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谢谨行也收到了盛景意的信。
这信没那么详细,只说了自己要和韩端商量黄天荡之事和他们的初步构想。
虽然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武举上,但那群小纨绔从金陵销声匿迹,还是有不少人注意到的。
至少定国公这个当祖父的就肯定知晓。
定国公一直没什么动静,谢谨行还有些纳闷,叫人去打听过,却只知道徐昭明他们在黄天荡一带到处浪,唯一出格的就是把上元县最大的酒楼给买了。
谢谨行有点明白韩端为什么对徐昭明这群小纨绔另眼相看了,在波诡云谲、尔虞我诈的朝堂待久了,应当会格外羡慕徐昭明他们的直率与热忱。
这种一言不合跑去买个酒楼的事,他们是做不得的;这种听说小伙伴去了某个地方,立刻呼朋唤友一块找过去的事,他们也是做不得的。
正因为做不得,所以才觉得格外难得。
如今筹备好些天,那家金玉楼六号店估摸着已经开张了吧?
金玉楼六号店确实快开张了。
由于上元县的房价着实便宜,寇承平大手一挥,陆续把旁边的两处临街小院全买了,一处充当他们的临时住处,一处则充作“子弟学校”。
这是延续了前五号店的福利体系,保证酒楼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甚至连酒楼员工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夜校”,认几个字、学点算数。
可以说金玉楼除了薪资比别处高之外,这个条件是最为诱人的,谁不盼着自己孩子好?哪怕自己一辈子只能这样了,心里总存着点孩子未来会飞黄腾达的念想!
初时上元县的人都没当一回事,只觉得金玉楼是在作秀,等金玉楼聘来几位在上元县小有名气的夫子,众人才知道那不是虚话!
一时间,连金玉楼扫地的差使都成了香饽饽。
除了金玉楼,上哪扫地能给自家孩子扫出个读书机会?他们自个儿咬咬牙,固然能够把某个孩子送去开蒙,可一般人家里都不止一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向哪个他们都心疼!
经商之事,自古以来都被许多读书人瞧不起,大多都觉得商人不事生产、蝇营狗苟,满身的铜臭味!
金玉楼这一手,却叫许多人大为赞许。
虽说这学堂只收金玉楼员工子弟,却是让上百个家庭的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些人真要能培养出来,最差也能当个账房先生!这事于教化而言,大善啊!
当年范文正公回家买千亩族田,以族田供养族人读书,惠及全族,这已经是为人称赞的善举。
现在金玉楼不仅解决了百来号人的就业问题,还解决了这么多孩子的求学问题,不愧是寇家、徐家那种人家出来的孩子,即便开酒楼,也与那些一心逐利的商人大不相同!
上元县令得知金玉楼这番举措也十分感动,暗示盛景意自己可以出席金玉楼的开业剪彩活动。
盛景意会意,叫寇承平给上元县令给府衙上下递了帖子。
相比遍地都是豪强的金陵城,小地方的父母官反而官威更重。
主要是如果你官太小了,金陵城随便拎个人,人家家里都可能比你有能耐,所以越是在金陵、临京这种要紧地方当官,越要夹起尾巴做人!
至于县城这种地方,最大的官基本就是县令了,只要县令不和当地富户乡绅起冲突,所有人都要给他面子。
要不是有个子弟学校同步开业,县令自然是不会出席酒楼开业这种场合的,那太掉价了,会让同僚不齿。
而今占着有利教化的说法,县令自然想借此机会和寇承平等人交好,进而攀上寇家、徐家这样的大树!
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盛景意把县令的想法看得门儿清,却并不反感。
有的人愿意隐逸山林,享受时不时出山秀一把的生活;有的人愿意踏踏实实往上走,力图最后能当上大官衣锦还乡。
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高下之分,你说人家在官场摸打滚爬没逼格,人家还说你不管俗事对百姓没贡献呢!
金玉楼六号店开业这天,整个上元县都很热闹,很多富户都不是耳目闭塞的人,早从别人口里听说过金玉楼的名头,甚至还亲自去过,非常清楚金玉楼背后的靠山有多大。
那群爱吃爱闹的小纨绔背后的家族,几乎把金陵城说得上话的人家(除邱家外)一网打尽了!
他们一大早派人过去排队,让仆从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分个人回来报讯,好让他们头一批进去尝个鲜。
哦不,尝鲜只是其次,他们主要是给金玉楼捧场,没想吃什么烤鸭、什么酱鸭、什么盐水鸭、什么鸭血粉丝汤,鸭肠、鸭胗什么的他们更不稀罕!什么美人肝、凤尾虾、松鼠鱼,听着就很平常嘛,肯定没有外面传说的那么好吃!
gu903();很多人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来到金玉楼,后来自然都应了打折卡上那句话:肚皮滚圆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