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锦衣卫牢房见到熊孩子时,他还口口声声说,就是他不要面子,他的脸蛋儿别人也拿不走。
好嘛,这一会儿,他有改口说最要面子了。
都说女人善变,熊孩子比女人更善变,更个变色龙似的,自由切换,操作溜得很。
隆庆帝冷然目光落在御史身上,“朕养着御史台的御史,准许你们风闻奏事,可没让你们抓住永乐侯不放!”
“永乐侯是个怎样的人,他能干出怎样的事,朕比你们清楚!”
“倘若谁有谋反的心思而去找顾湛合谋的话,不怕被顾湛卖了吗?”
御史跪倒在地,督察院的左都御史面色也很难看,颤颤巍巍领着一众御史跪下请罪。
“朕的永乐侯就是个吃喝玩乐的顽主,朕从不指望他做一件正经事,你们为何总是抓他的小辫子?寻他的麻烦?”
“你们欺负他,又能证明什么呢,朕是不会因为他玩乐而怪罪他,亦不会因为他对朕说了一些话就冷落他,总是挑剔永乐侯毛病是想让朕能看到你们的铮铮铁骨?!”
“你们连顾瑾这个少年都不如,你们甚至受不住廷杖,更不敢说左春芳是冤枉的。”
“一个个都是饱读圣贤书的人,张口的仁义道德,闭口礼义廉耻,可是你们竟然只会做欺负诬陷永乐侯的勾当。”
“你们不觉得惭愧?”
“他还是个……”
隆庆帝看着睫毛上还挂着泪珠的顾四爷,“他呀,还童心未泯呢。”
顾四爷抹去眼泪,可怜巴巴说道:“陛下,您又夸臣了?”
“你的纯粹和天真让你少些计较,少些衡量,本是你最为可贵的地方。”
隆庆帝扫过一众皇子,最近他很心烦也有大半出在儿子们身上,立储是他没有办法再逃避的事情。
可册立哪个皇子,他着实下不了决断。
几个儿子有频频的小动作,他总不能学顾湛把不听话的儿子驱逐出去。
他需要顾及的东西远远比顾湛多。
倘若陆皇后的儿子还活着,倘若陆铮当日放在宫妃名下,不姓陆而为皇族姓氏,此时无论是立嫡还是立贤,都容易得多。
朝臣的争议也会少很多。
他的儿子们都没遗传到自己的长处,被他们的生母给耽搁了。
父母都很优秀的人自然会生出优秀的孩子。
陆皇后本就是一位温婉聪慧的女子,隆庆帝很少在女子身上看到她特有的聪慧。
让隆庆帝有几分惭愧的善良大度。
陆恒也是个好人能臣。
隆庆帝面孔微烫,正因为陆恒和那丝惭愧,他才不好把陆铮抢过来。
“去把顾瑾的状纸拿来,总不能让顾瑾这顿廷杖白挨了。”
顾瑾已经够委屈了。
隆庆帝都有点可怜他。
顾瑾恭恭敬敬递上状纸,唇角微勾起,眸子明亮,“小子见家父依然活跃,便觉心安,他能为自己洗脱罪名,小子只有欢喜,敬佩父亲。”
顾四爷又骄傲道:“跟你爹学着点,傻小子!”
他从怀里掏出几片人参,直接塞进顾瑾口中,人参味道在口中散开,顾瑾心头热辣辣的。
“真是个好哄的傻狍子,几片人参就满足感动了,同小时候一样好骗。”
“……”
“你两岁还是三岁,大哥给了你一盒子御赐的点心,你舍不得吃,整日捧着。”
顾四爷笑呵呵道:“爷拿了几颗糖,骗你说是神仙丹药,吃了能变聪明,能过目不忘,还说能长命百岁,你就把点心换给爷了。”
顾瑾深深吸了一口气,儒雅的脸庞一寸寸裂开,“儿子记事晚,不记得了。”
黑历史!
妥妥的黑历史!
还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顾瑶特别同情顾瑾。
以后纵然顾瑾一人之下,依然无法抹去折断黑历史。
有这么坑儿子的渣爹吗?
