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前往玉门(2 / 2)

大唐狂士 高月 1897 字 2023-11-05

次日天不亮,李臻一行四人便出发了,除了李臻和酒志外,他们还有两个铁杆伙伴。

一个是康思思的二哥康大壮,他比李臻只大一岁,却比李臻高半个头,远远望去,就像座铁塔一般。

康大壮虽然容貌是粟特人,但他也是在敦煌长大,说话做事看不出他和汉家子弟有什么区别,康大壮极好武艺,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做一番大事。

还有一人是个又瘦又小的少年,他名叫姚熙,乳名小细,也是李臻的好友。

小细比李臻小一岁,母亲在生他时得产褥热而死,他便和父亲相依为命,父子二人就住在大云寺内。

小细的父亲是莫高窟最有名的雕塑匠,但他深知匠人地位太低,不愿让儿子再入匠籍。

他便想了个办法,让儿子在五岁时出家为僧,十四岁时又还俗,又花了一笔钱打点,终于使儿子成功摆脱了匠籍。

小细之所以也成为李臻的铁杆兄弟,是因为他从小在大云寺内服侍李臻师父忘尘大师,忘尘大师便把他也视为记名弟子,和李臻、酒志一起读书学武。

小细受身体限制,武艺一般,但轻功却很不错,身体敏捷如猿猴,攀檐走壁如履平地。

另外他医术极好,得到大云寺主持灵隐大师的真传,六年前敦煌爆发疫病时,他和灵隐大师救过很多人的性命。

小细昨天得到父亲的同意,也跟随李臻去玉门接应货物。

这次出远门至少要五到七天时间,他们四人中除了康大壮去过几次高昌外,其他三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

四人都显得格外兴奋,昨晚几乎一夜未睡,城门一开,几人便急不可耐地冲出了县城。

四人都有畜力代步,李臻依旧骑他的白龙骏马,他昨天骑射赢取的那匹宝马暂时还没有拿到,要过两天王孝杰才会派人送给他。

酒志家里是屠户,他父亲有一匹运肉的大青挽马,是一匹老马,奔跑不动了,但勉强还能驮人。

康大壮则骑一头家中的健骡,小细没有能租到畜力,他只好骑酒志的小瘦驴,好在他自己也长得又瘦又小,人和驴倒配成一对。

再有就是防身武器,长剑是唐朝男子必备的随身之物,唐人尚武,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使剑,就连书生也不例外,剑术是必修课,区别只是水平高低。

他们四人每人都配一把长剑,虽然都是从兵器铺买来,谈不上名贵锋利,但防身也绰绰有余了。

除了长剑外,每人都还有自己擅长的特色兵器,李臻自然是弓箭。

酒志则配了七把飞刀,他虽然其他武艺不行,但在飞刀上却下了七八年苦功,三十步内,飞刀百发百中,

康大壮带着一根丈许长的铜棒,他力大无穷,可举数百斤重物奔跑一里。

大唐严禁民间使用长兵器,但棍是例外,康大壮便央求父亲替他打造了一根四十斤的熟铜棍。

小细擅长的武器更有特色,竟是一卷细绳,细绳长三十丈,非常结实,这也和他身材瘦小有关系,他的轻功很不错,身体敏捷,能攀檐走壁。

刚出城没多久,酒志便咳嗽一声说:“我想了一个晚上,这次去玉门,我们四人必须要有一个首领,要那个什么....德高望重,还要身先士卒,咦!这不就是在说我胖爷吗?莫非我就是天生的首领?”

三人看了他一眼,一齐拉长看声音,“不—是!”

“好吧!我就勉为其难,担任军师!”

路上有了酒志这样风趣的人,一路上倒也不寂寞,一个多时辰后,众人便走出了三十余里。

敦煌城位于河西走廊西北部,这一带已属于半干旱地带,但因为有冰山融水,甘泉河从南山而来,孕育了这颗河西走廊上的明珠。

甘泉河两边到处可见大片的胡杨林,被温暖的春风染成一片翠绿之色,河畔长满了各种野花,姹紫嫣红,春意盎然。

但离开敦煌城向北走十里后,甘泉水便折道向西,流入大井泽,土地没有了河水滋润,渐渐变得干燥起来。

官道两边是一片荒漠,长着耐旱的灌木和干枯的草根,远远还能看见一些废弃房屋的残垣断壁。

荒漠中风沙很大,狂风裹挟着沙粒劈头盖脸扑来,稍不留神,眼睛就会被风沙所迷。

四人也没有了刚出城时的兴奋,变得沉默起来,他们戴上斗笠,低头顶住风沙,艰难而行。

中午时分,他们找到了一个避风处休息吃饭。

酒志一边啃肉饼,一边天花乱坠地给小细讲述他当年的风流韵事,小细在寺院里营养不良,发育稍缓,对男女之事似懂非懂,酒志就成了他人生的启蒙教师。

“大概是十年前吧!具体什么时候我也记不清了,那天我揣了几贯钱去青楼找相好的,你猜我看见了什么,啧啧!太令人难忘了,我说出来你鼻子都要流血。”

小细听得张大了嘴,满脸崇拜地望着口若悬河的酒志,他竟没听出破绽,十年前这胖小子也不过才七岁。

在旁边不远处,康大壮在地上铺了块地毯,和所有粟特人一样,他也信奉祆教,他平举双手,虔诚地向太阳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无所不在的阿胡拉马兹达,赐给我们光明,赐给我们智慧.....”

另一边的大石前,李臻在石头上铺开了地图,研究去玉门的道路,虽然去玉门有一条近路,但听说年久失修,已经被黄沙掩埋了。

而且李臻他们都是第一次去玉门,他不想冒险,要找到前往玉门的官道,地图上标示得很清楚,去玉门路官道就在戍堡附近,他连忙站起身向四周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