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草草民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和舟现在什么提心吊胆都没了,什么粮食,什么财富全都是浮云,他只想跑到他家的祖祠狠狠的磕几记响头,让他老魏家列祖列宗看看,后辈子孙魏和舟出息了!
“草民分内之事,哪里德配陛下垂恩,臣惭愧,惭愧啊。”
嘴上嚎着惭愧,但称呼已经从草民变成了臣。
朱允炆看着好好笑,但那些赣商总会的土大户们可就百感交集了。
一省右参议,这是从四品的大员啊。
大明的地方布政使品轶变来变去,早先初设时是从二品,后来一度改为正二品,又觉得品轶太高降两级为正三品,而现在朱允炆接了手,盘子定了下来,就以正三品不做更改。
左右布政使为正三品,按察使为从三品。左右参政正四品,左右参议从四品。
而现在他魏和舟就这么青云直上,一步登天了?
大家伙都看得眼睛发热起来,觉得这魏和舟实在是太过于好命,年方而立就死了老爹,继承万贯家产不说,刚当两年地主老财享了福,赶上这次洪灾,虽说淹没了十几万亩地,但左右不过一两年的光景就能恢复,但换来的却是一个四品的官身啊!
正也好从也罢,只要是四品,那就配得上一句一省大员!
联想到严震直这个榜样,大家伙再看向魏和舟的眼神可就带上了不少的敬畏,眼下看来这魏和舟已经进入了皇帝的眼中,将来简在帝心,青云梯可就算搭好了,未必没有踏足中央的机会。
早知如此,当初说什么老子也把所有的积蓄都捐出去了。
不少人心中暗暗懊恼,肠子都快悔青了。
反正捐的粮都有朝廷给报销,捐的多皇帝还给封大官,自己怎么就猪油蒙了心,一时胆小错过这么大的机遇,真是悔之晚矣啊!
钱有什么用?说到底,还是官本位制的国家啊。
似乎感受到了这一众土大户的情绪,朱允炆呵呵一笑:“除了魏和舟之外,诸位这边,朕也有另赏。”
我们也有赏赐?
这下大家伙的心情才陡然好转,都眼巴巴的看向朱允炆,但嘴上却虚伪的客套。
“魏大人一心为国,陛下圣明,察而赏之,我等尺寸微末之功,哪里敢当。”
这群玩意话里有话啊。
朱允炆心中好笑,听起来是在谦虚推脱,但话里话外都挤兑他这个皇帝呢。
“这一次抗洪救灾取得青史未有的大成功,都赖诸位与朕一体同心。”
朱允炆面带微笑,倒也是大方:“朕打算差翰林学子为各位的义举著传通报天下,同时呢,邀请诸位往南京,明年国庆之时为各位颁授抗洪勋章。”
著书立传,国庆授勋?
大堂内这一群土大户都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激动的周身微颤。
在这个年代,这种殊荣哪个不是武名臣才有资格配得上?
开国元勋留下的那些勋二代也没有一个配得上著传通传天下啊。
当然这种事也就古人看的重,后世有首善善举的,哪一个不是铺天盖地的新闻宣传,官声民声各个渠道都会报道,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罢了。
为什么要宣传他们的善举?因为要鼓励更多的人为善,要营造出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风气。
这在朱允炆看来无所谓的事,却是这个时代这辈古人所能想到的最高殊荣了。
更何况,这种殊荣还是给他们这些商人?
士农工商,虽说现在社会的风气已经开始淡化这四个阶级之间的壁垒沟壑,但几千年下来的思想是不可能转变的。
为士者都追求不到的荣誉,他们这些商人竟然获得了?
“不仅如此,朕还有赏赐。”
朱允炆语带深意的说道:“朕打算给诸位一人题一副保境安民的匾额,这样一来诸位的亲朋好友拜访的时候都可以知道诸位的功绩。”
保境安民?
这是一把将他们捧起来了啊。
朱允炆为什么这么大方?
因为这四个字不仅是对他们的鼓励,也是一把悬在他们脑袋上的利剑,当某一天他们不再愿意保境安民的时候,这把剑就会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
朱允炆这就是在告诉他们也是在借着他们的事迹来告诉天下,只要人们愿意做对的事,那么看似开始的时候花了很多的钱财,但这斜挎开支朝廷都会为他们兜底,不仅会将他们的损失全数补上,更会在后面给予奖励。
而一旦他们做了错事,看似保住了腰包,但事后一定会被秋后算账,不仅钱财都会被没收,连脑袋都没了。
只是可惜的地方在于,这次事件之中没有做错事的,缺个典型啊。
但即使缺少反面典型,这件事朱允炆也要去做,因为他这个皇帝要做的是营造出一个劝人向善的大环境出来。
甭管人民向善的原因是出于人性的良心还是出于追求事后的利益,一个向善的大环境总要比明哲保身要好。
国家的事有很多,而作为这个国家的唯一领导者,朱允炆的重心绝不仅仅是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大事,更要想尽办法来培养一个好的风气环境出来。
一个有公信力的朝廷,一个有向心力的天下。
一个崇善抑恶的大环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