隆庆帝差点大笑出声,状似认真看着状纸,随意道:“顾瑾聪慧过人,才学极好,许是有那几颗糖的功劳。”
“陛下是没见到他受得苦,横竖爷是坐不住,也不会熬夜苦读。”
顾四爷笑道:“其实臣就是故意逗弄顾瑾,陛下是不知道,顾瑾不懂事的时候比现在可爱,虽然也不大爱说话,抿着小嘴,瞪着圆溜溜的眸子,特别想让人欺负呢。”
“而且他从不大声哭,捧着喜爱东西时似一只大猫,恨不得把东西都全在身下。”
“臣其他几个儿女都没顾瑾有趣,他养在臣母亲房中,臣每次去给娘请安都会去逗逗他。”
这是金銮殿,不是说家常的地方。
顾瑾目光放空,黑瞳无神,眸光落不到任何焦点上头。
顾瑶心疼三哥,可是听顾四爷的描述,她也好想欺负三哥。
隆庆帝挑起眉梢,“你说这话,朕想起铮儿同你儿子到是挺像的,不过你逗铮儿,他恼羞成怒会打人,他生来力气就大,打一下到是挺疼的。”
陆铮:“……”
“陛下也被打过吧。”
“嗯。”
隆庆帝扯起嘴角,“不过朕可比你有分寸多了,从不拿糖块骗铮儿。”
至于用什么骗?
隆庆帝决定等私下再同顾湛好好交流一番。
突然,顾瑾向隆庆帝认真叩首,“既然小子父亲能自明冤枉,小子斗胆再向陛下进言,翻诗案子当快速结案。”
第五百七十五章扬名(四)
这才是顾瑾入宫鸣冤的最重要目的。
让越演越烈,牵连甚广的反诗案子快些了结。
隆庆帝握紧状纸,问道:“谁给你的胆子向朕进言?满朝文武都不如你个举人?”
帝王息怒不行于色,然而谁都感到帝王生气了。
顾四爷已经瑟瑟发抖了,在顾瑾身边瑟缩了身躯,呐呐道:“陛下。”
“你给朕住嘴。”隆庆帝冷着脸庞,“朕只听顾瑾说话。”
省得顾湛又是一顿歪理邪说的打岔,隆庆帝都忘记顾瑾的本意。
顾瑶同样忧心忡忡,除了跪在顾瑾身边支持之外,也没更好的办法。
她无法要求陆铮帮忙。
每一个大人物都需要这样的历练。
既然娘亲放任三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顾四爷委屈般抿了抿嘴,垂头丧气嘀咕了一句,“你是没事干了,管这些事情干啥?别人生死荣辱,同你有关系么?”
别以为顾湛小声嘀咕,隆庆帝就听不到。
隆庆帝面色更冷,仿佛能刮下冰雪一般。
陆铮提着的心放到轻松几分,云淡风轻般扫过腰背笔直的顾瑾。
一旦进言成功,顾瑾一为救父,二为救读书人,一为孝,二为义,顾瑾在仕林和百姓中声望大涨。
顾瑾是走文官路线的,名声尤为重要。
以后亦少不了志同道合的追随者。
这等显而易见的好处,不是没人看得到,只是他们还在犹豫,还在等最恰当的时机。
而顾瑾先发制人,借用为父鸣冤的孝心开道,借用廷杖震撼人心,顾瑾找到了最为恰当的机会。
反诗案子不可能再无休止的继续下去,隆庆帝本身已经腻歪了。
他本就是个不愿意太麻烦的帝王。
顾瑾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风险,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被螃蟹夹死!
可是谁让顾瑾是顾四爷的儿子呢?
有顾四爷在一旁插科打诨,即便顾瑾出现意外,顾四爷也能不自觉帮忙描补描补,足以让隆庆帝消气。
陆铮低垂眼睑,身在金銮殿,心神仿佛已超脱一般。
隆庆帝扫过陆铮,这小子!到是个没有任何野心的。
比跃跃欲试的皇子们强太多了。
“方才家父说过,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顾瑾声音清越,如同溪流击打岩石,有着朝臣没有的少年遗意气。
这句话谁都会说,顾四爷方才也说过。
隆庆帝当时只感到好笑。
可一样的话语从年轻的文弱儒雅少年顾瑾口中说出来,隆庆帝有顾瑾愿意为国家舍身忘死的感觉。
“国难?谁不知道帝国太平盛世?哪里来得国难?”
有见不得顾瑾好的朝臣发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个不懂事的少年妄议朝?中了解元,你依然还很稚嫩,何况这个解元……有待商榷。”
“有考题泄露的嫌疑。”
顾二爷能挑动落榜读书人闹事,自然在朝廷上也有一些帮手。
隆庆帝虽然宠爱何大人,在朝廷上一向讲究平衡,有着贪财名声的何大人不是没有政敌的。
有不少自诩正义刚正的官员看何大人不顺眼。
自古利益动人心,本届科举的学子素质很高,有才华的人远远高过历年。
在官场上,师生关系是最为牢不可破的。
学生一旦背叛老师会被人戳脊梁骨,名声也就完了。
但凡有野心的官员都想成为本科会试的主考,毕竟按照规定,谁是主考,本科高中的进士都要将其当做坐师。
何大人从未主持过科举,所以隆庆帝才让他先去做北直隶乡试的主考,然后用此经历堵住反对何大人为会试主考的嘴。
正义的朝臣最是见不得何大人再添一堆有才学的学生。
千方百计想把何大人拽下马去,顾二爷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也有反对何大人的朝臣相助。
顾四爷向发话的朝臣投以感激之色,让冷峻坚持正义的朝臣一愣,有种说不出的荒谬!
