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诺继续翻看报纸,后面还记录了有关波顿的一些生平趣事。
比如,别的婴儿生下来的时候都在猛哭,波顿却是大笑着呛出羊水。
别的孩子都是快1岁才学会站立,波顿却是刚满月就已经能摇摇晃晃走路。
还有其它听着就猛男的事迹,诸如6岁被父亲送进军营,从小被当作王国勇士培养。
8岁在摔角中掀翻了一名成年角斗士,把人摔得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12岁身高长到1米98,体重217斤,能单手抓着牛尾,把耕牛倒行拖拽。
15岁升格第1序列「火苗」,太阳之力觉醒,成年之夜徒手打死一头地行龙。
16岁升格第2序列「秉烛人」,指挥才能崭露锋芒,可以同时指挥数支军团协同作战,凭实力晋升上位,开始替父亲镇守边疆。
23岁升格第3序列「铁血」,经过沙场上血与火的历练,已然蜕变为多古兰德最优秀的将军之一,参与并指挥了百余场边境大小战役,军戎归心。
今年波顿25岁,距离第4序列的「征服者」之境已然不远,潜力超凡,又有常年征战边疆的资历,再加之赢得血沙战役的盖世奇功,在军中可谓深孚众望,前途无量。
奇诺翻着翻着,发现后面还有一条动态新闻。
普通新闻是笔墨书写,或者画师绘制,完全静态。
动态新闻则是由魂术师使用魂力所绘制,可以将受访者的容貌和声音以动态绘制在上面——类似奇诺在前世看的《哈利波特》里的报纸。
奇诺撕破封着动态新闻的“魂签”,报纸上的画面动了起来。
画面上的时间应该距离决战结束不久,波顿身上满是血污,不过从其充满精神的模样看,身上的血应该都是敌人的。
一名报吏恭敬地询问道:“尊敬的波顿王子,经过数月的鏖战,王国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请问您是否方便透露,当初王室为何决定发动这场战争?”
波顿瓮声瓮气说:“这还要理由?希林镇子民被屠,我们必须弄死这些大漠崽种,否则以后没人怕我们了!”
报吏笑得有些尴尬,虽说是这么个理,但怎么就讲得这么糙呢...他继续问道:“王子殿下,在这凯旋之际,您有什么特别想感谢的人吗?”
波顿毫不犹豫说:“当然要感谢所有与我并肩作战的王国勇士。”
报吏偷偷朝波顿眨眼,示意他要感谢一下自己的父亲,给国王陛下添脸面。
可谁知,波顿好像会错意了,他眼看报吏不停眨眼,耿直地说:“哦对,还要感谢你,一路随军挺辛苦的吧。”
报吏欲哭无泪,试图转移话题:“王子殿下,据传这次决战,「大漠圣主」侥幸从战场逃脱,极其狼狈,您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
波顿用力锤击胸口,震落大量血垢,恶狠狠地说:“她最好别被我抓到,否则,我会让她来嗦我的——”
报吏赶紧打岔:“哎哎哎谢谢谢谢谢谢波顿王子,我们的采访到此告一段落。”
动态新闻结束。
奇诺见此,无奈地笑了笑,波顿还真是和传闻中一样,军营长大的糙汉,不做作,耿直,粗鲁,丝毫不像王室贵族,估计所有天赋点都点在军事才能上了。
只是不知,上个月从血刺会那里缴获的资料,那份写着波顿名字的金色刺杀令,是谁委托的...
波顿这种耿直、粗鲁的性格确实容易得罪人,但能得罪到被人写上金色刺杀令,这已经和性格无关了,显然是别的缘由所致。
现在没有什么情报,又正值轮回入侵,调查有关波顿的金色刺杀令显然不是第一要务,奇诺也就收好报纸,回到室内。
奇诺刚路过寝区,就听到索兰黛尔屋内传来两个女孩大呼小叫的声音。
敲门进去一看,索兰黛尔和洛娜手里也有一份《每日纪闻》,看得喜笑颜开,显然是被边疆大捷的消息所鼓舞。
索兰黛尔对奇诺挥舞报纸,兴奋地蹦蹦跳跳:“诺诺诺,你快来看,我哥哥打了大胜仗!”
洛娜在屋内又跳又跺脚又翻跟斗:“我气死了我气死了!我都不知道大漠在打仗,否则我一定要骑着绯夜飞去帮忙!几十万人的大决战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我刚才在外面看过报纸了,这确实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奇诺坐到索兰黛尔身边,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听起来,你和波顿王子的关系非常亲密。”
索兰黛尔笑嘻嘻地说:“我跟我两个哥哥关系都很亲密,他们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我很爱他们,他们也很爱我~”
洛娜感慨道:“真好啊!我就不一样了,我是独生女,跟亲戚的儿女也没太多来往,从小就孤零零的。不过还好,我5岁的时候认识了索兰,有了亲密的童年玩伴,不然我的童年真的太无聊了。”
索兰黛尔突然噗嗤一笑:“我想起你跟波顿哥哥打架那次...”
眼看洛娜笑得很尴尬,奇诺有些好奇:“你怎么会跟波顿打起来?”
洛娜傻兮兮地笑着:“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才12岁吧。我跟波顿在争论谁和索兰关系更好。他说他是索兰的亲哥哥,当然他更好。我说我和索兰从小玩到大,当然我更好。争着争着,我们就打起来了。”
奇诺满头问号:“就这?”
“嗯啊。”洛娜呆萌点头。
奇诺顿时语塞,这两人也真是憨得可以,这都能打起来???
更憨的是波顿,他一个成年人,居然能拉下脸跟12岁的小孩打架,也不知是个什么怪人。
“后来呢?你们谁赢了?”奇诺对这两人互殴的结果很好奇。
gu903();洛娜得意洋洋地昂起下巴:“我们打了半个多小时,谁也不服谁,后来他一拳打飞了我的乳牙,我反手一肘揍断了他的鼻梁,最后被赶来的长辈拉开了,没能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