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2)

轮回之修魂2 阿豆 2731 字 2023-08-29

所以威廉在他的军团结束了驻外值守,即将回归帝国的时候,打通关系由军职转为了在南大陆地方政府里任职。

他的第一份职位也很凑巧,刚好就是他买的私宅的原主人的职位,担任当地的治安官职责。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公安局局长了。

威廉一辈子都留在了南大陆,在马恩伯爵去世后,还把母亲也接到了南大陆居住。

马恩伯爵夫人被丈夫严格管理了一辈子,在晚年终于过上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畅快生活。

虽然威廉一辈子都留在了南大陆,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都回帝都成家立业了。

主要是因为威廉的两个儿子都在帝都念的大学,而南大陆没有帝都那么好的教育资源。其中大儿子一直念到了博士学位,最后留在大学任教。而小儿子成了知名的律师,也是留在帝国更有发展前途。

此时尼娅已经给威廉赚了很多的钱了,哪怕他不把空间中的财宝拿出来使用,也有很多钱了。所以在儿子们都决定留在帝都长期发展之后,威廉拿出大笔的钱在帝都给两个儿子置办了产业,购买那些破落贵族变卖掉的房产和田地,购买一些商铺作为投资手段。

在帝国,一个绅士所拥有的资产数目直接关系着他的社会地位,为了提高两个儿子的社会地位,威廉不断的在帝国内为他们购买产业。

也因此,两个儿子也都结到了很好的婚事,更有助于他们自己的事业发展。

至于威廉唯一的女儿,就留在了他们身边,嫁在了南大陆。因为南大陆对女性比较宽松,威廉更希望女儿生活在这边。

尼娅一辈子也没有得到妻子的名分,威廉到死也是一个单身的绅士。

不过他们的一生,过得十分的幸福。

《小章完结》

第146章七十年代刘山

刘山再一次恢复记忆的时候,已经二十岁了。他这才知道,他不一定总是十八岁一成年就能恢复记忆,有可能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麻烦,或者是犹豫不决的苦恼,才会恢复从前的记忆,用来解决这一世遇到的麻烦。

刘山出生在刘家村生产大队,这个村子一半的人家都是姓刘,追溯祖宗上去都是同宗同族。所以刘姓在生产大队是个大姓,等闲不会受人欺负。哪怕像刘山家这样几代单传的人家也一样。

刘山家几代单传,从前日子过得艰苦,祖辈的寿命也不高,所以刘家现在就是刘山和他的爹娘三口人,在刘家村绝对算是人丁单薄的人家了。

刘山的爹娘都不到四十岁,夫妻俩都是能干又勤快的人。刘山因为有基因优化仪的作用,生下来就非常健康,长大了也是身材高大健硕,再加上家庭氛围的教育,刘山也非常的能干。虽然刘山家只有三口人,但是这是三个壮劳力,家里又没有任何的生活负累。每年按照工分分配下来的粮食,除了自家吃的,还能省下一些卖掉换钱,用来积累一些家底。

平日里刘山的爹娘都能拿到满工分十个工分,而刘山更是能拿到十二个工分,他是生产大队的干活能手和劳模。

在这种情况下,刘山家的日子算是村子里非常好的那一种,不仅粮食够吃,还能用吃不完的粮食去换钱,买些糖果布料肥皂之类的东西。刘山还偶尔上山下河,去打只兔子,摸条鱼什么的,时不时的刘山家能吃到些荤腥。别人家养两只母鸡,那都是为了积攒鸡蛋去黑市里换钱的,刘山家不缺这几个鸡蛋的钱,所以他家的母鸡下的鸡蛋,那是当天就吃掉补充营养了。所以他们家的人干活虽然厉害,也没有亏待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嘴巴。

因为刘山家的生活条件好,所以村里附近的有姑娘的人家还挺愿意和刘山家结亲的。在这个年头,如果没有本事把闺女嫁给城里拿固定工资的工人,那么在乡下嫁给刘山这样的能干人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么多勤快能干的乡下姑娘,刘山都没有看上,他和下乡的知青苏玉看对眼了,悄悄的处起了对象。

