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些没有家人或者主子的地痞流氓之流,全被官府私下里压到矿场中采矿去了。这事情做得干净之极,时疫时本就混乱,城中的官员和百姓大多只关心一共死掉了多少人,以及自家的亲友或者下人活下来多少人。自然不会去较真那些与他们无关的人的死活。
原本城中这些地痞流氓,只要不闹出大事,官府是不太管的。
无他,这种人管也管不干净,收拾了一批还有一批。只要赌坊,青楼,放高利贷的还需要打手,或者那些黑帮混混还在收保护费,这种人就禁绝不了。
这些人虽然欺男霸女,但没有犯杀头的大罪,官府自然不能全杀了。可是关在牢里,还浪费官府的粮食,坐完牢放出去又是一样的祸害邻里。
知府衙门又不是什么真正的青天大老爷,只要这些人不得罪真正不能得罪的人,比如甄家,其他的官宦人家,或者给知府送了孝敬的富商和富户,否则平时这些人欺负些普通百姓,官府是睁只眼闭只眼,懒得理会他们的。
可是现在不同了,这些人各个脸上留疤,形貌丑陋,今后在街面上活动,将很是吓人。知府怕这些人影响了城中的繁华,谁知道什么时候上官会不会来视察?皇帝会不会又来南巡?这些人的存在就是影响他的脸面和政绩了,会让别人看见就想起这城中曾经发生过时疫。总之,原本能睁只眼闭只眼的人,现在对知府来说,就只剩下碍眼了。
因此知府索性把这些人都弄到矿场,变成了矿奴。矿奴是很苦的,干得活很重,而且没有离开矿场的机会,会一直干活到死为止。
反正这些人也没有家人或者主子找他们的行踪,给他们喊冤,所以知府做这事可以说毫无负担。
得过时疫的管事和下人基本都被主子们送到城外田庄上去种田了,反正在田庄里干活也不怕吓到贵人。
连林家也不能免俗,继续用这些人不仅会吓到家中的妇孺,待客时也会吓到客人。体面人家都不可能留着这些人在府里伺候了。
林家染病的下人,除了刘嬷嬷外,也没有贾敏和林如海的心腹奴才了。而刘嬷嬷和她的丈夫儿子都死在了时疫中,她儿媳妇被娘家带走要改嫁,就留下了个襁褓中的孩子。刘嬷嬷夫妻都是贾家的家生子,并没有什么三亲六故的。她儿媳妇要改嫁,临走还带走了家中的钱财,显然是靠不住的。
贾敏在林家的佃户中找了一户独子意外去世的人家,送给他家做了孙子。这一方有了可以养老的孙子,一方有了肯定会疼爱孩子的爷奶,算是两利的事。
林如海听到了贾敏的处置方式,也说她做得甚是妥当。
时疫的阴云算是彻底过去了,城中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繁华的景象。
林如海请了个经验丰富的老举人上门坐馆,教黛玉和林璟读书。
这位老举人过去开过私塾,教出过不少的秀才和少数几个举人,教育的经验甚是丰富。只不过年纪渐渐大了,精力不济,自觉无力再教一屋子学生了,不想误人子弟,这才关了私塾在家养老。
林如海请了他来坐馆,只用教林璟和黛玉两个学生。黛玉根本不用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老举人只需要对林璟一个人的学业负责。王举人觉得这份工作不错,就接了下来。
林如海也是吸取了教训,在时疫爆发之前,贾雨村就给他漏过口风,还想在仕途上拼搏一把。就是没有时疫的事,贾雨村也是不会在林家久待的。
其实林如海还没有自大到一定要找一个二榜进士给自己的儿女做先生。
只不过是那时候想要给黛玉寻找先生的时候,就有人推荐了这个贾雨村。
林如海一看,是个二榜进士,那学问自然是不用说的。罢官的理由是因性子疏狂得罪了上官?这也不是什么贪渎之类的罪名,不太让人忌讳。林如海也只以为贾雨村是性格不够圆滑,才得罪了人。所以就请了贾雨村来家里做西席。
那时候林如海没有想太多,碰到一个看着不错的就请了回来。现在想想,贾雨村还很年轻,自然在仕途上还有追求,并不会因为一次罢官就心灰意冷不想做官了。甚至连那些年轻的秀才和举人,即使为了生活所迫出来教书,他们最终还是要科举做官的。即使在林家坐馆,也不会专心教育学衡,而且也做不长久。
总是换新的先生,可并不利于自己的一双儿女的教育。因此林如海这次就特意找了一个老举人,能一直教导到林璟考取秀才或者举人功名之后。
