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楼顶不是有挺多水的吗?咱们用的还这么仔细。杨芜闻一闻泡泡液的干净味道,这才感觉自己还像个人。
但水现在对咱们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敖木抬眼提醒她一句:就算咱们人口多,加上是诊所,分配来的水比普通人较多。但谁能保证以后的水资源会不会更加紧张?我倒是觉得我大姨限制的没错。
对对对,你说的都对。杨芜爬到敖木身边,直接坐在敖木的身上,那你为什么还要跟我泡在这里?话说的冠冕堂皇,结果关起门来自己享受。啧啧啧,你这也日子也太腐朽了。
敖木无言以对,便干脆不理会她。
杨芜伸懒腰叹口气:幸亏还能进这里头泡澡,不然我估计能死外头。
敖木水里的手摸到杨芜的pg,用力捏了一下:胡说什么呢?
杨芜小腰一扭,笑着挤兑道:哎?干什么啊嘿,刚做完又耍流氓。这么馋吗?
被调戏的敖木难得脸皮厚一次,身体缩进浴缸里头,然后伸手一拉,让杨芜也跟着陷入水里。然后再水中,二人闭着眼睛凭借感觉找到嘴放的存在,相互索取。
自从有了收音机以后,村里人们的精神世界丰满了些,风气也越来越好了。
虽说都是住在小黑屋里头,外人看不见。只是但从自杀率直线下降这一点来看,这用电台鼓励人心简直不要太有用。
直到连续一个星期位置都没有得到一次死亡数据,连对死亡都麻木的敖木心里都不禁多了几分积极的情绪。
而这个时候,官方另一个好消息又下来了。
开始招募强壮、或是又建筑经验的人前去避难所内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
第一阶段的施工是挖掘和基础建设。第二阶段是对里面的空间进行规划整理,并填充里面的大概建筑和设备。
前者有足够的机械就可以完成。而后者必须有大量人工参与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
别的事情不敢说,建筑方面,华夏简直有得天独厚的天赋。经过了末世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酝酿培养,国内最不缺的就是建筑方面的人才。
剩下的就是出大力的,和一些干过类似盖楼工作的工人了。
开启第二阶段就代表第一阶段已经完工了。
也就是说,距离大规模搬迁人口进入不远了。
经过了这么多,所有人都开始疯狂的期待重新回到过去一半的文明。
可以正常工作,正常社交,进而得到正常的生活。现在被关在不见天日的地方,这感觉,简直比蹲监狱更加难过。
别说是普通人,就连敖木、杨芜这样一开始对搬离满心抗拒的人,此时看见了宣传单,也不禁动了去避难所的心思。
而敖木因为是医生,又有军籍,拿到的资料,比普通人还更多一点。
晚饭过后,一家人聚在一起,敖木就将资料摊在茶几上,让一家人都一块来看看:这是关于避难所当前现有的资料。里面的资源循环也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杨芜之前就看过,坐在那儿弓着身托着下巴,先开口发言道:根据介绍这里面至少可以容纳五万人。而且还只是一期。在一期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时候,在一期的正下方就已经开始启动第二期的第一阶段挖掘和基础建造了。每一期总共分为四层。最下面一层用于种植和养殖业,第二层是住宅区和商业区,第三层是住宅区,最上面一层,除了军事、政权总部集中外,大规模的器械、资源储存、学校教育和部分职业恢复都在这里。整体社会链还是恢复的挺彻底的。
敖珍看了眼容纳人数,略皱眉道:这么少?
已经很多了。敖木道,本省有两个这样的避难所。如果二期完工,则至少可以容纳二十万人以上。这个是保守估计。到时候只要不怕过度拥挤,其实四十万也可以容纳。
杨芜知道敖珍的想法,想一想,开口的话有些残忍:四十万啊,全省有三个这样的避难所,每个避难所还会有二期只怕到时候全省还能不能有那么多人都是两回事。
本省末世前,有足足三千多万人口。工程预计明年完工。谁又能保证,那个时候全省境内还能有这么多人存活?
这句话残忍,却也现实。本村的情况已经很惨烈了,可放在全县甚至全市都属于情况相对较好的了。
好多村子因为人数太少直接解散,再被安排进别的村子或是城市中。
而城市的情况也并不容乐观。看上去全部住在一起,军队照顾起来更加方便。但这其中只要有一户人家精神失常想要自杀凿开窗户,就有可能害的整个单元跟着一起遭殃。
城市和农村的情况都不容乐观,所以上面才没有下决定合并,比如将农村人全部接近城市,或是将城市人口分去农村。
眼下要紧的是坚持到避难所完工。
这个咱们讨论不出结果的。敖木岔开话题道,相比之下,我更感兴趣商业区和养殖区。看介绍里,这些是可以个人承包的。现在给出的入住条件有两种。一种是带着私产进入,政府方没有任何待遇资助,只会安排居住,其他的自己解决。这个适合像咱们这样家底丰厚的。
另一种是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不带走资产,或是资产全部上缴的。干干净净的走进去,没人每天都会得到政府的一份资助福利。可以做到基础的衣食不愁。这份福利维持两年,且在避难所里面,可以满满积攒自己的财产。至于饮食上面,住宅区里面各家各户是不设置烹饪设备的,会有特定的食堂吃饭。不过菜品的种类不会太少。
所以避难所里头,预计是半大锅饭的形式。体系也比较成熟。
那这不错了。敖珍拿过文件,可上面的字对她来说有些小,看起来比较吃力,只能拿远了眯着眼睛仔细看。
敖玲看着文件上面的图画,手指无聊的在文件上的规划图画着圈:那我们要过去吗?
这一句话,让桌子上的所有人都有些沉默。
作者有话要说:大大们可以放心,就算是走也会回来哒~去避难所加个buff~
第74章
离开?离开这个他们为自己准备的近乎坚不可摧的堡垒。
眼下的情况走进村里询问是否要去避难所,只怕只有敖木一家会有所犹豫了吧。
等一会儿,敖木才开口道:是否搬离这件事,咱们还是先保留意见吧。现在到明年,期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不好说。就算现在说出个所以然来,到时候也有可能因为别的事情而受到影响。咱们就单纯的谈论这个避难所。
杨芜脑海里闪过一句话:谁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只是这句话太丧气了些,说出来不太好。杨芜没开口,敖珍顿一顿,转而笑道:这怎么说是跟政府生活在一块。好处肯定比坏处多。现在看对咱们都挺好的。咱们家牲口多,在这个叫畜牧区的地方的话正好。
这东西这世道值钱着呢。而且你们姐以前念的农业,可以去种植区上班。避难所里头的粮食应该好赚,我们娘俩赚的就够养活孩子了。木木你是大夫,肯定离不开这个。这些牲口以后就是小杨和玲玲的,就算不干什么活,只靠这些吃饭也饿不着。
敖珍看事的角度还是跟现实一些。也更容易站在每个人不同的角度去想事情。
现在敖珍一家五口住在敖木这里。虽说是一家人,平时干活也勤快。可终究是各是各的不能真的混淆了。而且张琳雅又三个孩子要养,不能一辈子都靠着敖木来养活。
若是能够进入避难所找到自己的工作,就算辛苦些,也是吃自己赚来的饭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