秾李夭桃 !
李宗梁不敢轻心,派人紧盯着北平军那边,没过几天,就听到了吴梁边境战起的信儿,吴军各处设卡,以拦截梁国流民,吴国连自己的百姓都顾不了,哪还有功夫去管别国的流民!
李小幺长长的松了口气,在山上安安静静歇了几天,没事就坐在范先生门口的廊檐下,有时候看书,有时候听着满院的诵书声发呆。这些孩子,这些妇孺,真有点什么事,跑都跑不快,这就是一大群累赘,往哪里安置才好?
范先生缓慢舒展的冲了碗茶汤递给李小幺:“小幺这两天心事很重。”
“嗯。”李小幺接过茶汤,慢慢抿了两口,示意着在廊下读书写字的孩子们:“他们,总窝在山上,窝在这土匪窝里,也不是办法。”
“山上不大安稳?”范先生明了的问道,李小幺放下茶碗,这老范是个明白人,跟他说话就是便当:“嗯,出了点事,北平和梁国战事一了,等北平军腾出手来,只怕就要来剿山了。”李小幺低声说着,垂着头,重重叹了口气:“也许北平那个皇子取了梁国,一高兴忘了那个过节也说不定,不过??????也许在劫难逃。”
范先生目光平静异常的看着李小幺,沉默了半晌,接着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他们这个年纪,”李小幺指着那群孩子:“若是能找家风气严谨、学问好的书院学上几年,一来能多听几家几派的学问见识,采众人之长,二来,也好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往后科举也罢,从商也好,朋友多了路子也宽广,先生看呢?”
“嗯,你说的极是。”范先生声音平和的答道,
“先生见多识广,先生看,哪家书院合适?”李小幺看着范先生问道,范先生微微往后靠去,半闭着眼睛,仔细想了想,睁开眼睛,看着李小幺建议道:“太平府外积翠山上的月洞书院倒是个合适的地方,我年青时也在那里学过两三年,如今的山长从来做过一任帝师,学问人品都让人敬重。”
“这样最好!”李小幺惊喜的拍手赞同:“孙掌柜正好在太平府做生意,前一阵子还捎信来,说是已经开了间分茶铺子,生意还不错,我正想打发赵五哥过去帮他,若是这样,干脆多带几个人,护着这些孩子一起过去,把他们送到月洞书院读书去,这样平时若有什么事,孙掌柜也能照应一二,嗯。”李小幺边说边飞快的转着心思:“先生看,是让孩子一个人过去呢,还是让他们家人一起跟过去?”
“一起过去吧,积翠山脚下是个小镇子,叫翠山集,吃食东西比太平府便宜多了,让她们在那里聚群居住,平时给山上的学生做做针线,也就能挣份口粮钱了。”范先生一脸明了的看着李小幺,缓声答道,李小幺看着范先生,坦诚的说道:“这样最好,那先生要不要跟过去?”“我不去!我就留在这山上,早就该死的人了,不怕。”范先生断然摇了摇头,李小幺苦恼的看着范先生,咽了口口水,转了几回心思,他留在这山上,这群送出去读书和陪读的人就和山上脱不得干系!就算她不管,大哥也不会不管,大哥??????算了,这事,就往长远了看吧,看长远了,这范家的事,现在管还是将来管,总是要管的,管就管吧。
“先生若不能跟着过去,她们这几个孤儿寡母的在外头可不行,要不??????”李小幺一个个盘算着山上的人:“要不,让张大姐和张铁木跟着过去照应一二,先生看合不合适?”
范先生长舒了口气,面容轻松下来,点头应道:“那自然最好,张大姐稳重仔细,又有几分见识,极是妥当!”
李小幺歪着头看着范先生,笑着说道:“说到张大姐,正好有件事烦劳先生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