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2)

我只问你自己。杨芜道,你比我们都清楚,你这次去代表着什么。我问你准备好了吗?

杨芜,比任何人都了解敖木。

我是医生。敖木看着自己面前桌子上的纹路。仿佛已经瞧见了杨芜此时的表情。

那就去吧。没那么多可矫情的。杨芜直接挂断了电话。

聊天少了一个人。

张琳雅也开口道:我也支持你。我虽说不是那么伟大的人。但我十分认可别人的伟大。我支持你的决定。以后哼哼哒哒,都会把你看做榜样。

敖珍半晌没开口,听声音开始哭了。敖玲声音底底的,不太开心的样子:木木最不乖了。什么时候能回家。

应该很快。敖木给了一个笼统的答案。杨芜退出通话。看着通话页面没有他的头像,敖木就已经开始想念杨芜了。

那快点回家。敖玲道。

敖玲的思绪简单。她自己也没办法说清楚此时她的心情。只是不太好。可她实在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她的儿子有自己的想法。

敖珍也道:早去早回。照顾好自己。

敖木应下。话到此处,竟然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

挂断了电话。看着手机壁纸上的杨芜,敖木有点无措。

可时间是不等人的。

敖木又打开聊天软件,发给杨芜一条信息:给我发个视频。

两分钟以后,才见到杨芜的回信:那你不能给别人看。

敖木松了口气,调侃的恢复道:给我跳脱衣舞?

杨芜:不是,我只是知道,凡是跟在战前跟别人炫耀自己对象的,最后都死了。

有道理。fg不能乱立。

好。敖木应声道。

等了一会儿,基地内的网络不算太好,眼下医院内所有人都在给家里人发视频、打电话。所以更加延迟的厉害。

等了五分钟,敖木才收到杨芜的视频。

视频只有五秒。

杨芜看着镜头,前三秒就在他发呆中被浪费了。

最后两秒,杨芜快速吐出一句话,然后结束了视频。

敢不好好回来,我X死你。

果然还是熟悉的杨芜。

敖木抱着手机,趴在桌子上笑了。

杨芜到底不是一个坦率的人。可敖木,还是从这短短的一句话里,读到了一个拨动他心弦的声音。

我爱你。

这,才是杨芜真正想要表达的。敖木听懂了。

半小时就要到了。敖木看着时间的跳动,又发回去一条语音。

还是那句俗套的:我爱你。

这,还是第一次在床上以外的地方,敖木说这三个字。

随后,集合号声响起。敖木带上简单的卫生用品作为行李,迅速下楼在院子里集合。

即将出发了。

目标,内蒙。

这是敖木第一次去内蒙。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离开前,军队给每个愿意离开的人一张信纸和一支笔。

要每个人留下一些字。可以是遗言,也可以是此时的心情,也可以是此行的祝福。

敖木拿到纸张,只写下了一行字。

我不后悔做下的每一个决定。我以我的医者仁心为傲。

至于留给家里其他人的字,一个都没有。

因为他一定会回来。

留下了字条,有军官引导众人,在国旗下宣誓。

随后坐上医疗队伍的卡车。第一次踏上离开避难所的路。

身为医护人员,避难所内,最珍贵的资源之一,他们从前,几乎没有离开避难所的机会。

在物资匮乏的时候,培养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医生,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一路上,没有窗户,看不见外面的景色。

敖木不禁想起他们来的时候,大概也是这样子,坐在军卡里面完全看不见外面的一切。

不过那一次,是走向希望。这一次,是走向未知。

身边有人为了缓和气氛,开始聊天,说一些闲话。敖木拿出手机,反复看杨芜最后留给他的视频,然后看手机里平时储存的照片。

这一路还很漫长。

过了足足四个小时。才听见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声音。让所有医护人员武装到牙齿,做好一切仿佛。再有半个小时,就要进入避难所范围了。当前还不能保证病毒能否在外界毒气中生存。所以到这里的时候,就要严禁以待了。

敖木带上防毒面具,视野被影响了,却也安全了。

最后一段路,整个车厢没有了任何声音。

最里面,还堆放着医疗物资。这样的物资总共拉过来两车半,这里面,差不多拿走了他们避难所一半的物资。其中多数还是最新生产出来的。

可能坚持多久,还不清楚。

太过于安静了,导致整个室内的气氛都变得沉重起来。有的人忍不住哭了。敖木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人后悔。

可这份宁静,是注定要承受的。

知道接到正在开始进入避难所的提醒。

整辆车都在随着大型电梯下降。

到这里,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车子不再下降,继续向前开,十几分钟后,才彻底停下来。

当没有了引擎的声音。所有人全部站起身,等待开门的那一刻。

车子上的每一个人,都看不清他们的脸,可他们又那么好看。

开门的那一刻,接待的军官带领几名军人严正的像他们敬军礼。几名军医先下车,随后带着其他人员。

时间紧迫,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寒暄。

一名原有的医生,带着三道四名医生直接进入状态去面对那些感染人员。同时深入了解当前情况。

来到这里,有了更加直面的观察,敖木才有感触,这里比想象中的情况更加恶劣一些。

内蒙本身就是地广人稀的地界。照比黑龙江人口分布的更加松散。而且他们相比之下更加信任自己熟悉的环境。即便环境恶劣,仍旧舍不得离开。

所以,靠近黑龙江这边的避难所里,第一期入住人数就只有十八万人。连最基本的房屋都没有填满。

二期工程提前竣工后,为了增加幸存人数,政府可以说是费劲了心血,试图将每一个幸存者都集中起来。如此,才里陆续续又进入避难所五万人。

而问题就发生在新进入避难所的这群人里。

有一个独居的人,末世前就是个流浪汉,老家是西安来的。可他四处流浪,至少又小十年的光景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