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秋战国古战场(2 / 2)

剡县所在的嵊新盆地位于江南省中北部靠东,地域跨剡县和新昌,是一个地形相对完整的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西北、东北两边界各长约30公里,横向长度超过了40公里。

盆缘海拔七、八十米至百来米左右,而四周环绕着一圈海拔七八百米至一千多米的高山:剡溪在这里发源,几大支流在剡县县城附近汇合,然后一路往北,在仙岩镇、三界镇这一线流出盆地。

就在盆地北侧这十多公里的河道两侧,除了不宽的河滩,几乎都是耸立的高山!没法同三峡比,但这山式在江南而言也挺壮观。

这样的地形也限制的剡县同新昌的交通,这人都有点“盆地意识”;也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如果换在古代,能算是极好防御地形!

一打开春秋后期的地图,张楠突然发现:当时勾践的越国的东南部边界就在嵊新盆地附近,南侧就是同越国关系绝对好不到哪里去的东瓯国!

结合文字史料后发现:在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北上伐齐,结果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

不料中了埋伏,兵败身亡!

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东越,闽越皆为其后人所建的国家。

越国旧地之后被楚国吞并,而从战国时的地图上看,这时嵊新盆地又成了楚国东南部同勾践后人创立的东越国的边界线!

盆地中间一条不能算太小的河流,两侧十多公里都是平原,再往更远的地方就是高山。

或许在2000多年前,在当初都还未建县、至少史料中未建县的剡县大地上,曾经爆发了无数次越国同东瓯国、楚国同东越国的大战!

那为什么兵器会大量出现在河道内?

因为别说2000多年前,就算如今嵊新盆地四周的高山都是山高林密,抗战时期这一代的游击队就让鬼子十分头疼——2000多年气候比如今要温暖湿润多,就算惯于山地作战的越国、东瓯国、楚国军队,也不会放着可以摆开场面的千多平方公里盆地平原不管,反而耗在老林子里打游击。

而三界那一段河道两侧是大山,便于双方突袭,比在两头山上设个堡垒、都能看出去十公里的中心盆地搞点破坏方便。

古代没有望眼镜,但肉眼在好天气看十几公里外千人以上规模军队的调动还是问题不大——就像张楠的悬空别墅,露台上就能远眺风景。

而且2000多年来这剡溪应该经历过河流改道,只有北段主河道不可能改:两边大山夹着呢,不从这里出盆地就出不去了。

两边可能发生过无数次河上大战,但上游河段都有可能改道,这出现青铜兵器的可能性就是微乎其微。

当时作战这堂堂之阵可以在盆地中间转开,两边不吃亏;偷袭可以去下游——这么好的地形,绝对是当时将领发挥指挥才能的最佳地点。

春秋无义战、灭国七十二!其实哪只有72个国家消失在春秋几百年的征战中,春秋时期单单齐国、楚国加晋国就干掉了至少130多个国家!

很多国家的名字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很多时候后人都是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上才得知:原来2500年前竟然还有这么个国家。

国家都能从历史长河中消失,更不用说期间发生的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

华夏历史悠久,久到太多东西就这样消失了...

最终研究出这么个结果,当时张楠告诉朋友:或许这个青铜豆是当时楚国王族留下的;或许是一名带领军队的将领所有之物也不一定;也可能是楚国赐给派驻在这里的军队的祭祀礼器;楚国当时在剡县设立过一定级别的行政机构也不一定...

一切皆有可能,谁知道呢!

不过有一点张楠清楚:那件青铜豆的来历万万不可让文管会知道,不然一件“具有有可能改变剡县历史的重要研究价值的文物”,绝对不是你个老百姓能保得住的!

操老板这会要送自己礼物,那应该不会是破破烂烂的那种青铜剑,不然对方也不好意思拿出来。

据说一柄保存状态一般的青铜剑,沙场里就卖二三十块钱,他操老板好意思拿出来?

张楠有点期待了。

“姐夫,明天你要是有空,我们干脆去操老板那一趟。”

春秋时期越国青铜兵器铸造技艺甲天下,不知道这趟操老板手里会有什么样的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