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民间的那些声音他尽可能地不听不看,而是全副心神都放在如何打一场大胜仗之上。
在李洵的刺激下,再加上确定了北戎那五万多的兵马不会再回来,他便下定决心要出兵夺回天沙城。
为了掩人耳目麻痹敌人,他特意封锁了自己已经醒来的消息,秘密招来魏平光和禁军统帅颜纲这两大心腹,命颜纲亲自率军突袭天沙城,而魏平光代替他这个皇帝发布密诏,让沿途郡县协助颜纲补充军需,以及为后续出兵做其他准备工作。
“若有人不听密旨,不必纠缠,一切以效率为先,不必拘泥于任何手段。”
他的意思很明显,若沿途郡县效率低下或者不配合,颜纲可以用任何手段去获得军需,保障速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只有采用北戎一样的军需补给方式,才能在行军速度上与北戎比肩。
他晕倒的消息传出去,北戎以为大启陷入混乱,是绝不会想到他们会在此时主动出击的。这正是他们必须好好把握的机会!
颜纲听到他这吩咐有些惊讶,可他是皇帝最忠心的爪牙,闻言并没有什么犹豫就应下来了。
倒是一旁的魏平光心中默默叹息,却也没有出言阻止。
皇帝昏迷的情况下,只靠他这右相,确实难免有郡县怠慢,只有允许禁军像北戎一样一路劫掠获得粮食,才能保证行军速度。
私下里,他又跟颜纲叮嘱,让他一定注意把控好军队,只取当时军需,决不可过分放纵劫掠。
颜纲应下,说到时候实在万不得已,也只会派一个营去索取军需,不会让此事乱了军心。他这才稍微放心下来。
听闻了父亲的话,七皇子也彻底放松下来。
他应该相信父皇的,这么多年来,父亲一步步收拢权柄到如今大权在握,何曾出过什么差错。
母妃曾经教导过他,身为皇子,最忌讳的便是过分发展自己的势力,引起皇帝父亲的忌惮。
父皇如今大权在握,他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要静等父皇的安排即可。
此时独居钟粹宫的六公主,却没有她弟弟这么好的心态。
听闻李洵接连攻克北戎两大部落,歼敌六万余的消息,她心中不由自主生出了强烈的不安。
因为如今事态的发展,明显与书中的剧情有些脱轨了。
她很清楚,书中与北戎的战争打得艰难,那一段时间的皇帝男主和女主都为此备受煎熬,直到最后北戎方面主动停战和谈才好起来。
书中的大启,绝对没有打过这种级别的大胜仗。
更何况,打胜仗的还是原本应该被炮灰掉的大皇子李洵!
如今皇后党都倒了,大皇子派的大臣们也尽数归附她父皇,李洵明明也应该被圈禁才对,怎么可能发展出如此强大的势力?
穿越多年来,她一直笃信自己拿的人生赢家剧本,肆意妄为也没关系,反正她弟弟最终会成为皇帝。
可如今,父皇昏迷,大皇子的势力如日中天,她真的不敢保证事情还会如书中一样顺利了。
第93章
刘渊带着亲兵,行走在鼎德的街道上。
虽然鼎德是座边城,但在他与麾下士兵们的守护下,鼎德从未被北戎攻破,也未曾遭到过劫掠。
相对于其余边城,它曾经算得上繁华,百姓们也安居乐业。
可如今,处处都透露着萧条的气息。
见势不对的大户们早就逃了,剩下的只有士兵家眷和无力远逃的普通百姓。
或许他们都对他这个大将军寄以厚望,想着他像是曾经的无数次一样驱走北戎兵,所以迟迟不愿意抛下自己的家园。
到后来,就是想跑也跑不掉了。
从去年开始,因为北边被北戎袭扰,能耕种的土地就少了很多,如今城中虽说尚且有一部分刚刚收割的粮食,却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更糟糕的是盐,鼎德不产盐,只能从南边进货,存量本就不多,如今南边被封锁一两个月,城中已经开始缺盐。
军中消耗巨大,同样缺盐。
三天不吃盐,人就会虚软,这对打仗的士兵是大忌。
没办法,刘渊只能尽可能地向城中百姓买盐。
得知军中缺盐,城中百姓自发地把自家的盐贡献出来,说是军中的士兵们要杀敌,绝不能缺了盐。
当军中伤员太多照顾不过来,他发告示征招百姓来照顾伤员的时候,许多百姓踊跃前来报名,很多人还主动提出不要报酬。
甚至没有包扎的布,他们便把自家最珍视的衣服拿出来剪开给士兵们包扎,北戎兵攻城时,城墙上到处都是主动上来帮忙承担运输工作的民夫。
军中没有了石弹,他们便搬着自家的石墩子,厚菜板来充当滚石,没了火油,他们便拿出自家珍藏的菜油猪油。
众志成城,所有人都在为守护家园竭尽全力。
一路走过,忙碌的百姓们时不时跟他打招呼:
“刘大将军!”
“刘大将军好!”
看着这些朴实友善的笑脸,刘渊心中沉甸甸的。
这些人是如此全心全意地信任着他们,他多想能守住鼎德城啊,他的士兵们更是为此不顾性命,义无反顾地牺牲着。