要说苏玉这个知青,她既不勤快,也不能干,也没有想要进步,想要改变的意思。她每天顶多只能拿到四个工分,一年结算下来,分配给她的粮食都养活不了她自己,还要时常靠城里的父母寄钱寄东西来补贴她的生活,日子才算过得下去。

之前几年,苏玉的父母因为重男轻女,所以留下了儿子在身边,却把女儿送去了乡下当知青,而对女儿心存愧疚。所以给苏玉补贴给得还算痛快。

可今年苏玉的哥哥结婚了。结婚本身就花了不少钱不说,苏玉的嫂子对于她的父母补贴女儿的行为还很不满,挑拨的苏玉的哥哥对父母和妹妹都有意见,弄得家庭内部有些矛盾。

苏玉的父母更看重的还是儿子,原本那点愧疚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的淡了,他们现在再补贴苏玉,已经不那么痛快了。还时常的写信过来诉苦,说是家里即将添丁进口,等她嫂子怀了孕需要补身子,就不能给她补贴多少了。

苏玉对家里的情况心知肚明,也知道哥哥结婚之后,父母给她的补贴只会越来越少。可她靠自己还真养不活自己,最多混个半饱,饿不死,却也日子难过。她当然得为自己打算打算。

下乡的知青不爱与乡下的当地人恋爱结婚,除非是遇到了特别出众的乡下人比如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的高中毕业生,或者入伍有津贴的军人;要么就是别有所图比如图回城名额,或者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等等。

因为城里的有文化的知青与乡下基本都是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确实不是拥有相同的世界观的人。

城里的知青有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有在城市里养出的眼界,有城市里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乡下有一半的人都是文盲,像刘山这样的,也只有小学毕业的水平。生产大队大队长的儿子刘建军还去乡里的中学读到了初中毕业。整个刘家村就没有一个高中毕业生。

因为刘家村只有小学,学费只需要一些粮食。家庭条件还算可以,不需要小孩子充当劳动力的人家都愿意送小孩儿去读个小学,认一些字,学一学算术什么的。

可是初中就只有乡里才有了,距离刘家村距离远不说,每年还要用钱交学费。没有多少见识的村里人,都不愿意费钱费力送孩子去念初中。也就是生产队长有工资补贴,不缺那点学费钱,而且他家还有辆自行车,刘建军可以每天骑车上下学,他这才去读了初中。

可是到高中的时候,就只能去县城里面念了。不仅距离非常远,还要考试成绩要好,要能考得上高中才行。

因为刘家村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村子,即便有自行车,每天骑车上下学也是要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何况刘建军成绩并不好,他也并不爱学习,所以才没有去读高中。就这样,他也算是刘家村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城里的知青和刘家村的村民怎么可能有什么共同语言呢?更别提男女之间的恋爱和结婚了。

知青们要么是等待回城的机会,根本不谈恋爱。要么也是在知青内部解决恋爱和结婚的问题。相似的背景和文化水平,这种结合还算是比较靠谱的。

知青虽然看不上农民,农村里的青年们却是颇有些偷偷喜欢这些知青的,无论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

无他,因为相比日常下地干活,皮肤晒的黝黑的农民们,这些知青实在长得白白净净的,还有股子乡下人没有的书卷气。男知青显得文质彬彬,女知青显得文静和知书达理,反正是别有气质和吸引力的。

比如刘山,他也暗搓搓的欣赏女知青,想要找一个女知青当对象。不过他并没有明确的暗恋对象,只是有这么个想法。他总觉得这些知青都读过高中,显然比乡下的姑娘脑瓜子聪明,将来结婚了生下的孩子也更聪明。

刘山他娘总念叨什么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要擦亮眼睛,仔细挑选,给他找一个聪明能干的媳妇。

gu903();刘山见过下乡的知青后,就有了娶个知青回家的想法,觉得她们不仅长得白净,也更聪明更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