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1854 !
在印度斯坦地区,十万清军铁骑在鬼子六的指挥下如入无人之地,攻城拔寨如履平地铁骑过处尽是尸骨。
而西奈半岛,集结了五十万清军的慈禧却引而不发,以守带攻。
骑兵早就侦察过了,因为英国人早有准备,在苏伊士运河的西岸布置了上百个炮群,其中每个炮群都有上百门火炮,这里还有十几个流动炮群,就是防备清军渡河的。
到了西奈半岛之后,慈禧听说对面的英军加上仆从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反而就不急了,这时候将英军晾起来,着急的应该是英军。
英国人的确在埃及过的不容易,百万大军的补给一部分依靠在非洲殖民地的当地征调,一部分依靠英国人世界第一的远洋船队从本土和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征调。
镇守埃及的英国陆军上将亨利是一名老将,今年六十多岁的亨利将军在英国及其殖民地为大不列颠服务了四十五年之久。看透几方形势的亨利上将认为眼前的英军防御有余,进攻不足。于是坚持重兵防御苏伊士运河的姿态,不断的训练士兵储备物资。
双方的对峙静坐战斗,一下就是一年多。
护航加上和频频与德国地中海舰队、意大利地中海舰队、日本印度洋舰队作战,前线迟迟不能传来胜利的消息,让不列颠皇家海军的怨念极大。
对英国人来说,海军是亲儿子,陆军是充话费送的。王室以及唐宁街当然要尊重海军的意见。这时代本来就流行攻势理论,不进攻就没办法改变现状,唐宁街很多陆军大臣也认为亨利太老了,太保守了,已经失去了年轻时代的积极进取精神。
于是唐宁街一纸调令,从爱尔兰调来了爱德华王子任命为埃及总指挥陆军中将,亨利被调回国养老退役,爱德华王子将全权负责对西奈半岛的进攻。
慈禧听说英国人临阵换将,对慈安太后说道:“那英国赵括来了。破敌正待此时。”
话虽如此,慈禧还是没有进攻英军。
那爱德华王子搂着一个爱尔兰歌剧小明星在埃及下船后,开始致力于整顿英军,培养这里英军的进攻精神。
从能力上说,爱德华王子只能算中平,如果能在战场上厮混几十年不死,水平也许能和亨利持平。这个时代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缺乏能够扭转乾坤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