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霍尔效应(1 / 2)

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叫做霍尔效应。

如果将电子限制在一个二维平面内,之后添加一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磁场,同时沿着二维电子平面一个方向通以电流,此时在二维平面的另一个方向上测量到电压。这就是量子霍尔效应,属于量子力学版的霍尔效应,在量子霍尔效应中,真正参与导电的是边缘电子,中心处依然绝缘。

这种量子效应,在很多电器元件上都有应用,譬如手机里的霍尔传感器,就是靠它来测算电流与地球磁场的关系,从而定位东南西北。

随着研究深入,未来可能会在半导体器件的消耗、散热等等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突破电脑领域的摩尔定律。

跟陶勋一起喝完酒,杜恪就回到别墅,开始恶补霍尔效应和量子霍尔效应相关的知识。

并不是他突发奇想,而是随着电子流理论的进展,要写的论深度越来越高,其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类似量子霍尔效应之类的理论。毕竟电子流理论依然是凝聚态物理的一种,虽然属于新思路,但与其它理论交叉在所难免,杜恪可以独立完成研究,却没法自圆其说。

必须开始引用别人的论,来给自己的论增加说服力,从而让论经得起推敲。

“这会让我掉头发的。”杜恪心中哀叹,好在他如今精神力大增,脑子也变得聪明很多,对高难度知识理解起来变快了,“还好增加知识就等于修炼心灵力量,否则我真不想啃这么多论这让我想起来大学毕业论的那段岁月,真苦逼啊!”

一个普通本科的大学生,为了写一篇论,网吧没少熬通宵。

不是查资料,而是找借鉴。

同时他的手边,第六篇论已经拟定好了题目电子流凝聚态三种力学杠杆的介入。

不算大招,而是对上一篇论的补充,依然是理论大于实际,属于铺垫中的铺垫,但是价值不会比前面五篇论的任何一篇低。可以说他计划的十篇前置论,都是理论大于实际,偏向理论物理的范畴,不涉及多少实验物理的内容只有这样,别人才能相信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真要有实验物理介入,没有一个完备的实验团队,骗不了任何人。

就像量子霍尔效应,要观察量子状态的霍尔效应,得多少人力物力耗费多少年的研究,借助多少高科技设备,才能观察到电子层面的现象。有些高能物理,甚至要上大型对撞机,且不说对撞机造价多少,光是每年的电费估计都是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

也就是杜恪选了个比较简单上手的电子流理论,并不需要太多高大上的实验,再加上长毛炸弹、蓝色茧蛹的实际应用例子摆在眼前,才能如此顺遂。

他这属于逆推,从成果推导理论。

别人的研究都是顺推,从理论到成果,没个几十年几乎不可能。

总之。

杜恪只需要辛苦这一次,借助电子流理论和产品,带来无限的名和利,到那个时候,他就不需要如此劳累,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实验室,甩手充当老板。有什么思路,交代下去,自有手下去日以继夜劳心费力的研究,研究出成果,还得挂在他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