微笑:“多谢岳九段,那我就开始讲解了。”

几个长老凝视这边,脸色全部都非常难看。

过了好一会儿,许八段才看了看其他几人,沉声道:“定性!讲解得再漂亮,也只是嘴上功夫。修复师最重要的,还得看自己一双手!”

其他四个长老同时凛然点头,他们不再看苏进那边,竟然同样在顷刻之间,就稳下了自己的心神,开始处理起手上的文物了。

苏进完全没理会自己的对手那边,他用看待珍宝的眼光看着自己面前的文物,声音清朗地道:“刚才岳九段已经认出来了,没错,这是一份帛书,出自长沙马王堆汉墓,是去年中秋节,我无意中拍到的,价值二十万。后来据追查,它是被盗墓贼从马王堆三号墓里盗掘出来,流落至那家私人拍卖会的。”

下方落针可闻,场上只有苏进的声音在回荡。

他说,“自商朝以来,最初始的文字就已经被发现。最早它是刻在龟甲与骨面上,被称之为甲骨文。之后人类学会铸造青铜器,开始在青铜器上铸刻一些铭文,用来祈祷上天祭祀、记录一些当时的日常等等,这种文字,被称之为金文。”

对于文物修复师来说,这本来应该是基础上的基础。但他一边说,目光一边无意识落在下方,发现竟然有很多修复师听得非常专注,还有人拿出本子来一边听一边写,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样子。

苏进眉头微微一皱,接着又在心里一声叹息。

对于系统化学习一说,这当然是基础,但现在的修复师们学得杂而零碎,有些应该是基础的东西,反倒不知道了。

苏进脑中念头闪过,嘴上却是没有停止:“金文之后是篆书,主要出自秦朝左右。那时候,篆书大部分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但是竹简沉重不易便携,所以当汉朝缫丝与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后,帛书就进入了鼎盛时期。”

他说的虽然都是一些基础,但连贯而清晰,有因有果,让人一听就能很清楚地了解。

苏进也向下一笑,道:“很多时候,文化的发展都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了。”

“其实帛书早在汉朝之前就出现了。早在春秋时期,绢帛就被明确提及用作书画载体。墨子明鬼篇中有记: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就是其中一个证明。韩非子一书中也提到:先王寄理于竹帛,同样可以当用帛书存在的一个旁证。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很不发达,绢帛非常珍贵,所以大部分时候,只能被达官贵人使用,普通人是绝对用不起的。当然……”

他对着下方笑了笑,说,“当时能够使用文字的,也都是少数,不会是什么真正的普通人。只是在这些人中间,又另外分出了阶层而已。”

苏进一番讲述,下方修复师固然是奋笔疾书,边听边记,旁边的九段们也听呆了。

前面甲金篆隶的一系列演变,他们当然也很清楚,不会有什么特别惊讶的地方。但后面关于帛书来由的这段,就有点让人吃惊了。

岳九段想了好一会儿,转头悄悄去问张万生:“张前辈,这墨子明鬼篇,你看过吗?”

张万生瞥他一眼,点了点台上:“这些帛书的内容,你看过吗?”

这回答好像风马牛不相关,但岳九段却马上明白了过来。

每一次追本溯源的研究,全部都跟这样的古籍修复与研究有关。而在当今情况下,大部分修复与研究都是独立进行,很少互通,其研究的内容结果也经常秘而不宣,很少有其他人知道。

所以,苏进现在说的这段话就是这种情况,它多半是哪个修复师的独立修复,一直没有公布出来,现在被苏进这样总结并且公布了而已。

过于藏私,一直是当今华夏文物修复界的常态,老实说岳九段以前也没觉得如何。

但今天看见苏进一个年轻人在这种场合上,有一说一详细讲解,他心里不知怎地又有些不是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