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1 / 2)

卫青打仗喜欢稳重,也就是以堂皇之阵破敌。

凭借优势力量,去碾压敌人,这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他自己就是这种打法,所以对于霍去病这等千里突进的闪电战很是不适应。

尤其是在此时此刻,明明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横扫了河西走廊。

按理说就应该班师回朝了,朝廷会另外派遣兵马去驻守,还有划分设置郡县,安排官吏迁徙百姓等等等等。

可霍去病却并没有这么干,而是转头就带着大军直奔胭脂山去了。

换个多疑的皇帝,说不得就要怀疑他是有别想法。

毕竟大军在外,手握兵权的大将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天冷,而被人披上明黄色的衣服。

略微有些担忧的卫青,悄悄的看向了李云泽。

然后就见着天子对此毫不在意,还兴致勃勃的站在悬挂起来的地图上,指着焉支山说道“祁连山的雪水滋润了河西走廊。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非常适合放牧喂养牲口。而且还有各路来往丝绸之路的商队途径这里,无论是劫掠还是收取过路费,都能赚的盆满钵满,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有粮又有钱。是匈奴右部,最为重要的核心之地。”

匈奴人本质上是部落联盟,内部的控制力度其实非常脆弱,完全依靠着武力进行压制。

他们没有国都,大单于也要不断迁徙,自然而然的就缺乏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度。

地盘越大,掌控的力度也就越弱。

为了加强掌控,匈奴人就搞出了三分天下来。

实力最强的大单于,以自己的单于王庭为基本盘,带着一大群的附庸部落位于正中位置。

在王庭左右,则是分别设置左右贤王,统辖左右二部的附庸部落。

这种办法,很直观的就将掌控力度提升了三倍,也是匈奴三部的由来。

其实左右贤王正式的名称,应该是左右屠耆王才是。

这是因为屠耆是匈奴语,其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贤,所以汉家都以左右贤王而称呼。

为了加强掌控力度,通常情况下能够做到左右贤王的,都是大单于的儿子。

“匈奴右部遭此重创,想必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卫青上前应声“不过看霍去病的战报,虽说是一路横扫,可却是并未遇上匈奴右部的主力”

“因为他们被打蒙了。”李云泽当即说道“匈奴人以牧民为主力,这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天天都聚集在一起。毕竟是要放牧,就得散开在偌大的地盘上。以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来说,此时此刻匈奴右部应该是刚刚开始集结起来。你觉得,他们会在哪里集结兵马?”

卫青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脱口而出“焉支山!”

这并非是张口就来,而是因为通过来往的商队,以及张骞等人的侦查得知,焉支山下就是匈奴右贤王的王庭所在!

整个河西走廊,水草最为丰美,来往商队必经之路的地方,就是在焉支山下。

这里的草原好到了什么程度?

后世最为著名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山丹马场,就在这儿。

当然了,现在是匈奴右贤王的王庭所在地。

他们得知了汉军横扫河西走廊的消息,必然会召集各地的部落与牧民,集中到右贤王的王庭左近聚集兵力,准备与汉军打仗。

“没错的,就是在焉支山。”

李云泽转身回到了案几后坐下“这一战,应该也就是这几天了。”

换做不懂军事,或者是不懂装懂的在这儿,说不得还得来上一句“匈奴人擅袭扰,为何不退兵袭扰之?”

若是真有人问出这等话语来,那李云泽是绝对不会将与军事有关的事情交给其去做的。

很简单,都说明白了是闪电战,全员骑兵的霍去病,犹如风卷残云一般席卷河西走廊,动不动就日行二三百里的,匈奴人哪里来得及将老营给撤走。

匈奴人的老营,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青壮牧民们或许可以骑着马跑路,可老营里的老弱妇孺怎么跑?

那数以万计乃至于十万计的牛羊马匹怎么办?

没有了老营,也就没有了奶酪粮食等食物,也没有了帐篷可以遮风避雨,没有了生病跳大神的萨满,没有了盐,没有皮革衣服等等一切的生活必需品。

马儿或许还能靠吃草活着,可牧民们吃什么?

杀马?

所以说,面对着霍去病的闪电战,右贤王来不及带着自己规模庞大的王庭跑路,更加不可能抛弃部落,自己跑去找大单于。

他若是真的敢这么干,那身边的人会先把他给干掉。

对于缺乏时间来做出应对的匈奴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集结力量,与汉军决一死战。

只要能够打败汉军,那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汉匈之间已经十余年未曾有过大规模的战争了,尤其是匈奴右部这儿,真正是安静了十多年,所以并不清楚汉军早已经是今非昔比。

经过科技与狠活加持的汉军,其战斗力足以让匈奴人为之绝望。

“长平侯。”

前方焉支山脚下的战事或许已经开始了,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网络,没办法看到现场直播,只能是等十多天之后的奏疏了。

李云泽闲来无事,就与卫青说笑起来“你可知,这焉支山又叫胭脂山?”

“胭脂?是女人家用的那个?”

“就是那个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