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累啊!
前半个月是白天的戏份为主,每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开工,拍4小时,中午稍作休息,下午到六点,偶尔会安排夜戏,一天演员的拍摄时间在十个小时左右。
人们通常认为,一部影片的成功应该在相当长度上归功于导演,反之亦然。
好的导演除了具备应有的技术什么都懂一些意外,最主要的是要把头脑里的故事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要会讲故事,就是水平了。
而之所以有各种风格的电影,和导演的个性也是息息相关,必然会融入其作品之中,比如伍迪艾伦偏爱喜剧,布莱克爱德华兹喜好非政治性,费德里科费里尼性情诙谐...
周晓几年的大学生涯给了很大的帮助,但并不足以支持他完成导演的工作,还是边拍边学边摸索,刘大庆会给些意见,但依旧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摄。
也的确学习到了不少技巧性的东西。
比如先拍外景后拍内景,要注意太阳光线变化,提前留足补拍时间,比如先易后难,比如多拍些空镜头,在后期剪辑时用来铺垫环境...
有句话周晓看了之后受益良多,对于新手导演很实用。
“什么都不用动,就是坐在监控器前,看着镜头,看看想要的效果有没有实现,想象怎么让画面变得更好。”
所以,他在拍之前,都会看着剧本,分镜头,在脑海里过一遍接下来的画面,让后将演员的表演和画面互相叠加,哪里不对,立刻就能察觉。
当然,很多时候不是说演员的表演不行,而是灯光,摄影机的位置,拍摄的角度等原因造成差异,这些就要慢慢地累积经验。
人嘛,做自己不擅长,不熟悉的事情,又必须得做好,必然要付出努力。
周晓就像个上紧发条的闹钟,一刻不停,拍戏的时候他很严肃,不苟言笑,休息的时候,会和各部门的头头聊天,聊各种拍摄的技巧,回去之后除了开会,过拍摄计划,还专门拿出半小时来回顾本日的工作。
哪里做的不够好,哪里可以改正,又学到了什么东西。
以至于每天的休息时间大概只有五小时左右,没精神,红牛!
黑眼圈反正就是没掉下去过。
身体上的累还是其次,主要还是焦虑和高压。
剧本就是菜谱,导演就像大厨,指导各部门的人:菜要怎么切、酱汁要怎么准备,烹饪的过程如何...
食材很贵,五千万,厨子很多,二百多人,烹饪时间很长,一个多月,烹饪过程复杂,摄影机加灯光加演员加各种,老板很多,各大投资公司代表时不时会来看一眼,而最终的食客会有多少,则要取决与做出来的菜到底好不好吃,合不合人的口味。
想想看,如果应聘一个工作,对方要求拍个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视频,估计都会折腾好几遍,发出去后就开始担心发型好不好,说的话合不合适等等。
虽然有些不恰当,但把这种焦虑放大几万倍就差不多了。
周晓一直都很谨慎,他虽然和大锅总说着,哎,拍不好我就回去拍戏,老老实实当个演员,但是心里就有股劲儿。
我知道,无数人等着看我出丑,就差当面说:我希望你扑街,见证我的说法是正确的,导演不是随便谁都能当。
我在努力,我要努力打你们的脸。
拍摄顺利就有安全感?
不存在的!
所谓的安全感,周晓只体验过一次,那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睡过头了,在赶去学校的路上,看见了同样迟到的另外一个同学,有内味了。
时间充裕,周晓开始改变了拍摄的策略。
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镜头,不管演员表现的如何,都会要求多拍几条,好中取优,优中取秀,每天就拍固定数量的镜头。
电影不像面试的视频,它只有一次机会!
演员们很配合,周晓有时候有些吹毛求疵了,可在片场里,导演最大,他觉得不行,NG,多拍几条,那就拍呗。
大热天在空调房里拍戏,算是轻松的活。
孟子义很心疼,特别是前两天看他喊得太厉害,又有点上火,口腔起了好几个溃疡,于是回到酒店,自己每天晚上动手,煲着不同的汤给周晓喝。
工作人员就更无所谓了,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油子,什么样的导演没见过,比周晓苛刻的多了去了。
更何况这里工作总时长更短,赚的钱却没有少赚,真要说辛苦,还真谈不上,许多机位都是固定的,每天把门锁好,留下人看着就行,不像在别的剧组,需要各种搬运器材,省了多少力气。
也就全力地配合着。
这天中午,周晓正和其他人一样,找了个房间刚准备眯一会,就听到了敲门声。
大锅走了进来。
“咋了?”周晓身上盖着个毯子,也没有起身,眯缝着眼看着他。
大锅最近也是辛苦了,黑了不少,作为制片人,琐碎的事情相当多,加上他又头一回上任,凡事喜欢亲力亲为,甚至买个绿豆都会去看一眼,担心买的不好。
于公,电影要是大卖,对于稻穗,对于周晓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于私,他一直在关注网上的消息,知道许多人等着看周晓笑话。
他作为后勤部长,拍摄帮不上忙,其他地方肯定不能拖后腿,得让周晓轻装上阵,无所顾忌。
还好,这部戏没啥大动作,大场面,钱的方面没有说需要额外追加的部分,像是给演员加餐,提供西瓜,绿豆汤等解暑食品都可以忽略不计,不用他去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