谁实话,但凡心怀正义,督促隆庆帝做明军圣主,把自己当做明臣的人看不上何大人。
更看不上纨绔顾四爷。
他们自觉高永乐侯一等。
永乐侯只会媚上罢了,典型的小人,同何大人一丘之貉!
顾四爷开口道:“陛下,不是臣不听您的,而是这位大人说到科举乡试的事,臣以为臣还能再说几句。”
颇有扶顾四爷起来,他还能再战一场的气度。
隆庆帝:“朕打算先处置顾瑾的进言。”
“可是臣觉得……”
“顾湛,你想滚出金銮殿?”
“不想。”
“闭嘴!”
“臣……遵旨。”
顾四爷趴在地上,头拱着地面,手挡住嘴巴:
“臣如今只剩下两个儿子了,陛下,顾珏是个不争气的,虽然骑射比臣好一些,可是不够聪明,承担不起奉养臣的责任。”
“大哥至今还没儿子,二哥几乎把臣当做了仇人一般,恨不得臣跪在他面前讨生活,这次事,二哥也有参与,他恼恨臣让他赋闲在家。“
隆庆帝眉骨微微跳动,不是让顾四爷闭嘴吗?
他口中说着遵旨,那现在这番话是哪个鬼说的?
“让他赋闲是朕,不用他为官也是朕,同你有何关系?”
“就是啊,臣的二哥不敢怨恨陛下,只敢针对臣,还说臣抄袭侄子的乡试文章。”
“其实臣以前一直认为侄子写文章的水平比臣高,毕竟二哥的儿子在江南甚有才名,可二哥却说臣用手段把自己文章和侄子文章调换了。”
“陛下也见过臣的文章,就勉强吊榜尾的文章,是江南才子所写?”
顾四爷落井下石,“二哥是瞧不起自己的儿子呢,还是认为江南才子同臣其实一个水平?”
出身江南的官员脸庞热辣辣的,以文采斐然著称的官员更觉得难堪。
隆庆帝此时也不再让顾湛闭嘴了。
并非是地域歧视,江南文华之地的才子大多看不起北方的读书人。
此时有不少北方官员乐意见顾四爷剥南方才子的皮!
顾瑶敬佩般望着再次抢戏成功的顾四爷,她成为李氏和熊孩子的背景板了,顾四爷此时又成功抢了三哥的光彩?
熊孩子才是天选之子吧。
顾四爷道:“臣恳请陛下公开臣的文章,也让江南才子们看看,自己的水平,省得他们目中无人!”
顾瑾悄悄揉了揉后背,向顾瑶浅浅一笑,没事,他还挺得住!
第五百七十六章扬名(五)
摊上顾四爷抢戏爹,顾瑾也很绝望。
他制定好的计划已经被顾四爷搅和得七零八落,偏偏顾四爷所做一切都是为顾瑾好。
顾瑾亦不忍心责怪顾四爷。
只能忍着被廷杖后的疼痛,顾瑾继续坚持下去。
顾瑶悄悄递给顾瑾人参片,不仅顾四爷带了,她同样在进宫前装了一些。
入宫的搜查时,侍卫默认顾瑶荷包装得人参片。
顾四爷抬眼望着隆庆帝,郑重其事道:“江南才子太过轻视旁人,好似旁人不赞同他们的文章,就是异端,不认同他们的抱负,就是没眼光。”
“横竖他们的文章,臣理解不了,臣也没想到臣中举会引起这么大波折。”
“早知今日,臣还不如继续做个纨绔子弟呢,也省得陛下为臣烦心。”
就没见过这么光明正大且理直气壮不务正业的人。
隆庆帝信了此言,“你不考乡试是给朕少了很多麻烦,你也让朕看清了一些人和事,总的来说,你功大于过。”
顾四爷连忙叩首,“臣最后再说句私心话语,臣是不懂顾瑾为何要向您进言,臣这个儿子,自从他八岁不好欺骗后,臣就没弄明白过他的主意。不过臣知晓他读了不少的书,有报国之念,又有为君分忧之能,对陛下您也是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