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吃了、能吃饱了!!
这是普通士卒的最真实的反应。
这时候参军多是为了一口吃的,饿死也是死、战场上被杀也是死,还不如做个饱死鬼就是这样,也吃不了全饱。
但是到了广平之后,原本的稀粥变成了糊糊,零星还有些菜叶、肉末子。
这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这般干耗粮食也不是事儿,时越在初步取得赵家军的信任后,试探地提了一下裁减军队将老弱病残裁去,安排去合适的工作,只留下精壮青年、每日操练。
他其实觉得这个话提得有些早了,毕竟他现在是降将,插手军队的事还是十分敏感。
这提议最后还是通过了。
毕竟那些老弱病残在军中也只是充个数量,等到了战场上也是炮灰,在军中还得养着,如今时越提出来广平郡可以安置,他们自然是再乐意不过了。
若是说在普通士卒那里,时越是靠着提供粮食、和安置老弱病残刷爆的好感度,那在将领之中,就是
徐大哥,你今日还去演武场吗?
那年轻人这么问着,眼眸晶亮,期待之意溢于言表。
时越:
不是很懂,你们对被摁在地上摩擦有什么特别爱好吗?
贾显在旁边使劲儿咳嗽了一声。
那年轻人被吓了一跳,这才像是刚看见贾显一样,磕磕巴巴地道了一句,贾、贾先生。
心里一阵绝望,今日怕是没法子让徐大哥指点了。
果然,贾显捋了捋自己的长须,沉声道:今日主公同徐郡守尚有事要议。
那年轻人怏怏地啊了一声,颇不乐意地告了个别,心里对贾老先生颇为不满:就那么点事儿哪里值得商量来商量去的?浪费时间。
与此同时,贾显对这些一天到晚脑子里除了打架就是打仗的年轻将领,亦是颇为不满:徐郡守如此治政才能,怎可将时间空耗在那些粗鄙之举上?!
但是,两者对赵修石的看法倒是相同的。
年轻将领:主公能随时叫徐大哥去比试,真好
贾显:治郡理政诸务,少主合该多同徐郡守讨教。
第19章故去多年的摄政王04
其实时越也没什么特别要跟赵修石说的,无非就是汇报一下士卒们的安置问题,算是日常工作。
其实时越一开始想的是,把事情和赵修石手下的文官交接过去,然后自己先避嫌一段时间,先将人的警惕放下去,在谋求信任。
但他颇无奈地发现:就如同徐淮济手下大都是一群嘤嘤嘤胆子不比蚊子大的属官一样,赵修石手下也多是只长肌肉不长智商的年轻武将
而且他们居然不觉得把一个城打下来,接着任用城中原本的官员有什么问题。
时越本来准备了计划一二三四,到头来对方却觉得这是基本操作。
时越:
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是让他掀桌的神奇操作。
不管怎么说,短短几天的时间,时越一个刚刚投降的郡守,成功打入了赵家军的核心集团。
时越:
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例行公事地同赵修石交代完事宜,准备走了,却被对方叫住了。赵修石欲言又止,支支吾吾了好半天,但还是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一连好几日都是这样,时越都习惯了,他转过身来,做出一副认真在听的表情。他这张脸,也没法有什么别的表情了。
本以为,这一次也是以沉默结尾,却没想到,这次赵修石却说话了。
那日城门之事,实在是对不住。
时越:啊?
这话对赵修石来说,有些难以启齿,但他一连做了几天的心理建设,还是说出来了,徐大哥已经我却仍是执意挑衅实在是,实在是
时越:
他觉得这事儿的重点不是给他道歉,而是赵修石该多长长脑子。
但是,显然这话不好从他嘴里说出来。
时越也没有勉强自己做什么表情,他也发现了,他那些细微的表情变化,赵修石这个神经比枪杆子还粗的憨憨一点都看不出来。
因此,时越也不浪费力气,只是简短道了一句,无妨。
果然,赵修石立刻听闻这话,脸上的雀跃肉眼可见,连道了句,太好了
脱口而出这句话,又觉失言,连忙闭了嘴。
倒是时越察觉了什么,道:赵将军可有事要同我说?
没!赵修石差点跳起来,心虚地高声否认之后,见徐淮济就打算这么走了,他又叫住了人,低声支吾道:徐大哥近日若是有空闲,可否指点修石一二。
那日城门之处,赵修石确实是生气的毕竟对方明明有一战之力,却一丝反抗都无,直接被他擒住
还是那面无表情的模样,就像是不屑于同他动手。
虽然那天之后,贾显也同他解释过原因,啰啰嗦嗦说了一堆,但其中的意思倒也十分简单那种情形下,徐郡守不可能同他动手。
若是说经过贾显劝说之后,赵修石心中尚有余愤,但是这几日看见广平郡中情况之后,他却连那一点点愤怒都消了下去,甚至生出愧疚来。
广平富庶,积粮甚多。
这年头,有粮就不愁招不到兵。但是徐淮济却谨守着州郡屯兵之线,不越一步,又在赵家军来之时,举城投降。
广平虽然没有兵,但是青壮甚多
所谓青壮,其实就算是兵了。他的军中,也有许多临时征来的百姓,单论身体素质,还不如广平。
这般情况下,若是强攻,便是攻下,也必定会损失惨重。更遑论平日言谈之间,徐淮济透出的对用兵兵法的熟习。
攻城本就是最难打的仗这种情况下,孰胜孰败还真不好说。
而徐郡守却能如此干脆的举城相降。
天上哪有这般掉馅饼的好事儿,赵修石一开始也确实是怀疑,但这事儿对徐淮济当真没有丝毫好处。
赵修石思来想去,倒是找出来原因当年他父亲的知遇之恩。
他也就此和贾显讨论过,贾显难得的同意的他的看法。
又不由唏嘘感叹,多亏老主公广结善缘,如今回得福报。
赵修石却觉得心底惭愧:父亲当年举荐徐淮济,并非存着什么提举贤才的意思。
安国公突然病逝,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有猫腻。
父亲和康京辞官回乡的堂叔祖谈过一夜之后,日渐沉默。
赵修石那时年纪半大不小,但足够他记得父亲的突然变化。
从那一天起父亲突然很少笑了,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短短数月之间,鬓边华发已生。同时,连带着对他的要求突然也严厉起来。
他那时尚且不懂远在康京的事与他何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