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这您也知道?”
顾瑶去摸李氏的脸颊,“不是假冒的啊。”
“顽皮!胡闹!”
李氏笑盈盈打掉顾瑶在自己脸上的手,“四皇子拉拢过你舅舅,他来找我说过,我就帮忙阿勇分析了几句。”
“也不一定就能看透四皇子,毕竟我多是道听途说的消息,不过皇宫长大的皇子,二小姐怕是降服不了。还不如嫁给四爷挑选的人,虽然才干平庸,但应该不会太差。”
“呵呵。”
顾瑶只能回以呵呵两个字。
二小姐哪会相信顾四爷的眼光,其实顾瑶也不怎么相信顾四爷的眼光。
不过顾四爷今早为何要去找姜五爷?
莫非是诉苦?
顾瑶突然想到姜五爷也有几个适龄的儿子。
可无论是姜五爷的长子,还是同三哥一起去神机营受训的姜祈……顾珊能看上才叫奇怪了。
顾瑶无奈摇头,“父亲又得被二姐记恨上了。”
——
顾四爷还没到姜家,有人挡住他的马车,送了一封书信。
他拆开书信看了一遍,发泄般把信纸揉成纸团,还在地上狠狠踩了一脚。
又连着砸了茶杯等物什,顾四爷沮丧道:“好,好得很,知晓瞒不住,不愿意见顾珊,让爷做恶人。”
“四爷……”
“去酒楼,不去见姜老五了,爷要去喝酒。”
之风连忙让马车调转方向,不过在顾四爷进入酒楼后,之风悄然捡起纸团。
六小姐说过,四爷行事容易引起旁人的误会,忠心四爷的奴才当注意一些四爷身边的小事。
收集一些证据,来证明四爷其实没那么胡闹。
大白天就去酒楼买醉,四爷肯定少不了一个浪荡的名,但若是事出有因……之风把残破的纸团拼凑起来,他也只认识几个字。
看到纸团上的字后,之风吓得满脸煞白,汝阳王妃……同四爷是相好?
汝阳王妃不想让二小姐同世子交往?!
之风把纸团贴身放着,回去一定得拿给六小姐……先给六小姐,否则他把纸团交上去,还不得把老夫人气死?!
陆铮听着属下的回禀,手中把玩着镇纸,“汝阳王妃?竟是诈死之人?可怜啊,顾四爷!”
第二百二十七章时机
嫡妻诈死再嫁汝阳王,继室婚前就同泰安伯有情,婚后对顾四爷一直冷淡。
本是这两个女人的错,可外人都说顾四爷辜负了两位妻子,明明娶到名门千金和清贵之家才女却不珍惜。
若不是陆铮放出消息,再加上顾四爷运气好碰见隆庆帝,京城少不了顾四爷挪用嫡妻嫁妆的消息。
甚至若不是顾瑶去画舫,顾四爷头上都得被扣上同姨妹鬼混通奸的恶名。
陆铮道:“使人给顾瑶送个口信,这件事不能瞒着她。”
“是,主子。”
随从再次俯下身子,低声道:“顾四爷又去酒楼喝酒了。”
任何男人摊上这样的事,没有一个能冷静的。
被带绿帽子的男人不是没有,但有顾四爷这么倒霉的,却是很少见啊。
陆铮掏出怀表看了看时辰,“跟着顾四爷,别让他再出什么事儿!汝阳王妃……还要看顾家如何处置。”
他总不好越俎代庖,直接拆穿汝阳王妃的身份。
“不过那笔嫁妆……你安排一下,她当年既然能把东西变卖了,拿着嫁妆银子再嫁汝阳王,银子没了,东西还在!”
陆铮轻声吩咐:“把顾四爷嫡妻的嫁妆找出来。”
“是,主子。”
随从再次应了一声。
陆铮骑马赶去皇宫,今日皇上听取锦衣卫关于画舫起火的承报。
他不能不在隆庆帝身边。
“陆侯爷,好巧啊。”
何大人笑呵呵对陆铮拱手,“今儿,侯爷进宫挺早的。”
陆铮看了一眼他手上的奏折,淡淡说道:“何大人消息也很灵通。”
“赶不上陆侯爷。”何大人也没过多谦虚。
他们都明白彼此来见皇上的目的。
何大人眼睑下泛青,显得没怎么睡好。
他能睡好就怪了,一回府就被阿娇闹腾,何大人暗叹一句,女大不中留,可阿娇还没到非要出嫁的年岁啊。
她怎就怕顾珏被人抢走?!
