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也正如这些土著们所说的那般,在进入了盛夏之后,海面上的确是风浪大作,不时就会有惊天动地的风团席卷大海乃至于海岸线内陆等地。
为此,李云泽特意给李当户这儿传来讯息,让他在风暴盛行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出海,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表面上来看,这风暴的确是挡住了汉军的后勤补给线。
可这仅仅只是海上的补给线。
随着番禺城被围困,南越国各地在失去了来自都城的指挥后,基本上已经陷入了各自为政的地步。
无力互相援助的情况下,面对汉军在各处展开的攻势,自然也是无力抵挡。
、海上的补给线的确是被切断了,可陆地上的援军却是带着物资与兵马从各处汇集到了番禺城下。
做了诸多准备,尤其是建造了许多攻城器械的公孙敖,也不愿意继续等待下去,很是干脆的发起了攻城战。
这次的攻城战与之前不同,因为番禺城历经多年的重视与修建,其城墙与城防体系非常完善,防御力很强。
而且番禺作为南越国的国都,不但有着大量的物资储备,而且守军也不少。
所以公孙敖在发起攻势之前,是做了极为充足的准备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各种大型的攻城器械,就建造了足足百余台之多。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不是十几个人就能扛着撑到城下的长梯子,这可是真正意义上需要披甲牛牵引,大批抓捕来的当地土著推动的真正大家伙。
这等东西,守军每摧毁一台,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而汉军这儿足足有百余台之多。
随着众多云梯,鲁班车,鹅车,攻城撸等大批攻城器械出现在了守军的眼中,番禺城内的守军纷纷面露惧色。
箭矢难伤,插杆也推不开,雷石滚木之类的东西砸上去也没什么作用。
等到其靠上城墙,只能是用命去拼。
守军拼的结果,就是番禺城的城头,在经历了大半天的血战之后,被汉军给攻破。
汉军军士们也知道,这大概就是此次定三越之战最后一场能够获取显著战功的大战了。
所以无论是被选出来的民兵,还是南北二军的精锐,都在攻城战的时候发起了狂潮般的攻势,悍不畏死的冲上城头与守军搏杀。
能够先登城头的,都是汉军之中的精锐。
披铁甲,持锐器,悍不畏死甚至有人负伤后干脆抱着守军从城头上跳下去,这等悍勇,鼓舞了汉军士气的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无援军的守军。
大半天的血战,汉军攻克了城头还撞开了一段城墙。
随着越来越多的汉军汹涌而入,番禺城在天黑之前就落入了汉军的手中。
最后在王宫这儿,绝望之中的国相吕嘉,先是将一众赵佗的子孙们都给屠戮殆尽,随即一把火点燃了王宫,与自己也是狂笑着冲入大火之中,践行了自己与大汉誓不两立的誓言。
只不过大部分的当初喊着要和大汉誓不两立的人,却是选择了投降。
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他们虽然活下了性命,可却并没有想象那样做个顺民,甚至能够混个爵位乃至于在南越国这儿继续作威作福什么的。
李云泽从长安城派来了使者,以及一众郡县的郡守县令还有诸多官吏。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少府的人。
少府的人来这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将当地土著,尤其是南越南方的那些当地男性土著,统统拿下然后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往北方。
他们的命运很简单,去各种大型工地上以及重要的矿山里做苦工,是苦工不是劳工。
在李云泽的治下,哪怕是征发徭役,也是要给工钱外加管吃管住的。
然而这些苦工,唯一的下场就是劳作至死。
之后李云泽还在各地征招移民,尤其是家中没田可以分的余子。
给这些家里多余的劳动力集中起来,都是一群群的棒小伙子,娶不上老婆的那种。
他们也是坐船南下去往南越各地,尤其是中南半岛一带,给他们分田分地分房子。
甚至于,当地男丁绝大部分都被运走去做苦工,剩下的女子都成为了这些在家乡娶不到媳妇的小伙子们的媳妇。
每人百亩地是起步基础,之后家中每多一个孩子,就可以多开垦二十亩的土地,孩子越多给予的土地也就越多。
李云泽非常清楚的知道,单纯的插旗占地没什么意义,必须将人都给铺满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控在手。
这一世,这些土地绝对绝对不会再有分出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