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2 / 2)

没有怨恨,临别之时居然有许多士大夫泪湿青衫袖。

崇祯六年底,被郭怀一海盗俘获没有变节从贼的海南岛官吏忽然集中回家了,崇祯皇帝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什么版本的传言都有。

东厂、锦衣卫出马一个个请回家的大人喝茶,最后得知是琼崖郡王早就从郭怀一手中夺下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扣押他们到现在才放还。

没有一个回来的士大夫愿意多谈琼崖郡王如何如何,他们情绪稳定颇有荣辱不惊的样子。朝廷没有治罪,也没有让他们官复原职,渐渐地这些人就淡出了群臣视线。

但是有许多这些士大夫的同年、故旧从他们嘴里得知琼崖郡王比较仁义,宁可费心费力养着也不肯把士大夫一杀了之永绝后患。

回家的士大夫失去了官位却没有几个愤愤不平,他们根本不怨恨琼崖郡王,相反还劝告好友们多多跟黄家亲近。

很快大明底层官场许多大人得知“华夏岛”的实际主人就是琼崖郡王,那里有彪悍的带刀子民,那里有不亚于京师的繁华,那里是王道乐土。

后来一两年,这些回家的士大夫有一大半偷偷地拖家带口从大明消失了,据他们好友说,可能是去琼崖郡王的新领地参加考试,争取做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地方官……。

接下来许多有理想的读书人也纷纷投奔琼崖郡王,他们可不是被生活所逼为了活命而投靠,他们是带着富国强民的美好夙愿去新天地争取有一番作为。

黄胜从来不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对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阶层不另眼相看,当然也不会高看一眼,所有人都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能不能被重用靠实力讲话。

渐渐地,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士大夫阶层就学精明了。

他们来谋职时不急于参加统一招考,而是进入华夏大学开设的高级培训班学习新知识,跟随大学教授下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现场体验民生。

崇祯七年的新年黄家体系相当喜庆,家家户户都添置了新衣裳,一百余万户军民在年底消费了超过一千万枚银币银。

投资带动就业,消费又增加了就业机会,黄家体系的最普通劳力一年都能够挣二十个银币以上,一般家庭平均都会有男女劳力三四个,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

黄家还有陆军、海军战士十几万,他们一年的净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军官和各级文官的收入当然会远远高于普通战士。

黄家的技术工和管理者、民事官的收入也不比军官低多少,因此黄家的购买力愈加使得商业繁荣。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黄家体系有足以让两倍人口饱食的粮食产量,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商业网络,当然又稳又富。

海南岛的几个大港口都有客船跑‘新苏州’、安南港、‘陆公岛’、舟山岛、海州港等等地区,最远的客船是跑忠明堡,北方班次跑得最多的当然是‘华夏岛’和黄家湾岛。

风帆时代的航行成本最重要的就是船只的建造和维护费,其他成本不值一提,旅客自己会承担一路上的吃用。

黄胜为了鼓励老百姓远航,减少利用地区差长途贩运做些小生意的小商贩负担,一直在贴补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