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百姓之家得究竟积攒多少辈人才能有两斤黄金?
周围的百姓一面享受着这一年的丰收喜悦,一面用着乔菁菁告诉他们的耕种方法和技巧,囤粮食,养蚕收蚕茧子,养鸭子腌制咸鸭蛋。
一面心里酸溜溜的。
市面上大家都开始卖咸鸭蛋了。
都会酿米酒,酿浊酒清酒,清酒里还会泡桑葚果子。
总之,乔菁菁会的那一套方法,他们都会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鸡鸭。
家家户户有鲫鱼,鲤鱼,草鱼。
家家户户都有许多粮食。
吃不完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就算是除去上供缴纳的那一部分,大家缴纳的粮食早把刘太守家的粮仓,把整个庐江城的粮仓都给装满了,挤爆了。
还有的装。
尽管如此,大家对于乔菁菁的个人作风,总觉得缺陷了。
有传言说,大乔家如今有人坐堂,管家风了。
是吗?
乔玄那个女儿奴,舍得把女儿拿出来让人管?
乔阿母回到乔家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家纷纷搬出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吃瓜:
不是死了么?还活着呢?在哪儿活着呀?这些年活成个啥样了,那模样丑,还是风韵犹存哪?说的北方话还是庐江话?人好相处不?
乔阿母十分不乐意来到庐江。
她已经失去了北方曹操那么好的一个后台,伤感万分,气氛非常。
她不得不跟着丈夫儿女们来到庐江城。
来到城南桃花巷,这个她缺失了数年之久的家。
她的孩子们都长变了。
让孩子们统统围在她身边,她一个一个看。
小女儿乖咪咪的。
小儿子笑嘻嘻的。
就这老大,残了容貌,一双眼睛贼精。
相比之下老二越发显得憨厚,还有老二媳妇一路上对她奉承照顾。
乔阿母竟觉得,这儿子才是她嫡长的儿子,才是她终生的依靠,这儿媳妇才是她至亲的人。
本来应该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一阵,诉说着对母亲的想念。
实际上却没有。
大家围在一起吃了一顿饭,没有哪个子女问母亲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母亲也没有问儿女们,这些年有爹没妈的日子有多艰难。
没有,通通没有。
就像无缝衔接起来了一样。
吃完饭。
老母亲说:“大乔,你去洗碗收拾厨房,小乔和儿媳妇给我收拾卧房。大乔一会儿到我房里来一趟。”
乔菁菁本来也是和小乔一块儿做的饭。
吃了饭该何苗苗洗碗。
老母亲这么当着众人的面喊她去洗碗,那种感觉就不一样。
乔菁菁还是照办,洗了碗,打扫了厨房。
又喂了院子里的两条藏獒,一条中华田园犬。
关院子门,关大门,交代鹏叔守夜的事情。
中途乔蔓蔓出来舀水。
顺便看看乔菁菁需不需要帮忙,又说那时乔老爹从鄄城写回来的书信。
“我就知道,我们家不可能去鄄城,幸好我让三哥收拾几天东西,再等等消息。果真,阿姊你又写信来,让我和三哥仍旧等在家里。”
乔菁菁让乔蔓蔓从此后别问那些事,也别在家里说。
又说起在鄄城挨了老母亲一巴掌的事。
乔蔓蔓吓得吐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