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2)

但是啊!哪怕小皇帝有这份心思,也有足够的头脑和能力,却还是抵不过,天灾!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管一个皇帝本身有多好,少了这些,也大多难以长久持政。

金茂摇头道:第一年的赈灾虽然起了效果,救活了很多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百姓,让百姓们对新皇燃起了一丝希望,但是,这场大旱整整持续了三年!旱灾随之而来,又是蝗灾和鼠疫,饥民们或是饿死或是病死在路上,尸横遍野,而那些贪官污吏的府邸里却笙歌艳舞,酒池肉林,一时间,小皇帝所在的国家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有起义军揭竿起义。

金茂的第六张牌【揭竿起义】。

金茂叹道:小皇帝做得再好,这老天不给面子,那么一切都是白搭。再说了,那个年代的百姓,大多都是迷信的,在有心人的鼓动之下,很多百姓都觉得,是因为小皇帝有罪,所以老天才会降下惩罚,就算写了《罪己诏》都没有用,于是起义军的旗号就是替天行道,讨伐昏君。

百姓只是想要一个安安稳稳的生活而已,为了这份安稳,他们大多数都可以忍受苦难。

然而,当这份苦难忍受到了极限的时候,就会触底反弹,彻底爆发。

他们想要活着,想要老天下一场雨,为此,他们愿意付出一切,所以当他们被告知,老天不下雨,肯定是和天子不顺天意有关的时候,那么不管这样的说法是不是真的,他们都愿意尝试尝试将这个不顺天意的王朝扳倒。

如果注定要走向毁灭,那么就一起毁灭吧!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心理,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

起义军从南方一路打来,攻下了一座座城。与此同时,北疆的鞑子也借机出兵,骚扰边境的土地,并且朝小皇帝的国宣战。

金茂的第七张牌【宣战】。

朝堂上吵做一团,文官们觉得这个时候不适合与北疆打仗,于是提议割地赔款求和。武官们大骂文官懦夫,边疆战士们辛辛苦苦守卫的家园,他们这些酸儒上下嘴皮子一动,就要将边境拱手让人,这简直可笑至极!

小皇帝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最后勐的一拍扳!不能涨了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国有国威,既然北疆赶来挑衅,那就打!狠狠地打!金茂勐地拍桌。

石昊忍不住道:可是,现在起义军不是还在闹吗?这个时候不赶紧镇压起义军,还将兵力分散到北疆,这样真的好吗?

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这是帝国尊严的问题。还不等金茂回答,沈尹就解释道:其实这件事不管怎么处理都不讨好,若是割地赔款,会遭人诟病,起义军会认准了小皇帝懦弱无能,不敢抵御外敌,连自己的土地和子民都保不住,不配当这个帝王,可若是出兵应战,又会有人说小皇帝不顾国内灾情,招兵买马,将急需的粮食转到军需上,是个枉顾民生的暴君昏君。

正是如此!金茂道:反正左右都不讨好,又何必白白将土地让给北疆?北疆的气焰嚣张,又哪里是让出一两座城就能满足的?豺狼不会感恩于馈赠之肉,而是会继续觊觎你身上还没有割干净的肉,所以啊,该打的时候还是得打!

那派谁出战呢?小皇帝手下有得力的将军吗?石昊已经俨然忘记了自己现在正在进行游戏,而是开始认认真真地听故事。

这个嘛金茂道:首先要有一个老将军,常年驻守边疆的那种护国老将军,将军老了,已经从前线退下来了,但是将军还有儿子,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武将,除了老将军和老将军的儿子之外,还有将军甲和将军乙。

金茂边说边比划着:将军甲正直中年,有一定的经验,将军乙是老将军新提拔上来的青年,力能扛鼎。

小皇帝之前让将军甲和老将军的儿子去镇压起义军,现在驻守北疆的就只有年轻的将军乙。

老将军人在皇都,担忧将军乙一个人顶不住,于是向小皇帝请命,想要带兵前去支援,小皇帝同意了,临行前,小皇帝握着老将军的手,叫他千万保重,老将军重重点头,向小皇帝保证道臣定不辱使命!。

