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1854 !
卖以前收藏的辫子戏也就是权宜之计,必经清初和中期的电视剧就那么多,就那么几年从皇上、妃子、宰相、大学士、家奴(李卫、年羹尧)、格格、阿哥、太监、宫女、嬷嬷都拍完了。电影业刚发展起来的时期也是有啥拍啥。就拿辫子戏来说,只火了几年就偃旗息鼓淹没在海一样的抗战神剧中。每天横店上演的日本鬼子兵被大屠杀直至22世纪还有不明情况的日本游客来横店祭奠先祖的。
未来搞起一个拍电影电视剧班子是必然的。不过这一世电影城似乎没必要设置在横店,四九城位置就不错,虽说还是满清势力的大本营,可现在的情况是这里满清势力已经及其虚弱了。日本使馆赠送的电视光碟中明明有雍正乾隆等清朝皇帝出现、也没见守旧势力上书的。
可见一开始就寄出超级空艇这个大杀器,比之火车更让守旧势力心寒。满清守旧势力认为修铁路势之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等事。21世纪22世纪的英国人也认为修高铁震动陵寝死者不安、破坏自然环境等等。由此不难看出建铁路的难度,再说了,和挖矿炼钢一样,建铁路也是要死人的。美国铁路下面是华工的累累白骨,不说国内就是为了修建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就死了66人——那个时代修铁路的技术已经高过北美修铁路的时期很久了。
超级空艇呢,建好了就能用,不用铺设轨道。只要数量够多,运力也不必铁路差,速度虽然慢于高铁磁悬浮等,可比这个时代的蒸汽列车的速度高多了相对造价以及后期维护的价格也都要低得多——不算维护费用,这个时期建设1公里铁路也要几万银元复线加倍,如果要开山修隧道或者铁路桥,价格就更高了。
天上飞飞去的巨大空艇犹如巨石一般堵在满清守旧势力心中,这个时代就连最守旧的人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清大约是要变天了。从几篇八股文章不能做官开始,这个巨大的帝国就开始向商业化变革,有白手起家做出一番事业的,也有经营不当赔了本钱的。不过地方吏治到没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呢,以前当地方官的都是轻车上任,带几个仆人一两个师爷就行了。至于暖床的小妾那完全可以到了地方上再找嘛,轿夫也都是用的公家的。如今花了银子交了抵押来做官的,分两种人,一是真心想做在地方上面出一番事业的。另一种人是为了维护本家本族在地面上不被欺负的。
无论哪种,既然交了押金,那闹出民乱来可是要用抵押在银行的银子或产业赔付的,这些银子或产业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大家人一族人凑出来的。为了家族的产业,自然也不能让这当官的胡来。如今当官的都是带着上百的衙役书办上任——衙役书办这里面油水很大的与其给别人不如自己来。
上百甚至更多的本族人做衙役,也能有效的维护地方治安以及增加县令的权威乃至税收的力度。负面影响当然也有,不过如果搜刮或逼迫地方过甚,吃亏的却是自己而不是朝廷和督府。
如今我大清的艺术家从质量和数量而言都远超欧洲,先不说咸丰帝自己就是最强票友。仅仅一个天桥的艺术家数量质量就不是欧洲任何一国能比拟的。欧洲此时也有音乐家、画家、歌剧等艺术形式,不过在此时的欧洲想要靠艺术活下去远比在四九城的天桥更难,舒伯特,几乎是饿死的,著名的摇篮曲也就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梵高,也是穷死的。
虽说按照旧社会的分工我大清的戏子好像是不入流的,但名角的魅力是不分古今中外的,当年梅兰芳先生演出的时候就造成过万人空巷的景象,大家都去争睹梅先生的真容。
在四九城里建个影视城这当然可能性不大,不过建在城外,就是今天的三四环之间的地区,问题应该不大。这个时代的京城还没有几千万长住人口和过亿的流动人口。
对宋海平来说,建设影视城什么的,第一就是买地,第二就是向林海洋申请建设队。如今吕宋那边休假用的酒池肉林宫差不多也应该修好了,建筑队完全没必要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