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2 / 2)

gu903();接到荣郡王直接呈到宫里的奏疏时,看到那请罪内容,还有那一长串名字,何殊笑着道。

“看来孤的这位堂兄终于扛不住,选择主动交底了。”

何殊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宣王留下势力最多,给荣郡王带去的危机也更大。

从别家都只相继遭遇到两三拨偷袭,唯有他荣郡王府,很快就将这个袭击次数给刷新到五的结果上,就知道荣郡王府尚存的家底有厚。

正宁帝也对此感到惊讶不已。

“那些人为了自保,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荣郡王可不比恭王等人,他可是领着要职的正经郡王,他们也敢出手?”

何殊点头道,“都是私下豢养的死士,事败会在第一时间自尽的那种,他们才敢这么大胆放肆。”

不过暗卫营已然研究出对付那些死士的方法,虽然依旧没办法保证全抓活口,但也成功抓住一大半。

这些被人花重金培养出的死士,不仅是重要信息的来源,还是很好用的劳力,甚至将来还能派到海外去征战四方,当然不容浪费。

正宁帝当然知道有能力豢养死士的人,往往都是些什么人家。

毕竟他当年身为一个穷郡王,连供养郡王府上下的近百口人,都极其费力,绝对没有资格去肖想豢养死士这么奢侈的操作。

接过荣郡王的奏疏,忽略掉那些请罪的话后,直接看向那一长串让人触目惊心的名单,正宁帝还忍不住感慨道。

“难怪皇儿总看不上有些人家,那有些人确实太不像……嗯,朕怎么瞅着这几家有些眼熟?”

何殊凑过头,扫了眼被他指出的几家,随口回答道。

“父皇觉得眼熟就对了,他们不仅在朝堂上蹦跶得厉害,与康郡王那边也有瓜葛,您肯定看到过相关奏报。”

“宣王去后,杜乐贤改投在后来才出头的瑞王门下,瑞王败落后,才在时隔多年后,得到我们的重用,结果就背上什么‘三姓家奴’的非议,像这种算什么?”

第九十四章

“杜乐贤那种,只能算是失业后重新找个活干,实属正常,不过是有些人嫉恨他,才会这般败坏他的声誉而已,这些算是脚踏两条船,三心二意的那种。”

正宁帝点头,真是世道多艰,人心险恶。

“皇儿分析得很透彻,这可真是每逢大事,都会让人从中看透许多人性卑劣之处。”

何殊对此则习以为常,毕竟在她的前世,压根不用亲自经历什么大事,身边日常就会充斥着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随便上上网,就能知道人性的劣根有多么地没有下限。

“父皇心中有数就好,倒也不值得在意,毕竟这些可以传承多年,盛而不衰,或是历练挫折,仍能重新崛起的人家,自有过人之处。”

何殊从来不会单纯的以出身决定是否重用一个人,所以她本身对那种人家并不反感,甚至还很敬佩某些人家先祖的功绩,或是其良好的家风家训之类的长处。

所以能引起她反感的,基本都是那种只知拉帮结派、争名夺利、私心过重,还正好出身于那些大族的官员。

对这样的官员进行深挖后,往往就能知道对方所在的家族,甚至连其一些亲族在内,出同类官员的概率其实相当高。

而这种已在朝野上下织出一张强大的关系网的官员,往往都狡猾得很,让人很难拿到真正可以控制住他们的把柄,就算明知他们有问题,也要一忍再忍。

像荣郡王交上来的名单,何殊并没打算直接将照着名单将他们都打发走,而是将他们分类。

死忠于荣郡王的算一类,心狠手辣到噬主的算一类,她不想忍与三心二意的算一类,剩下那种明显是随大流给自家找个靠山的则都可以留下。

毕竟真要算起来,这些都是大安的精英阶层,肯定不能全都给送到海外去,何殊要的是能肃清某些由那些势力掀起的不良风气,改善大安朝堂的生态环境。

荣郡王就是何殊的下一个想要送出海的目标,这位看似吸取他父亲的失败经验,变得特别低调本分。

还汲取她爹当年的苟命经验,与他们的叔伯姑姑们,或者说是宗室中的其他人,都没有任何来往,先帝在时,也不会上前献殷勤。

可是他学得不彻底,到底没能真正舍下野心,所以他才选择接受他父亲留下的这些势力。

想想也能理解,毕竟都是龙子龙孙,曾距离那至高无上的位置那么近,却跌落尘埃,肯定难免有些不甘。

更何况上位的还是只比他大一岁,当年混得远不如他的正宁帝,两人之间的差距仅在于他是孙子,正宁帝是儿子。

尤其是从荣郡王的角度看,他爹死得很冤,被先帝当枪使多年,好不容易成功干掉最势大的元后嫡子,结果自己没享受几天,就被逼得自尽,是先帝欠了他宣王一系。

荣郡王保留那些势力,可以说是为了自保,为了增加自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可是何殊能够从中看到的,却是对方潜伏在侧,伺机而动的野心,只是她与正宁帝没有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而已。

从对方最终还是选择主动上交这份名单的抉择看,对方应该是彻底死了心,认清自己连手中势力的忠奸都辨不出来,并见识到宫中势力的强大,不可能再有图谋什么的机会。

不过何殊相信,这种死心肯定只是暂时的,只要给点名为希望的火苗,那野心不仅会死灰复燃,还会燃烧得极其炽热。

因为先是在此前被压制得太久,后又失而复得。

荣郡王不知道他虽选择向宫里投诚,还是被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交出那份名单,甚至还包括一些势力的证据与把柄后,他看上去仿佛凭空老了几岁,打击着实有些大。

在这场让宗室中的王爷们,与追随他们的势力们,都感到人人自危的大风波中,被降爵的康郡王府算是相对较为平安的。

因为康郡王自以为是的低调发展京外势力,结果被无意间撞破他的野心的何殊给顺手拔了,连其视为最大依靠的母族,近两年也被打压得厉害。

而其妻族赵氏,在京中只剩下老承义侯勉力支撑一个徒有虚名的侯府,赵氏族中有点能耐的,都在前承义侯一案中,被清理得所剩无几,为他提供不了任何实质帮助。

知道自己的那点野心已然曝露,康郡王这两年变得更为低调,而且是不敢再四处勾搭的那种真正低调。

但他虽然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却是依旧很关注这件事。

所以他罕见地来到自打赵氏出事后,他就连面子功夫都懒得做,很少会来的康郡王妃的院子中。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