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突发事件(1 / 2)

扬锋汉起 宇十六 1661 字 2023-09-07

申时,书吏许靖笑吟吟地进来禀报,说是巡江所的同僚凑钱为上官接风。

杨安玄暗生感叹,上下五千年,这酒桌上的吃吃喝喝是最容易增近感情的,酒席宴是讨好上司的好场所。

虽说酒桌上多是酒肉朋友,酒肉朋友终究可以归为朋友的一种,自己虽是上官,也要与下僚搞好关系。

想到那些捕丁衣袖破旧,杨安玄不忍让他们出钱,笑道:“愚初来乍到,还需诸位同僚相帮,这顿酒便让愚来请大家吧。”

申末,杨安玄专程去请应浩,应浩笑着婉拒,这是巡江所的私宴,他不好夺了杨安玄的风头。

依河镇沿河而设,长约二里,夯土街面可并驰五辆牛车,靠水那边多为商铺,街道内侧多是酒楼茶肆,当然免不了妓楼。

只是孝武帝驾崩禁了舞乐,妓楼的大门关了,红灯笼在风中有气无力的摇晃,不知楼中的伎娘是离开了还是暗中继续做着营生?

走出不远,杨安玄看见前面有红帛飘舞,斗大的“麵”字招摇着,却不是自家的生意。

建康的面馆开张半个月,张锋就禀报过自己,建康城中多了几家面馆,铺张、陈设甚至招牌都与自家的面馆差不多。

这年头可没有专利而言,杨安玄早就料定有人看到面馆的生意红火后要仿冒。

让张锋去那些仿冒的店尝尝滋味,张锋回禀,馒头、菜包的滋味差不多,单价相同,但买两个能便宜一钱,买的人很多,看来这些仿冒的面馆也掌握了发面的技术。

发面的技术其实早已出现,汉时就有记录的文献和书籍,不过这些技术掌握在世家高门的手中,成为高门享受的特权,仿冒的面馆背后不知是哪个或哪些家族?

杨安玄露出讥讽的笑意,估计高门大族看到面馆生意好,囊中羞涩不得不半遮半掩地派人出来做生意捞钱了。

张锋评价仿冒的面馆的包子不如自家好吃,所以肉包的价格比自家面馆便宜,只要四钱或四钱半。

肉包看似大葱加肉馅很简单,其实先材用的是前腿肉,剁细加适量的盐、糖和姜水去腥腌制,吃起来显得鲜嫩多汁。

至于阳春面,大概是少了过凉的步骤,没有劲道弹牙感,而辣油面有的面馆索性改成各式肉面,也有仿冒辣油的,味道自然比不上自家。

杨安玄开面馆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控制着每天的销售量,只要自家面馆的生意未受影响,这些仿冒面馆的出现杨安玄并没有放在心上,能分散旁人的注意,或许还是好事。

吃食、诗词、戏剧的出现在生活中,无形中抚慰着杨安玄孤寂的心灵,让他觉得与前世还存在着些丝连。

有竞争才有进步,杨安玄知道像冷水过面、辣油这样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有心人多尝试几次终究会破解出来。

说起来正月初四堂邑最初两家面馆,七月二十八日在建康开了四家,到现在不过才十月二十七日,自己所知的仿冒面馆就有了七八家,没想到在京口靠水的依河镇上也有了仿冒的面馆。

自己为面馆将来预设的煎饼、油条,以及略有技术含量的米线、汤包等物只要推出也终会被人仿冒。对于面馆而言,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还需有别家不能仿冒出的技术产品压轴。

吃食滋味的好坏靠调味品,前世用得最多的调味品莫过于味精了,手工是无法提取味精的,不过用于调鲜的东西还是不少。

眼下面馆中用骨头和汤煮成的高汤调味,容易被人学去,杨安玄隐约记得炙干的虾皮、海菜、紫菜甚至黄豆酱等都可以制造调味品。

不过自己没有时间去试验,杨安玄准备写信给巴陵的两个妹子,让她们去鼓捣去。

杨家前往巴陵已近半年,父亲来信说家族在当地购置了二千亩良田、千亩茶山,还有数百顷山泽以及若干铺面等。

能扎根巴陵族人们多半感到欢喜,族老甚至写信给弘农老家,让老家的族人酌情也迁来。

借着雇佣佃户的名义,父亲招募了二百二十余名部曲,这段时间加紧操练,准备择优补充到族军中去。

杨安玄从信中读出父亲的苦闷之意,被闲置了大半年,如今孝武帝已逝,父亲有些急了,新君是个傻子,父亲不知能否为新君所用。

昨夜回了封信给父亲,让他安心多等些时日,如果没记错的话明年王恭便会起兵清君侧,那里父亲应该已经在荆州任职了。

许靖跟随在杨安玄身边,小心地察看着他的脸色。

见杨安玄脚步变慢,望着“麵”字旗出神,许靖笑道:“杨缉使,这面馆是从京城传来的手艺,阳春面、各式肉面还有馒头、包子的滋味着实不错,改天仆请杨缉使来尝尝。”

杨安玄笑笑,同样的幌子确实让人分辨不出真假,看来自己抽空要在招幌上加点记号以示区别。

想起湫儿买的王婆婆糕点、李妈妈饴糖之类,这些口碑便是与其他生意的区别,自家取个杨哥哥面馆做招牌?

在许靖殷勤的引领下踏入江边酒楼。望江楼高三层,店掌柜听说巡江所的官人在此饮宴,将整个三楼清了出来,专门迎候这些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