金茂手里的最后一张牌【臣定不辱使命】。

【系统:第三轮发言结束,下面开始第四轮发牌。】

第三轮的发言中,除了金茂之外,沈尹,石昊和南裴琛的手上都还有牌,沈尹甚至还有两张牌,估计会是一张对子。

第四轮发牌之后,南裴琛的点数算下来是11,金茂是10,沈尹是7,石昊是3。

金茂松了一口气,看着南裴琛的眼神多了几分期待。

毕竟,就目前的故事讲述方式来看,南裴琛和金茂的剧情走向是互相辅助的,不像沈尹和石昊那样,总是往搞cp的方向上一去不复返。

果然,南裴琛也没有让金茂失望,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和北疆的这一仗,打了半年之久,将军乙不愧是老将军亲自提拔上来的勐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不但将前来宣战的北国军队们打退,还一路深入北国,势如破竹,一举夺下了北国的三座城。

北国终于是慌了,连忙递来求和书。

南裴琛放出了第一张牌【求和书】。

金茂也跟着出了【求和书】这张牌,但是因为点数比南裴琛的小,所没法打断南裴琛的话。

南裴琛继续道:不过,这封求和书显然没什么诚意,北国丝毫没有身为战败国的自知之明,不但要让小皇帝派人去北国议和,还要想让小皇帝派公主去与北国和亲,美其名曰:修补两国之间的关系。

南裴琛翻出第二张牌【和亲】。

哇!真不要脸!石昊忍不住吐槽道:都战败了还敢这么嚣张,谁给他们的勇气?!

当然是因为起义军咯,北国这是看准了小皇帝的国家目前的形式不做好啊。沈尹将手里的牌合拢,一派悠然的洗着牌玩,边道:北国这一次的行动本身就是趁火打劫,他们这是看准了小皇帝的国家现在不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所以才敢如此嚣张,这求和书的意思,只怕是暗指着:要是小皇帝不答应,他们就继续搞事,继续消耗小皇帝的军队。

想要息事宁人,那就必须放一点血。北国就是觊觎着这一点。

南裴琛朝沈尹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道:没错,朝堂上的文官们也大多认为,只要能息事宁人,将这个总爱搞事的老邻居先安抚好,等平定了起义军之后,再找北国算账也不迟。

啥?他们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吧?这种一看就很憋屈的条件也能答应?石昊忿忿不平:这个故事里的文官也太懦弱了!一点都不好!

啧啧,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朝堂上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如果文官和武官的意见长期一致,那么发愁的就是皇帝咯。沈尹指尖摆弄着手里的牌,老神在在道。

石昊十分不解:为什么?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多好啊!

笨哦!金茂点了点桌面:你想想要是朝堂上的声音都是一模一样的,那皇帝要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和这些声音相驳,那该怎么办?就算皇帝可以仗着自己的权力一意孤行的拍板,那又该把拍板的任务交给谁?难不成他要自己去做吗?

金茂:所以啊!朝堂上必须有不同的声音,而且是非常多的不同,这样才能给皇帝选择的机会他可以选最接近于自己的想法的那个声音,然后再拍板决定。

所以,文官和武官的意见不和,很多时候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而是上位者刻意引导的,朝臣之间最忌互相勾结,自行抱团,这样会影响到皇帝的决策,更有甚者,威胁到皇帝的权威。

为了避免功高震主,皇帝上位时首先学会做的事情,就是平衡朝堂上的势力,必要的时候,还得让各个势力处于对立面。

有时候在朝堂上平衡还不够,还要拉上后宫的嫔妃,今天娶了这个重臣的女儿,明天就要收了那个重臣的女儿,哪个重臣的势力太大了,皇帝想要削一削,那就先把相关嫔妃的地位削一削,或者打入冷宫坐一坐,挫挫锐气,提提醒,等重臣消停了,再给点甜头,把相关妃子从冷宫里放出来。

帝王权术,向来冰冷残酷。

南裴琛的视线从手中的牌上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