别人家岳父都是等着女婿上门,他可好,不仅关注女婿,还要仔细照顾女婿他爹!
何大人莫名觉得陆铮顺眼了几分,他们都是可怜人,若是比较谁更可怜……何大人觉得自己比陆铮更可怜。
毕竟女婿孝顺岳父是应该的,可他‘孝顺’亲家算是千古奇闻了吧。
“陆侯爷请进。”
内侍进去后禀告陛下后,躬身道:“陛下让您进去。”
何大人扬起手中的折子,“小公公,本官有要事禀告陛下,劳烦你再去通报一次。”
“陛下说,何大人稍后。”
内侍谦卑说道:“陛下只让陆侯爷一人进去。”
何大人:“……”
还是比不过陆铮得宠啊。
暖阁中,隆庆帝一身常服坐在暖炕上,他手中端着茶杯,而他面前是锦衣卫指挥使。
“陛下。”
“铮儿过来坐。”
隆庆帝指了指自己身边,“朕正听回报,你若有事,一会再说,若是无事,也过来听一听。”
“朕没想到京城藏龙卧虎啊,连画舫都敢烧,而清贵御史也敢能做出下流卑鄙的勾当。”
陆铮走过了去,毫不客套坐下来,陪着皇上一起听汇报。
锦衣卫指挥使把陆铮看做自己的儿子,自然不会在意被陆铮听去。
“臣调查之后,也被汪御史所作所为吓了一跳,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说汪御史故意设局陷害顾湛,但事情也太过赶巧了。”
隆庆帝放下茶盏,“这么说汪御史的确是针对顾湛?他妹子不是顾湛的继妻?”
“臣也没想明白。”
锦衣卫指挥使继续道:“以往汪御史几次三番教训顾湛,督促他上进,不可亏待汪氏,这次汪御史领人大闹,怕是另有所图,不单单是教训顾湛那么简单。”
“我倒是听说了一些消息。”
“哦,铮儿怎么突然对顾湛有兴趣了?”
隆庆帝笑容颇是玩味,又怕他捅破陆铮爱美人的心思,陆铮又退回去了。
他对顾湛颇为欣赏,也觉得顾瑶漂亮,而顾瑶最好的一点就是她只是顾清的侄女!
她父亲顾四爷是个不干正事不爱做官的。
顾瑶空有背景,又不至于影响隆庆帝的决策。
因此隆庆帝对陆铮娶顾瑶是乐见其成的。
若他再年轻几岁,若是顾瑶的出身再低微一点,隆庆帝自己都会把顾瑶纳入后宫。
毕竟顾瑶让他知道美人是长得什么样的。
可惜同美人相比,隆庆帝还是更看重江山的稳固。
陆铮坦然道:“因为顾四爷挺有趣。”
隆庆帝点头认可,陆铮继续道:“泰安伯是汪氏父亲入室弟子,他同汪氏青梅竹马……只是后来泰安伯娶了王府郡主,汪氏也很快嫁给顾四爷,如今泰安伯爵夫人病逝了……”
砰,隆庆帝甩了茶杯,“胡闹,简直是不知羞耻,这就是清贵之家培养出的才女?!”
“陛下息怒,息怒。”
锦衣卫指挥使道:“谁让顾湛只是个纨绔子弟,名声又不怎么好,远远赶不上泰安伯的文名,如今汪氏已经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好似同顾家有决裂之意。”
这番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隆庆帝既然欣赏才女,自然最为看重女子的贞洁和操守。
汪氏移情别恋,不守妇道简直踩在了隆庆帝的底线上头。
他想到顾湛,莫名替顾湛心疼。
“泰安伯……”
“陛下,太后娘娘喜爱他的诗词,几次说他是大才子。”
隆庆帝沉吟,“铮儿,你说朕该不该整治泰安伯?”
陆铮淡淡回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些本就是顾家的私事,皇上有心为顾湛出气,夫妻之间的事情,尤其是这样的丑事,顾湛未必想让更多人知晓。”
“而且陛下对太后娘娘极是孝顺,在事情没明朗之前,泰安伯的名声比顾湛更好。”
陆铮轻声道:“陛下也称赞过泰安伯,准许他纵情山水,留下更多的名篇诗词。”
“……”
隆庆帝脸有点发热,“朕是被他骗了。”
“文人多情,诗人感情丰沛,若非如此,他们也写不出出色的诗词。”
陆铮宽慰道:“泰安伯虽同汪氏纠缠不休,对陛下还是忠心的。”
若是泰安伯就这么倒了,汪氏还敢和离吗?
