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安对她的态度也从尊重变成了冷淡。
也许是柳世安的态度变化,也许是回娘家的时候李举人对她说了柳世安前途无量,再加上婆婆的严厉管教,李氏终于学会了用合适的态度面对婆家人和村里人。
要柳石说,娶了这种媳妇,也真够呛的。
娶媳妇嘛,最好娶个真正有见识的。以后夫妻举案齐眉,做事有商有量。妻子就是丈夫最好的臂膀,丈夫在外面奔前程的时候,妻子也有能力把家事和亲友邻里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好,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要是没有见识,那至少心性要好,不要看到穷亲戚就横眉冷目,看到地位高的人又谄媚。
就像是李氏,就只能看到眼前这一亩三分地。
这家里的事,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新媳妇娘家强势,那婆家自然会让着她一些。新媳妇弱势,那婆家也就按照惯例把媳妇教导的顺溜了,慢慢磨去新媳妇身上做姑娘时的娇气。
举人的功名是比秀才高,因此李氏自认为是低嫁了,所以嫁人后才有如此表现。
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李举人父子两代人都没什么发展前途了,反而是柳世安前途无量。
李氏性情不佳不说,连这点简单的道理都看不出来,只能看到现在,而想不到未来。
如此目光短浅,却又性情不佳,怎能让柳世安满意这个妻子?
原本刘氏是财主家的小姐,从不出门做活不说,穿得是绸缎,带的是银首饰,和村里劳作的粗手大脚的姑娘媳妇们自然有隔阂。
可她出嫁之后表现的很好,又有李氏这个对比组,在村民眼里和柳家族里她们都是秀才的新媳妇,自然会比较她们,这就更衬得刘氏好了。
柳石和柳世安都算是盲婚哑嫁,不过柳石的夫妻运要明显好一点。
柳世安和他的父母都在世的时候,李氏就算不好也不会有大问题。如果有一天,李氏成了柳世安他们这一脉的当家老祖宗,没人再能压制她,就凭她的心性,简直不知道会将儿孙祸害成什么样。
柳石还为柳世安的家事感觉闹心,柳世安自己却丢开了。
他处理这桩不怎么满意的婚事的方法,就是冷处理。或者说冷暴力。
才新婚没多久,他就不进媳妇的房间了,白日里就是读书或者玩些琴棋书画,晚上也就睡在书房,每天也过得怡然自乐。
老柳秀才夫妻也为家事感到闹心,虽然不怎么满意儿媳妇,但他们家一脉单传,还是很想抱孙子的。可如今儿子夫妻关系冷淡,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呢?
他们教导过儿媳妇,不管她心里怎么想,至少表面上是柔顺听话的,还能怎么教导她?
他们又去劝柳世安,可柳世安一旦打定了主意,那是谁说都没用的。何况柳世安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他们对这个儿子自然不会像寻常父母那样,要他一定要听从父母的意见。
他们一家的关系就僵住了。
柳世安想得开,后来老柳秀才夫妻也想开了,无论如何,还是他们儿子的心意最重要,总不能勉强他去和他不喜欢的女人同房。反正柳家族人多,要是将来没有子嗣,就从族里过继一个过来吧。
只有一个李氏过得不如意。
原本她就不愿意嫁到乡下的,她的闺中姐妹都嫁到了县城甚至府城。
她家祖上有人做官,她娘家家资丰厚,她爹还是举人,她娘家里现在还留着一些做官时候的规矩,比如她在娘家别说是做家务,她在家里是有丫头下人伺候的,她也是真把自己当成千金小姐的。
结果嫁到这个乡下地方,到处都是泥地,哪有城里的石板路走起来清爽。满村的鸡鸭和野狗,到处都是鸡屎牛粪,她踩一脚都觉得恶心,简直没法出门走路。
她说是嫁到了秀才家,可这乡下的秀才和县里的秀才又有不同。县里的秀才哪怕家境平平,那住的地方也是干干净净,女眷最多做点针线和厨房里的活计,还能时不时的逛逛布庄或者首饰铺子。
可柳世安家呢?他们家里人不下地,但按照乡下的习惯也在院子里养了鸡和鸭,她嫁过来还要喂鸡喂鸭,打扫鸡鸭屎。干这种活真是把她恶心的不想吃饭。
想出门逛逛呢?这里只有愚昧村妇,她们还忙着干活伺候一大家子,就是说话手里的活也是忙个不停的。她们又说不到一块儿去,让她平时连个能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
就算这样,村里人还说她嫁的好,没见哪家新媳妇像她这么享福的。
把李氏呕的,直在心里骂这些乡下人没见识。她们是没见过城里的夫人太太怎么过日子的,穿金戴银不说,别说做家务,活鸡活鸭这些腌臜东西根本不会出现在她们眼前,自然会有下人处理好了。无聊的时候,出门逛逛街,买买东西。县里年节的时候还有庙会,到那时候就有热闹可以看,偶尔还能听听戏。
在李氏眼里,那样的日子就是神仙日子,而她就想过那样的日子。
她表面上温顺,实际上心里不是不为自己祖上做过官自傲的,她满心期盼着她爹给她说一户好人家,让她出嫁后能直接做个穿金戴银的少奶奶,一辈子享福。
结果她爹看上了个泥腿子出身的穷秀才。
李举人家教严格,不容许子女有丝毫忤逆,她也不敢对她爹说反对这门婚事,就这么嫁到了柳世安家。
她自觉的委屈,没想到柳世安家反而还不满意她。
她一肚子气回娘家抱怨,结果又被她爹训了一顿。没有娘家撑腰,她只好回来在柳家委屈求全,其实心里不满极了。
第6章
家长里短的事情,柳世安只烦恼了几日,就不再放在心上。
他现在除了督促柳石念书,自己更多的是花时间在琴棋书画这些陶冶情操的事情上。就柳石看来,还都有了一定的造诣。
他画的乡间图,哪怕柳石见多识广,也非常喜爱。凭着画作,柳世安就可以被称一声大家了。
这样一个濯濯如春月柳的才子,却配了一个蠢妇,怎么不让人为他惋惜。
又过了两年,柳世安和柳石双双考中了举人。
柳世安接着就要进京赶考,柳石却有心等几年。
他们还未满二十岁,对举人来说都太年轻了,何况是进士呢?
何况进京一次花销不少,柳石家家底还是太薄了,他有心缓几年再进京。
柳世安好似有什么必要进京去做的事,哪怕柳石这次不会一同去考试,哪怕他爹柳秀才也觉得他太急了,不如沉淀三年再去考试。结果柳世安自己坚持,他还是与县里的举人一起去了京城赶考。
考中了举人,县里和周围村里的财主都送了礼金,柳石都交给了爷奶,让他们又置办了十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