这个老举人名声很好,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听说他脾气很好,不会轻易责打学生。
林如海都快人到中年了,才得了这一双儿女,哪怕嘴上不说,心里确实极其疼爱的。哪里舍得把一双儿女送到极其严厉的先生手里。而且王举人年纪大了,对男女大防就没有那么顾忌,黛玉年岁大了之后,仍旧可以跟着王举人读书。
第二次请西席,林如海算是考虑的十分周到了。
至于林璟考取了功名之后,想必那时候林璟也不再是顽童了,再出门去读书林如海也就不那么担心了。江南有出名的白鹿书院,官府有官学,京城有国子监,都是可以读书又可以积累人脉的地方,不愁林璟没有读书的地方。
至于现在,因为林家数代单传,林家就林璟这一根独苗苗。就算知道城里有一些口碑很好的私塾,林如海也是不放心送自己的幼子出门去读书的。
所以还是请了先生在家坐馆,他和贾敏才能安心。
虽然以前的先生是个二榜进士,现在的先生只是个积年读书的老举人,但是黛玉反而更喜欢现在这个先生。
黛玉以前只是跟着贾雨村读书,看着尊师重道,却从不会主动问先生什么问题,也与先生并不亲近。现在面对这个先生,黛玉却显得活泼了许多,会问很多诗书上的问题,也会和现在这个先生说很多她自己读书的理解。
黛玉虽然很小,却已经有了做姐姐的样子,不仅自己认真读书,还会监督弟弟读书和做功课。
黛玉是个姑娘,林璟才三岁多刚开始启蒙,因此他们现在每天只上半日的课,做完功课还有许多玩耍的时间。
林家不缺钱财,不过因为人口少,官府衙门后面的住宅也够一家人住了,所以林家也没有再在这城里买其他的宅子居住。
为了防止贪腐,巡盐御史这官职历来是换人换的很勤的,林如海来上任的时候,以为做满一任,至多两任之后,就要离任。自然不会想在这里特意买宅子安家。
官府衙门自带的官宅自然不会有多么的富丽堂皇,不过也并不寒酸。
林璟最喜欢的是这后院里还有一方池塘,池塘里养了一些锦鲤和荷花,池塘便还栽种了一些垂柳,在夏天是个再好不过的乘凉的去处了。
就比如现在,林璟午睡醒来,就指挥他的丫头搬了竹席,带着茶水和点心,去荷塘边乘凉。
黛玉去弟弟房中找他找不见,略一想就猜到林璟去了哪里,就打着一把纸伞遮阳,去荷塘边找林璟。
果然远远的就看见林璟枕着竹枕,四仰八叉的躺在竹席上,肚皮上搭了一个薄薄的小毯子,两只小短腿还不老实搭着二郎腿,脚丫子还一抖一抖的,看起来悠闲自在极了。
黛玉看着林璟,又好气又好笑,三岁的小孩子,学什么大人还搭着二郎腿。快步走到弟弟身边,把纸伞放到一边,在弟弟身边坐了下来,去拍他抖个不停的腿,像个什么样子,一点仪态也没有,小心长大以后变成罗圈腿。
会变成罗圈腿吗?林璟是真没有这方面的常识的。有没有科学根据的?不管是不是真的,也不能冒这个险啊。
听了黛玉的话,林璟果然把腿伸直了。
姐姐来了,林璟也不躺着了,爬起来在竹席上坐好,开始吃茶吃点心。
黛玉刚出生那两年,时常生病,吃药比吃饭还多,早败坏了胃口,不大爱吃饭。也就是林璟出生之后,哪怕他还没有恢复记忆,他神器中带来的灵宝功德塔也自主的在进行运转。从那时候,林家人的身体才开始好了起来,黛玉也就渐渐不再吃药了,胃口才慢慢恢复了正常。
即使如此,她的胃口也没有林璟这个身体健壮的孩子好。不过每次和林璟一起吃饭吃点心,看他吃得香,黛玉的胃口也就会好很多。
比如现在,看到林璟吃得香甜,她不由的也吃了好几块点心,又喝了一杯白开水。
他们小孩子自然是不能喝茶的,不过即使是白开水,林璟也要求和大人一样的待遇,装在上好的紫砂茶壶里,拿配套的紫砂茶杯喝水。光看样子,还有点文人喝茶的意思,实际上里面装的不是白开水,就是蜂蜜水。
既然出身在有钱有势的书香世家,林璟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生活的很精致,又要有雅趣。
gu903();当然,这在林如海和贾敏看来,就觉得林璟是个小人精,在装小大人。也不过一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