收拾泰安伯,陆铮有得是机会,又岂会急于一时?!
第二百二十八章恶果
顾瑶是不在意自己庶出的身份,陆铮既然倾慕顾瑶,也不会瞧不起庶女。
李氏是否能被扶正,陆铮根本不在意。
刨除顾瑶的因素,他很同情顾四爷的遭遇。
更恼恨顾璐几次算计顾四爷,以及顾瑶。
若是让顾璐和汪氏继续留在顾四爷身边,将来少不了麻烦!
还不如趁此机会,让汪氏远离顾四爷。
“铮儿说说看,顾湛若是知晓汪氏同泰安伯有私情,他会如何做?”
隆庆帝问道。
“他还是会似以前一样,只不过不再去见汪氏而已。”
“……”
隆庆帝刚想摇头,突然记起顾四爷是个有趣且与众不同的人:
“还真是他能做出的事!不是朕见过他,听他说过话,朕很难相信顾湛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
“陛下,何大人还在外面,方才我见他好似有要事。”
“嗯。”
隆庆帝点头。
小太监连忙出去请何大人进来。
“奴才见过陛下。”何大人直接跪倒请安。
除了隆庆帝的龙靴外,他还见到了一双厚底靴子。
陆侯爷得宠还真不是盖的。
何大人为自己委屈。
他为皇上背锅和做得事,可比陆铮多得多,偏偏他只能跪着!
人比人气死人呐。
“起来吧。”隆庆帝随意摆手。何大人却不敢大意,磕头后起身道:“多谢陛下。”
何大人偷偷看了隆庆帝面色,笑着说道:“奴才今日收到不少弹劾折子,特意来禀告陛下。”
首辅因为前些日子妄议储君之事,被隆庆帝斥责,首辅面子挂不住,称病在家。
内阁中也只有何大人能稳定主持大局。
遂所有的折子多会经过何大人审阅,再分主次轻重呈交给隆庆帝。
若是首辅无法挽回帝心,怕是会被隆庆帝赶回老家。
陆铮却知道皇上就没想过让让首辅全身而退!
何大人也是明白的,所以对首辅下手丝毫不客气。
首辅的病也越来越重。
隆庆帝挑起眉梢,问道:“又是弹劾的折子?又是弹劾你的?朕看御史的折子,仿佛朕是个昏君,而江山社稷随时都会分崩离析。”
总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让隆庆帝很是心烦。
就因为有御史整日唧唧歪歪,他不敢大修宫室,不敢轻易巡行塞外江南。
他一直想效仿祖父,可是每次出行都会被御史们用劳民伤财所阻止。
倘若不是他重用何爱卿,他根本没有办法从国库拿银子。
御史们都希望他能似先帝一般勤勉。
可做皇帝,做到先帝那样的,还有何意思?
皇祖父才值得效仿。
何大人道:“这次倒不是弹劾奴才,而是弹劾汪御史的。”
狗咬狗,一嘴毛!
何大人轻笑道:“前两日,汪御史在画舫落水,很多人都看到了,倘若御史们把此事忽略过去,他们又怎好意思再说自己铁骨铮铮?”
“奴才查过汪御史,他上次就因为流言弹劾过荣国公贪赃枉法,每次他弹劾的官员多是无辜的。”
“这次他被人堵在画舫……奴才觉得这才是他的本性。”
何大人就算不看在顾四爷的面子,也清楚皇上的心思。
皇上绝不会饶了汪御史!
他不趁此机会报仇,怎对得起御史们给他的奸佞之名?
隆庆帝说道:“把折子拿过来,真是稀奇啊,御史这次弹劾了自己人,朕还以为整个御史台铁板一块呢。”
每次一个御史弹劾官员,总能引起一群御史上书。
隆庆帝想要忽略弹劾奏折都不成。
毕竟声势浩大的弹劾,即便是皇上都得谨慎对待。
皇祖父曾说过,不可因御史风闻奏事而降罪,这也助长了御史的气焰。
gu903();不过隆庆帝没有降罪御史,却打过御史的廷杖,这也是御史比先帝时低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