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穿七零 第104节(2 / 2)

gu903();他就靠着赚点差价维持生活。

他是老知青了,下乡十多年,他是弟弟,但是他现在的样子,和他哥站在一块,大家都会以为他才是哥哥。

街道办的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滞留在这里的知青越来越多了,但是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岗位安置他们,上面的人也正在吵,还没有定下该怎么处理,他们小打小闹的,养活自己做的一些事,他们就当做看不见了。

要说起来,他们也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之前的政策那是没办法,现在上面还在争论,他们就不管太多了。

他们小两口都是勤勉的,他媳妇跟着他一起忙里忙外,两个孩子年纪都还不大,平时就在家附近玩,也不去别的地方,不给大人添麻烦,看着就很懂事,因为年纪相近,从托儿班回来后,双胞胎会跟他们玩到一起,俞向安对他们顺带着有了更多的了解。

知道钟建强插队到了北边,条件艰苦,他找到机会回来了,还把媳妇孩子都带了回来。

他媳妇也是知青,不过是外地的,娘家那边是顾不上的,日子过得艰难。

就冲他回来把家小都带回来了,俞向安就觉得这人还行。

不是那种抛弃妻子的人渣。

接触的多了,也就不仅仅只是买家和卖家的关系了。

林川柏和他接触了一段时间,也觉得可以,而且意外的说的来。

林川柏说的来的人不多,在老家没有,现在在大学有一个,是他老师的侄子,两个人一起做实验磨出来的交情,另一个就是钟建强了。

看他们小两口子这么辛苦,林川柏就和俞向安商量了一下,跟他一起合作。

由钟建强从乡下收鸡蛋鸭蛋、收青菜、豆子给俞向安,俞向安加工成咸蛋、松花蛋、咸菜、豆酱。

再由钟建强兜售给每家每户。

这种钱小,不起眼,但是做的好了,收入也还不错。

这就给钟建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他们一家在家里也没那么难过了,他们可以自己花钱解决口粮问题。

对俞向安来说,她就过了一道手,就能得到一笔分成,又不用自己出门去卖,皆大欢喜。

到了冬天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定下了改革开放的基调。

对于广大农村,一则“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新闻让众多农民神思不宁。

红星大队干活的积极性是数一数二的,他们的工分值钱,用处也多,要是偷懒,那是自己找的。

但是别的地方,不管干多干少都一样,饿不死,吃不饱,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努力的干活?

红星大队这情况比起其他地方好很多,俞顺稳知道后,自己捉摸了好几天,又跟俞常有、俞青山他们商量了,特意打了电话过来。

俞向安留的是学校的电话。

他打电话来,说要找谁,挂了电话,过一段时间再打回来。

俞顺稳拿不定主意,想着小安有本事,又是在首都,问问她们几个大学生是什么意见。

俞向安:“……叔,是怎么想的,心动吗?”

“当然,但是不知道这政策会不会变啊。”

“要是变了那就改回来,你去公社问过了吗,这要是干部们不反对,就说明可行,我个人是觉得这是个提升积极性的好办法。”

给集体干活和给自己干活那能一样吗?

之前也就是不偷懒,别的就没有了,这要是自己的,能从早到晚都在田边蹲着。

施肥除草除虫样样不落人后。

俞顺稳听了俞向安的意见,去问了公社。

这还没有定性,下面的人也拿不准。

他们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处吗?

知道。

但是这要冒险。

要是过后上面的人说不允许,他们这些分了田的是不是就讨不了好了。

除了俞顺稳,其他生产大队的人也陆陆续续去问了。

最后这边的领导一拍板,决定前期先来问意见的大队先试点。

要是后面成绩好,其他的再推行。

红星大队就是试点的其中一个。

这要分田了,就要户口,之前娶媳妇、生孩子没入户的,一窝蜂的跑去入户,就怕迟了没有分到田。

为了这个,掀起了一波结婚高潮。

杨慧丽操心的不得了。

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俞满昌结婚生子,剩下两个,一个心有所属,追媳妇追到上海去了,这前程是不用她操心了,小儿子年纪也不小了,没有意中人,就是不愿意结婚。

现在这要是赶紧相看一个,等结婚了,一进门就是带着田地进门的。

这是多难得的大喜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